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应瑞医生
汪应瑞
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三甲
汪应瑞
专业擅长: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如脑血管疾病、癫痫、脑炎、神经肌肉疾病、睡眠障碍的诊治。
医生简介: 汪应瑞,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擅长神经内科疾病的诊断及治疗,如脑血管疾病、癫痫、脑炎、神经肌肉疾病、睡眠障碍的诊治。中共党员,1982年8月毕业于三峡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担任宜昌市神经内科常务委员、宜昌市医学会医疗技术鉴定组成员。拟定的“原发性脑室出血(附19例报告)”在《中华临床医学研究杂志》2004年第10卷89期发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40例分析”在《中国当代医学杂志》2006年第5期发表。公开发表10多篇高质量的医学论文,并获得多项科技进步奖。
查看全部
同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暨三峡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是三峡大学唯一一所直属附属医院。始建于1967年,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爱婴医院、健康教育示范医院。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以一院两区为主体,立足于城东新区,辐射渝东鄂西,秉承“崇医尚德,仁和共生”的院训,践行“双服务”战略,服务宜昌医疗卫生事业,服务伍家岗区及周边县乡居民,保障地方百姓健康。 医院先后获评“湖北省健康教育示范医院”、“湖北省消费者满意单位”、“湖北省高校优秀基层党组织”、“湖北省爱婴医院”、“履职尽责工作先进单位”、“十佳诚信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宜昌市“药品/器械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多年获得市区“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先进单位”、三峡大学“院务公开工作先进单位”;并连续两年荣获市卫生计生系统年度综合目标考评优胜单位及三峡大学目标考核、目标管理先进单位,并在“12•1”系列专案中被授予集体二等功。 医院目前拥有主院区、仁济院区和铁路分院共三个院区,总占地面积80余亩,开放床位1100张,33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设有24个病区,26个一级诊疗科目,43个二级诊疗科目。医院诊疗设备先进,配置有PET-CT、64排128层螺旋CT、1.5T及3.0T核磁共振、IGS 530血管造影机、高端彩超等各类大型高端医疗设备。 医院目前现有骨科、输血科、妇科、重症医学科、儿科、生殖医学科、眼科、麻醉科、放射影像科、超声影像科、临床药学、护理专科、烧伤科、口腔科等10多个省、市级重点专科;有生殖医学、妇科肿瘤、脊柱外科、介入治疗、眼科、心脑血管病、创伤外科、儿童免疫、手外科、运动关节等10个研究所;现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全科医学、放射科、眼科、骨科、口腔全科和麻醉科等10个湖北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国家级协同基地。 医院现有在岗职工1144人,其中高级职称194人(正高48人,副高146人),博、硕士研究生186名(博士12人,硕士174人),卫生专业技术人员1001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6人。医院拥有湖北省政府专项津贴专家、湖北省医学领军人才、宜昌市管专家、市直卫生系统高层次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宜昌市医学拔尖人才培养对象、三峡大学“151人才”工程骨干、三峡学者、宜昌市第一批中医名师、第一批“名医工作室”等众多省、市级专家。 医院科研成果丰硕,累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余项,省级科研项目50余项,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填补了湖北省地市州医院获得科技进步一等奖的空白;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宜昌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等省、市级奖项40余项。SCI/EI收录论文50余篇,获批专利近200项。 医院因临床教学而生,本专科教育有50余年历史,研究生和留学生教育已有10多年历史,拥有一支经验丰富、结构合理、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队伍,现有任课教师863人。吴阶平院士曾亲笔为我院作了“创西楚名院,育杏林良才”的题词。医院具有推荐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拥有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是国家教育部认可的来华留学生医学本科专业。建院5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医学专业人才。。
推荐阅读
结核菌多久失去传染性
2025-08-16 17:49:30
结核菌多久失去传染性
孩子身上起风团是什么原因​
2025-08-16 11:55:17
孩子身上起风团是什么原因​
急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2025-08-18 10:41:53
急性中耳炎怎么治疗​
猴痘的神经系统症状有哪些
2025-08-13 13:04:37
猴痘的神经系统症状有哪些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