李洪林医生
李洪林
胸外科副主任医师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三甲
李洪林
专业擅长: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肺大疱、肺囊肿、肺部微小结节、心脏肿瘤、后天性心脏瓣膜病、机化性血胸廓清等疾病的治疗。
医生简介: 李洪林,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教授。对于肺癌、食管癌、纵隔肿瘤、肺大疱、肺囊肿、肺部微小结节、心脏肿瘤、后天性心脏瓣膜病、机化性血胸廓清等疾病的治疗更是有较深的造诣。1984年蚌埠医学院医疗系毕业,2002年东南大学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学习,1993年、1997年分别在上海胸科医院、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进修学习一年,1999年赴广州医科大学学习微创电视胸腔镜技术。发表专业学术论文十余篇,在胸心外科的各种创伤、急慢性病及疑难病症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中华医学会安徽省普胸外科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安徽省心脏大血管外科分会常委,安徽省微创医学会胸心外科分会常委,安徽省医师协会心血管外科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蚌埠胸心外科分会副主任委员。
查看全部
同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始建于1954年4月,于1996年3月18日被评为三级甲等医院,2004年增名“蚌埠市中心医院”,是东南大学医学院、蚌埠医学院非直属附属医院。现已发展成为专业科室齐全、人才结构合理、技术力量雄厚、医疗设备先进、专业特色突出,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康复为一体的安徽省规模较大的一所综合性医院,是皖北地区区域医疗中心之一。医院占地面积2.42万m2,总建筑面积5.4万m2,在职职工1313人,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193人(退休返聘10人),其中正高职称45人(含正高三级9人)、副高职称138人,兼职教授、副教授80人,博士、硕士生71人;其中东南大学医学院、蚌埠医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共10人,首届安徽省“江淮名医”2人;开放床位938张,设置31个临床科室、8个医技科室、3个专业研究所、18个行政职能科室。2012年上半年实现门急诊人次50.2万人次,出院病人14616人次,总资产40477万元。连续多年获得医疗机构卫生工作目标责任任务考核优秀单位, 2011年输液室护士长秦晓燕获得安徽省十大“健康卫士”称号,并成功当选为敬业奉献类的“中国好人”,门诊输液室目前正式挂牌“晓燕输液室”,已成为全市最靓服务窗口。医院本着“院有重点、科有特色、人有专长”的思路,高度重视重点学科建设。目前,神经外科等10个科室被创建为省、市重点学科。医院设备先进,拥有1.5T磁共振仪、64排128层螺旋CT、1250毫安悬吊式DSA、高清系列内镜及胶囊内镜、直接式数字摄片系统、数字胃肠机、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脑室镜系列、ASA手术导航系统、高清腹腔镜系列、手术显微镜等大型医疗设备近500余件(台),总价值约2亿元。医院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的办院宗旨,以“诚信医院”建设取信于民,以“优质、高效、低耗、便捷、价廉”服务于民,大力实施科技兴院战略。2011年组织申报省科技进步奖2项,组织申报市科技进步奖9项。医院承担东南大学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等10余所大中院校的实习及教学任务,并与东南大学医学院研究生院联办“蚌埠临床医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医院为东南大学医学院、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硕士学位培养授予点,并成功培养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生。医院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上海长征医院微创中心技术支持合作单位;是东南大学中大医院心血管疾病合作诊治单位。医院地理位置居中,院急诊科ICU病房与蚌埠市120急救系统构建了高效、安全的绿色通道,近年来参与了多起重大意外事故的救治。医院坚持人本管理,高度重视职业道德建设,使精神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医院文化建设成效显著,医院曾多次被评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2011年再次荣获安徽省第九届“文明单位”和第十四届蚌埠市文明单位,院务公开工作被评为“安徽省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单位”和“蚌埠市政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
推荐阅读
眼皮肿是什么原因引起
2025-06-27 18:58:28
眼皮肿是什么原因引起
新生儿打嗝有哪些注意事项
2025-06-28 08:50:55
新生儿打嗝有哪些注意事项
痰多且无力咳痰的慢阻肺患者应慎用哪种药物
2025-06-28 14:06:34
痰多且无力咳痰的慢阻肺患者应慎用哪种药物
双肺纤维灶是什么病
2025-06-30 16:24:59
双肺纤维灶是什么病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