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波医生
张波
病理科主任医师
北京市海淀医院三级
张波
专业擅长:基础病理:肿瘤分子生物学:细胞癌变机理,癌细胞生物学分子基础;临床病理:各系统常规疾病以及肿瘤性疾病病理诊断:软组织肿瘤、骨及关节疾病;分子病理诊断
医生简介: 张波,主任医师,知名专家,MD,PhD。 北京大学医学部病理学系(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病理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病理科特聘专家。1982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疗系,1991年获日本冈山大学医学院肿瘤分子生物学博士学位。1997年8月-至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部病理系,教授。2004年10月-至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部病理系,主任医师,系科研副主任;2008年10月-至今: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医学部病理系,系常务及科研副主任;
社会任职
中国医师协会病理医师分会常委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北京病理分会副主任委员卫计委病理质量控制委员会-中国抗癌协会病理分会-分子病理委员会委员《诊断病理学杂志》编委《中国医师杂志》编委《中华病理学杂志》、《AIMM》等杂志审稿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留学基金、博士后基金,福建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评审专家
获奖荣誉
2010年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顾江、邓宏魁、王月丹、 高子芬、宫恩聪、张波等):新发传染病的分子病理学和免疫学发病机制研究2006年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第6完成人)2003年度山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卫建平,张波等):端粒酶hTR基因在人肿瘤组织表达研究2003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3完成人)2001年度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张波,苑昕,应建明,卫建平,侯琳):端粒酶基因在人肿瘤组织表达研究1996年度卫生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吴秉铨,郑杰,方伟岗,张波等):癌侵袭、转移机理及影响因素
科研成果
先后承担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卫生部、北京市科委重点项目、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国家“十五攻关”子课题等多项基金。目前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面上项目),科技部重大仪器基金1项(子课题)。主要成果:1、细胞微管与肿瘤发生及与癌生物学的关系:1)中心体异常与肿瘤发生机制:证明人端粒酶转录活化因子TEIF(telomerase transcriptional elements-interacting factor, GenBank: Accession No.AF297709)调节中心体功能,与肿瘤发生过程中心体扩增关系密切,并与生长因子异常激活有关。部分结果已经发表于《Oncogene》、《BBA》杂志,并作为研究亮点为Nature-China所介绍。2)乙酰化酶NAT10(hALP,human N-acetyltransferase-like protein, GenBank: Accession No.AF496535)通过乙酰化中间纺锤体微管蛋白体而调节细胞胞质分裂。尤其最近证明NAT10调节结肠癌细胞骨架而促进癌细胞转移。部分结果已经发表于《Clin Cancer Res》、《Exp Cell Res》杂志。2、乳腺癌分子病理学研究:证明了AKT激活与HER2基因扩增有关联; AKT可作用于细胞骨架调节因子Girdin而促进乳腺癌生长、自噬、及转移。尤其最近证明Bmi1癌基因受ER转录调控,为其重要的靶基因,并且与p16活性相关,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为ER阳性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线索。3、端粒-端粒酶与肿瘤的研究:1)端粒短缩和端粒酶激活普遍存在于间叶肉瘤,端粒长度可能反映肉瘤的恶性度;短小端粒可能更易引起肉瘤细胞基因组的不稳定性。证明端粒酶的活化与细胞癌变和癌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端粒酶的检测可为肿瘤诊断的新指标。抑制端粒酶活性可显著降低癌细胞的生长增殖能力、成瘤性及异型性。2)人端粒酶单克隆抗体及重组单域抗体研制;3)人端粒酶基因转录调控基因分离:COUP-TFII、未知功能的新基因NAT10及TEIF。
查看全部
同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位于海淀区中关村国家科技自主创新核心区,紧邻地铁四号线、十号线,是一所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三级综合性医院,是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2008年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定点医院。目前承担着北京中医药大学、南昌大学研究生培养任务;海淀卫校临床教学及实习任务,现为南昌大学教学医院;北京市全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不仅担负着海淀区300多万人口的医疗服务任务,还同时担负着周边高等学府、科研院所及企业高管人员的健康保健和医疗救护工作,是海淀区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救治和重大传染性疾病防控的中坚力量。北京市海淀医院前身是中共中央华北局党校卫生科,地址:河北省平山县王庙村。1949年2月,卫生科随华北局党校迁至北京西苑。1951年2月更名中共中央华北局党校附属医院。1953年1月24日移交中央人民政府卫生部,更名中央直属第七医院。1955年2月,医院由西苑迁至海淀镇黄庄。1956年9月1日移交北京市公共卫生局,更名北京市海淀医院。1959年4月20日移交海淀区卫生局。医院原地址:海淀南路151号,2002年地址变更为:海淀区中关村大街29号。2013年12月29日,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政府公共服务委员会、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北京市海淀医院正式签署“深度合作、融合发展”合作协议,实施改革成立了海淀医院理事会、海淀医院监事会、海淀医院院务会,“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海淀院区)”正式挂牌,现为海淀区区域医疗中心。医院现有职工1600余人,其中医师449人,护理人员672人,医技人员159人,其他393人;高级职称169人,博士、硕士学位255人,硕士生导师17人,博士生导师2人。北京市海淀医院现有占地面积4.0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900张,病房环境优雅、设施齐全。医院2014年门诊量已超过139万人次,急诊量16万人次,年出院人数2.1万人次,设有46个临床医技科室、32个病区及CCU 、ICU等重症诊疗体系,其中心脏内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功能神经科、肾内科、ICU、胸外科、骨科、普通外科、妇产科、儿科、老年内科等科室具有较高的医教研水平。近年来,医院购进各种先进的医疗设备,拥有了包括3.0T核磁共振仪、128排螺旋CT、数字血管造影机(DSA)、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骨科机器人导航定位系统、椎间孔镜脊柱微创系统等国际先进的医疗诊断治疗仪器,配备有ICU、CCU、RICU、NICU监护系统及净化手术室14间,还建立了医学检验中心、内镜中心、血透中心等。北京市海淀医院始终坚持把医疗质量的提高与医德医风的建设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提出“科技海医、人文服务”的医院服务理念,坚持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深层次“人性化”服务,努力构建良好的医德信誉,提高医院美誉度。特别是近几年一系列改革、建设和发展,给医院带来了生机与活力,一个以改革求生存、求发展的理念在医院上下已基本形成,医院的硬环境和软环境都发生着天翻地覆的变化,为打造一流医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多年来,医院曾被授予“首都劳动奖章”、“首都护士奥运建功‘双千日’文明优质服务系列活动优秀组织单位”、“首都志愿奥运好团队”、“北京市厂务公开民主管理先进工作单位”、“北京市三八红旗集体”、“首都文明单位”、“首都创建文明行业活动规范化服务达标单位”等荣誉称号。近年来,医院共有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获得立项,并且还有多项课题获得北京市科委和北京市卫生局的立项资助。
推荐阅读
产后便秘出血怎么处理​
2025-06-26 12:19:00
产后便秘出血怎么处理​
拔胡子留下黑色素疤痕怎么办
2025-06-26 11:14:52
拔胡子留下黑色素疤痕怎么办
预防大三阳的方法
2025-06-29 16:26:57
预防大三阳的方法
咳出毛发样异物怎么办
2025-06-28 17:20:50
咳出毛发样异物怎么办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