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擅长: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消化性溃疡、小儿呼吸道感染等疾病的治疗。
医生简介:
马艳东,衡水市中医医院,中医科,主任中医师。擅长治疗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风湿免疫系统疾病,遣方用药有个人之特长。河北省名老中医工作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肺病专科项目负责人。自1974年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978年考入河北医科大学中医学院(原河北新医大学中医系),毕业后于衡水市中医院工作至今。承担着国家级课题1项(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名老中医学术思想研究”。部级课题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齐刺温针肩内俞治疗肩周炎临床研究及推广应用”。主持和参与省市级医学科研课题30余项(其中在研课题4项)。出版专著《医论刍言》1部;参编著作10部:《李英杰医案》《男女百病验方》《中医药科普诗词》《中华效方汇海》《小吃大补》《当代名老中医养生宝鉴》《当代名中医成才之路》《当代名老中医经验方荟萃》《当代名老中医典型医案集》等。30余项医学科研项目获市级以上科技进步奖。获市政府记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二次。在省内外学术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如《李英杰万病崇脾治论》《李英杰论治消化病思辨特点》《从公共卫生角度认识中医治未病》《浅议“浊”和“浊病”》等。通过四十余年的临床经验,逐渐形成了自己“首重阳气,以运为机,以通为法,以风为使,以畅为贞”的学术思想。认为,万病皆因滞,治之必以通。临床多从脏脏辨证入手,以气机病、气化病、气机气化合病(个人经验)为辨治纲领。该纲领使临床错综复杂的症候和处方用药变得简单而明晰。对慢性病、疑难病从浊病/浊证论治。首先提出了“痰湿瘀三气杂至合而为浊,以痰气盛者为痰浊,以湿盛者为湿浊,以瘀气盛者为瘀浊”的病理新概念。治疗法则:虚者补益五脏,化浊通络;实者通经开窍,搜络剔浊。这一观点的提出,为慢性病、疑难病的治疗又开辟了新途径。任衡水市中医学会会长,河北省中医药学会理事,河北省中药学会糖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老年学学会常务理事,河北省中医药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河北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免疫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医师学会理事,《河北中医》杂志编辑。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