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壮医生
罗壮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甲
罗壮
专业擅长:肺结节、肺癌、慢阻肺、肺心病、肺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打鼾(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治。
医生简介: 罗壮,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主任、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研究生导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呼吸内科专业博士毕业。师从我国著名呼吸内科专家陈文彬教授、肺癌专家李为民教授和郝青林教授。擅长肺结节、肺癌、慢阻肺、肺心病、肺炎、支气管哮喘、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胸腔积液、打鼾(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等疾病的诊治。在本地区率先开展支气管镜下冷冻肺活检、重症哮喘支气管热成形、支气管镜下光动力治疗,以及硬质镜下硅酮支架、金属支架置入、T型管置入、激光治疗、心脏封堵器治疗支气管瘘等呼吸内镜下介入治疗技术;开展肺结节诊治、肺癌全程个体化诊疗、重症哮喘靶向治疗等新技术。建立了“中国肺癌防治联盟LCBP肺癌早诊示范中心”。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肺结节诊治中心主任。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省医学后备人才、昆明医科大学“百名中青年学术和技术骨干”。2020年作为云南省第三批医疗队队员奔赴湖北一线进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获得云南省卫健委“嘉奖”、“记功”奖励、获得“湖北省咸宁市荣誉市民”称号、“云南省优秀抗疫医师”称号。2012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师讲课比赛二等奖;2015年昆明医科大学“优秀共产党员”称号;2015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优秀带教老师”;2015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先进个人”;2014-2016年昆明医科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2016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履职考核优秀;2016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职业道德先进个人。2017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生最喜欢的临床带教教师”;2017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三优共产党员”;2018年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履职考核优秀”。2019年昆医大附一院“先进个人”。2020年云南省政府授予“云南省抗击新冠肺炎先进个人”、2020年云南省医师协会授予“抗疫先进个人”。2020年昆医大附一院授予“援鄂抗疫先进个人”。2023年获得第三届“中青年呼吸学者精英榜”--中青年呼吸精英称号。在多本国内外医学杂志发表专业论文50余篇(SCI20篇),多家国际杂志的编委。获2020年云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2019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一)。昆明医科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三等奖各一项。2014年受邀参加ATS(美国胸科协会年会),并做大会发言,获大会“优秀论文奖”。2014年受邀参加郑州全国呼吸年会并做大会发言。2015年受邀将参加贵阳全国呼吸年会论文交流。新型实用专利4项。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教材一部、主编专著一部、副主编专著三部,参编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专著一部。参与四部指南编写。主持及完成科研项目十余项,省级人才项目三项。参加863等国家级研究5项。美国胸科医师学会(ATS)会员、国际人类与动物真菌学学会(ISHAM)会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第十一届青年委员会委员、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胸膜与纵隔疾病学组委员、中国肺癌早诊早治能力提升工程专家委员会常委、中国老年医学会健康管理委员分会常委、CSCO光动力专家委员会第三届全国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协会呼吸分会全国委员。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呼吸病学介入危重症学组委员、中国早期肺癌诊治协作组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呼吸病学分会委员会全国委员、中国抗癌协会肿瘤光动力治疗专委会、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会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介入微创呼吸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西部肺介入联盟理事长、云南省医学会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委员、云南省整合医学会常务理事、西部肺间质联盟常委、西南肺癌免疫治疗协作组常委、云南省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秘书、云南省医学会呼吸分会介入学组成员,云南省卫生健康委尘肺评定专家、健康呼吸西部行巡讲专家。
查看全部
同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干部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是昆明医科大学最早设置的临床学院,在1993年被卫生部首批评定为 “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建于1941年,原为“国立云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即云大医院),1963年更名为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特色专科突出。目前医院占地104亩,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医院编制床位数为3000张,目前实际开放床位2162余张,设有临床、医技科室58个。有国家级重点专科5个(含1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6个,省级质控中心11个,并与云南省137家州(市)、县级医院建立了医疗战略联盟。注重人才培养,人才济济。现有在岗职工3881人,高级职称以上568人,博士生导师39人,硕士生导师253人,博士277人,硕士52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0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4人,全国妇联“三八红旗手”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6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18人, 云南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7人、医学领军人才7人,医学学科带头人18人,云岭名医10人。全国劳模2人,省部级劳模7人,“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和“云南省首届十大女杰”各1人。教学稳步发展,成绩突出。医院设有23个教研室,承担着学校9个专业39门课程的临床教学和部分学生生产实习任务;医院拥有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9项,近三年来获省级优秀多媒体课件一等奖41项、二等奖97项,同时获国家级优秀课件一等奖2项,为我省高校填补了此奖项的空白;获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2项(其中重点项目4项),省院省校合作项目1项,校级教研教改立项76项,其中重点特色项目7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获昆明医科大学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各1项。近5年来,我院教师参加学校课堂教学比赛成绩突出,获奖人次和获奖等级均居于学校各二级学院榜首,共获一等奖11人,二等奖15人,三等奖6人,连续5年获得“教学比赛优秀组织奖”。参与各类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编写共69部,其中主编31部,评为优秀教材2部。建院以来,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合格的高级医学人才近7万人。坚持科教兴院,成果丰硕。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数连续十年名列全省卫生系统榜首。仅近五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获得“863”、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重点项目一级子课题3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80项,市、厅级科研项目410项;外来科研经费7500万元;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4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厅级科技成果奖51项;获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创新团队6个,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9个;有云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医疗卫生单位内设研究机构等级和数量在省内独占鳌头,有8个研究所,22个研究中心;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4个专业具有药物临床试验资格;是“十二五”期间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牵头单位;是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包含31个专业基地;17个专业获批准为省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面向国际,拓展协作。每年选派医疗技术及管理人员120余人赴北美、西欧、亚太、香港、台湾等地区进行学术交流、科研合作、考察、培训、进修学习和攻读学位,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医院重点、优势学科发展及项目开展。聘请樊代明、黎介寿院士为我院客座教授;国际妊娠联盟-云南中心在我院挂牌成立;与台北医大双和医院及台湾秀传医疗体系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香港中文大学建立院士工作站,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儿童心脏中心和心连心基金会在儿童心脏病项目上签订合作协议;医院获得“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的接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继续坚持“仁医仁术立院,真理真心育人”的宗旨,秉承“爱与生命同在”的核心价值观,以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继续深化医院内部改革,增收节支。做好全国优质医院和区域性医疗中心创建工作,使管理科学化、人才国际化、服务人性化、质控标准化、后勤社会化,加速与国际接轨。以建设“管理一流、设备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一流”的现代化医院为目标,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使医、教、研等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呈贡医院 院本部 华兴院区
推荐阅读
肺炎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2025-06-29 08:31:24
肺炎感染是怎么引起的
心脏神经官能症怎么诊断​
2025-06-30 13:06:09
心脏神经官能症怎么诊断​
睡觉被憋醒要做什么检查
2025-06-28 16:39:59
睡觉被憋醒要做什么检查
甲状腺功能检查该如何解读指标​
2025-07-01 16:30:56
甲状腺功能检查该如何解读指标​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