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风医生
王风
核医学科主管技师
北京肿瘤医院三甲
王风
专业擅长:擅长:神经内分泌肿瘤。
医生简介: 物理师,主管技师,理学硕士。党支部书记。2010.08开始在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核医学科工作至今,主要从事肿瘤显像诊断工作,I-125粒子植入治疗,核医学质量控制,辐射防护等研究工作,发表多篇核心论文,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北京自然科学基金,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担任中国医学装备协会核医学装备与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核医学物理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固体靶核素工作委员会委员、北京医学会核医学分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肿瘤核医学信息工作委员会委员。发表论文[1]HuaZhu,ZhiYang*,FengWang,HuaSu,QingXie,YanZhang,YunXiaMa,BaoHeLin.Synthesisandcharacterizationofwell-definedL-lacticacid-caprolactoneco-oligomersandtheirrhenium(I)andtechnetium(I)conjugates.J.OrganometallicChem.2012,716,95-102.[2]HongY,ZhuH,WangF,LiC,YangZ.Synthesisandradiolabelingof111In-core-crosslinkedpolymericmicelle-octreotideforNIRFandSPECTimaging.Bioorg.Med.Chem.Lett.2014.24:2781-2785[3]王风,赵伟,范洋,陈菩云,张岩,杨志*.PET/CT施行18F-FDG的受检者对周围人员的辐射影响。环境与职业医学.2015,32(8),771-773.[4]王风,赵伟,赵起超,张岩,陈菩芸,范洋,杨志.核医学检查受检者所受辐射剂量分析。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5,35(9),705-708.[5]王风,赵伟,张岩,谢卿,朱华,杨志*.拥有“飞行时间”技术的PET/CT性能分析.中国医学装备.2012Vol.9No.7,1-5.[6]王风,杨志*,张岩,赵伟,李囡,谢卿,林新峰,朱华,陈菩芸,范洋.18F-FDG检查患者所受辐射剂量的测量分析.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2013,33,112-113.[7]王风,张岩,赵伟,朱华,谢卿,周妮娜,于江媛,李囡,王雪鹃,杨志*.PET/CT显像中飞行时间技术对图像质量的评估.医疗卫生装备.2013,34,8-11.[8]王风,林敏,徐立军,等.质子吸收剂量校准中蒙特卡罗方法的应用[J]原子能科学技术.2011,45(10):1270-1274[9]王风,杨建华,杨志等.20MeV医用回旋加速器对环境辐射的影响与分析[J]医疗卫生装备.2016,37(6):101-104[10]林新峰,朱华,王风,杨志*.Peroxiredoxin-I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核医学中的应用.癌症进展.2013.11:449-455[11]朱华,王风,杨志*.帕瑞泰在肿瘤诊疗中的转化医学研究.国际肿瘤学杂志.2013,40,345-347.[12]朱华,刘菲,王风,李囡,于江媛,杨志*.68Ga-DOTA-TATE的制备及在神经内分泌肿瘤显像中的应用.中华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2015;35(6):487-491参与省部级课题1、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7132040,双模态肿瘤靶向纳米探针PA-NIRF-CCPM-DG的分子显像研究,2013.1-2015.12,14万,结题,参加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371592,铜-64标记的双硝基咪唑乏氧分子探针的构建及其在肿瘤乏氧诊疗中的应用研究,2014.01-2017.12,70万,在研,参加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81401467,神经内分泌肿瘤特异性多功能纳米分子探针NIRF-CCPM-Octreotide的研究,2015/01-2017/12,23万元,在研,参加4、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571705,靶向生长抑素受体各亚型的68Ga/177Lu-PA探针的构建及其在肿瘤个体化诊疗中的研究,2016.01-2019.12,64.8万元,在研,参加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81671733,生物学可控的Her-MNP纳米平台的构建、评价及分子显像的研究,2017.01-2020.12,58万,在研,参加6、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7171002,18F-氟代谷氨酰胺探针的肿瘤氨基酸代谢显像及其与Myc基因调控相关机制的研究,2017.1-2019.12,80万,在研,参加。
查看全部
同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始建于1976年,是一所由北京大学、北京市医管局共管的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北京大学肿瘤医院设有34个临床科室,14个医技科室,17个基础研究科室,开放床位776张。全年门诊量66万人次,年收治病人7.8万人次,手术近1.6万例。医院职工近2400人,在编职工中正高级职称124人,副高级职称211人。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有国家重点学科1个(肿瘤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个(肿瘤科、病理科)、北京市重点学科4个(北京市胃癌防治中心、北京市乳腺癌防治中心、北京市影像介入治疗中心、超声诊断中心)、北京市中医管理局重点学科1个(中西医结合科暨老年肿瘤科),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个,北京学者工作室1个,是恶性肿瘤发病机制及转化研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恶性肿瘤转化研究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大学肿瘤医院现有工程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2名,自建院以来先后有3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11人获突出贡献专家,38人获政府特殊津贴。现有教授39名、副教授 64名、博士研究生导师50名、硕士研究生导师 62名。医院自成立以来,致力于胃癌、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肝癌、食管癌、恶性淋巴瘤、恶性黑色素瘤、泌尿系统肿瘤、妇科肿瘤、头颈部肿瘤、骨肿瘤、软组织与腹膜后肿瘤等各种肿瘤的诊断和综合治疗。其中胃癌的研究两次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究所建所以来,在肿瘤学基础理论研究、常见主要肿瘤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胃癌、食管癌高发区现场的预防干预研究等领域均有创新与领先的成绩,在国内外颇具影响。北京大学肿瘤医院是全国肿瘤学博士学位授权点和博士后流动站。医学教育涵盖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博士后以及进修生、职工的继续教育。每年定期举办全国临床肿瘤医师进修班和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全国性学习班。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与许多国际知名肿瘤研究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每年不断有国内外专家学者来院参观、考察、讲学,进行科研协作与学术交流。医院也不断有科研、临床、医技专业人员出国访问、进修、短期工作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以建设患者首选的国际化肿瘤集团中心为自己的发展愿景,坚持内生式发展、外延式增长两个发展方向,实施国内前列、国内顶尖、国际知名三个发展阶段,采取过硬的品牌学科、优秀的管理团队、顶级的专家队伍、人性化的医院文化思想四项发展措施,让每一位肿瘤患者在就医中获益。地址:中国北京市海淀区阜成路52号联系电话:0086-10-8812 1122传真:0086-10-8812 2437邮编:100142网址:http://www.bjcancer.org
推荐阅读
维A酸药物有什么副作用
2025-07-02 12:14:40
维A酸药物有什么副作用
强直性脊柱炎在生活上如何预防
2025-06-29 17:01:09
强直性脊柱炎在生活上如何预防
牛脊髓和牛骨髓有什么区别
2025-07-03 12:18:54
牛脊髓和牛骨髓有什么区别
打完吊针喝茶会解药吗
2025-07-02 11:27:39
打完吊针喝茶会解药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