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艳辉医生
刘艳辉
病理科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三甲
刘艳辉
专业擅长: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及骨髓活检病理诊断
医生简介: 刘艳辉,主任医师,现为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医学部主任,兼病理科主任。从事临床病理诊断工作近三十年,积累了丰富的肿瘤病理诊断经验,特别专长于淋巴造血系统肿瘤及骨髓活检病理诊断。 广东省医学会病理学分会副主任委员, 广东省医师协会病理医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病理工作者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委员,广东省抗癌协会淋巴瘤专业委员会委员,NCCN淋巴瘤及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专家组成员,广东省临床病理质控中心专家组副组长,广东省临床检验质控中心专家组成员,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医学实验室评审员。《中华病理学杂志》及《诊断病理学杂志》编委,Human Molecular Genetics 稿件评阅人。1983年至1993年在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从事肿瘤病理诊断及科研工作,曾参与淋巴瘤专题的国家七五攻关科研项目及多项中美(NCI)合作在食道癌及肺癌等领域的肿瘤预防研究。1994年至1996年,1997年至2000年曾先后在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癌症中心、康乃尔大学医学院肿瘤防治中心及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从事大肠癌癌前病变的研究。2000年至今在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主要从事病理诊断,淋巴造血系统肿瘤、乳腺及肺肿瘤专题的科研及教学工作。工作历程: 1978-1983年 湖南医科大学(现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医疗系毕业。 1983-1993年 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病理科工作,1992年任科行政副主任。 1994-1996年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院癌症中心访问学者。 1996-1997年 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副主任医师。 1997-2000年 美国康乃尔大学医学院肿瘤防治中心及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博士后。 2000年至今 广东省人民医院病理科,2000年任副主任医师,科行政副主任;2002年任主任医师;2003年任病理医学部主任兼病理科主任; 2006年同时兼任检验科主任。学术论著:参编的主要著作: 1. 恶性淋巴瘤病理诊断学,朱梅刚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2. 小儿肿瘤与肿瘤样疾病,沈亦逵,林愈灯主编,广东科技出版社,2003 3 .疑难病理鉴别诊断,刘彤华、刘复生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肝脏疾病CT诊断,梁长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5. 实用妇婴九病防治,陆国辉等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6. 淋巴瘤病理,朱梅刚等主编,待出版7. 淋巴瘤临床及病理,林桐榆等主编,待出版已发表的主要论著: [1]Yan-Hui Liu(刘艳辉), Fang-Ping Xu, Jian-Yu Rao, Heng-Guo Zhuang, Xin-Lan Luo, Li Li, Dong-Lan Luo, Fen Zhang, and Jie Xu. Justification of the change from 10% to 30% for Immunohistochemistry HER-2 scoring criterion in breast cancer. Am J Clin Pathol. 2009; 132(1):74-79. [2]李丽,刘艳辉(通信作者),庄恒国,骆新兰,张芬,徐方平,罗东兰。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分析。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4),237-242 [3]李旻,刘艳辉(通信作者),庄恒国等。卵巢交界性肿瘤术中冰冻切片诊断的准确性分析。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2),106-109 [4]张芬,刘艳辉(通信作者),骆新兰,庄恒国。膀胱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2),131-132 [5]梅平,刘艳辉(通信作者),李旻等。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检测在不除外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的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中的意义。中华病理学杂志,2009,38(5),337-339 [6]Liu YH (刘艳辉), Xu FP, Zhuang HG, Lai KC Chris, Xie D, Li L, Luo DL, Luo XL, Xu J, Zhang MH, Zhang F. Clinicopathological significance of immunophenotypic profiles related to germinal center and activation B-cell differentiation in 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 from Chinese patients. Hum Pathol. 2008; 39(6): 875-884. [7]罗东兰,刘艳辉(通信作者),庄恒国,廖日强,骆新兰,徐方平,张芬.具有细支气管肺泡癌特征肺腺癌的临床病理分析.中华病理学杂志,2008;37(11):737-742. [8]张芬,刘艳辉(通信作者),庄恒国,罗东兰,骆新兰。多部位发生的上皮样血管内皮瘤2例报道及文献复习。临床实验与病理学杂志,2008,24:456-459. [9]徐方平,刘艳辉(通信作者),骆新兰,庄恒国,李丽, 罗东兰, 许洁,张芬,张明辉,杜欣,李文瑜.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各分子亚型中的Bcl-6基因重排与蛋白表达的临床病理意义.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8; 37(6): 371-376. [10]徐方平,刘艳辉,庄恒国,李丽,骆新兰,文剑明. AIB1 基因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及临床病理意义.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8; 37(4): 250-254 [11]徐方平,刘艳辉,庄恒国. 肺腺癌分子分型的研究进展.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8; 37(3): 190-192. [12]郑卫东,刘艳辉,陈志红,等.遗传性凝血因子VII家系中R152Q及IVS+1G→T突变的鉴定.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08,31:60-63. [13]刘艳辉,李丽,刘刚,庄恒国,罗东兰,骆新兰,许洁.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基因表达谱的初步研究.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7; 36(2): 79-83. [14]刘艳辉. 组织芯片免疫组化法确定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分子分型的评价. 循证医学, 2007; 7(1):18-19. [15]梅平,刘艳辉(通信作者),庄恒国,骆新兰,肖克林. P16INK4a在宫颈细胞学鳞状上皮内瘤变中的意义.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 36(8):521 [16]刘艳辉, 庄恒国. 强化病理服务质量,促进学科发展.中华病理学杂志,2007; 36(5):358-359. [17]刘艳辉, 张芬. 新辅助化疗后的乳腺癌AJCC TNM分级与预后关系的评价.循证医学,2007, 7(3):149-151. [18]郑卫东,刘艳辉(通信作者),黄志新, 梁树全, 梁敏文, 许育丹, 何启勇, 刘文生, 王群, 杜欣. 血标本在室温条件呈罕见凝胶状的多发性骨髓瘤合并冷球蛋白血症一例报告及文献复习.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7; 28(6): 416-417. [19]魏清柱,刘艳辉(通信作者),庄恒国等.RT-PCR法检测EWS-FLI1融合基因诊断尤文肉瘤/外周原始神经外胚层瘤.诊断病理学杂志,2007; 14(1):32 [20]罗东兰,刘艳辉,庄恒国等.具有血管周上皮样细胞分化的肿瘤. 中华医学杂志, 2007; 87(41):2909(通信作者) [21]刘艳辉,庄恒国,林汉良,吴秋良,罗东兰,李丽,骆新兰.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和富于T细胞和(或)组织细胞的B细胞淋巴瘤的鉴别诊断. 中华肿瘤杂志, 2006;28(8): 594-598. [22]郑卫东,刘艳辉,刘辉芳,陈志红,王嬿. 一个遗传性凝血因子Ⅴ缺乏症家系中凝血因子Ⅴ基因两种新突变的鉴定. 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06; 23(5): 515-518. [23]梅平,刘艳辉(通信作者),庄恒国.宫颈癌及不同级别宫颈上皮内病变中人乳头状瘤病毒负荷量的检测.诊断病理学杂志,2006,13(5):383 [24]刘艳辉,庄恒国,谢亮,罗东兰, 李丽,骆新兰.原发性肺绒癌.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6;22(6): 703-706. [25]魏清柱,刘艳辉(通信作者),庄恒国,罗东兰,骆新兰.近端型上皮样肉瘤一例.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35(10):638. [26]刘艳辉,庄恒国,罗东兰, 伴有RS细胞样细胞的血管免疫母细胞性T细胞淋巴瘤一例.中华病理学杂志,2006; (4):249-250 [27]刘艳辉. 乳腺癌组织HER-2的荧光原位杂交和免疫组化联合检测的评价.循证医学,2006,6(2): 81-83. [28]刘艳辉,庄恒国,林汉良,吴秋良,罗东兰,骆新兰. 富于T细胞的大B细胞淋巴瘤的组织学、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 中华病理学杂志, 2005;34(12):771-775. [29]刘艳辉,庄恒国, 林汉良,吴秋良, 罗东兰, 骆新兰.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组织学,免疫表型和诊断.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05;26(11): 699-701. [30]庄恒国,刘艳辉. 病理为医之本—兼谈病理科学科建设.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 34(11):763-764. [31]刘艳辉,庄恒国. 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中华病理学杂志,2005, 34(7):440-441. [32]刘艳辉,庄恒国,等.粒细胞肉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华血液学杂志,2003,24(11): 568 [33]庄恒国,刘艳辉.加强病理科的现代化建设.中华病理学杂志,2003,32(6):591 [34]刘艳辉,庄恒国,等.霍奇金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及鉴别诊断.中华血液学杂志,2002, 23(10):524 [35]刘艳辉,朱雄增,庄恒国,等.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华病理学杂志,2002,31(3):227 [36]刘艳辉,庄恒国,等.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免疫表型.中华误诊学杂志,2002,6(5):1289 [37]刘艳辉,庄恒国,等.石蜡免疫组化在髓性白血病髓外浸润(粒细胞肉瘤)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中华误诊学杂志,2002,6(7):967 [38]刘艳辉,庄恒国,等.肉芽性松驰性皮肤病—一种罕见的皮肤T细胞淋巴瘤类型.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2,6:136 [39]刘艳辉,庄恒国,等.富于淋巴细胞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免疫表型.广东医学,2002,6:699 [40]刘艳辉,庄恒国,等.细胞毒细胞淋巴瘤.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2002.5:200 [41]刘艳辉,庄恒国,等.γδT细胞淋巴瘤.国外医学;生理、病理学与临床分册,2002,2:28 [42]刘艳辉,庄恒国. 血管内淋巴瘤.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1,12: [43] Yang K., Liu Y. (刘艳辉), et al. Chemoprevention studies of the flavonoids quecetin and rutin in normal and azoxymethome-treated mouse colon. Carcinogenesis. 2000, 21(99):1655 [44] Yang K., Liu Y.(刘艳辉), et al. Western-style diet modifies growth characteristics of colonic epithelial cells of mice with an Apc mutation. Proceedings of the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 1999, 40:58 [45] Carter J., Liu Y. (刘艳辉), et al. Increased Platelet Derived Growth Factor(PGDF) release after laparotomy stimulated systemic tumor growth in mice.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olon and Rectal Surgeons, 1999 Convention, Boston. [46] Carter J., Liu Y. (刘艳辉), et al. Colonoscopy in mice.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colon and Rectal surgeons, 1999 convention, Boston. [47] 杨侃,刘艳辉等.苏州、南京、青岛与沈阳四地区淋巴瘤的病理组织学与免疫学类型研究.中华肿瘤杂志, 1993,85(2):86 [48] Yang K., Liu Y. (刘艳辉), et al. Precancerous lesions of the human esophagus: multiparametric study of esophageal biopsies from a high risk population in Linxia, China. J of Cellular Biochemistry, 1992, Suppl. 16G:187 [49] 李竞贤,刘艳辉等.143例扁桃体恶性肿瘤与淋巴瘤的临床病理研究.中华肿瘤杂志,1992,14(6):433 [50] 刘艳辉,李竞贤等.11例性腺淋巴瘤病理及免疫组化研究.中华肿瘤杂志,1992,14(2):129 [51] 刘艳辉,李竞贤等.食管小细胞未分化癌临床病理分析及免疫组化研究.中华肿瘤杂志,1991,13(2):123 [52] 刘艳辉,李凌等.食管贲门碰撞瘤文献复习及一例报告.肿瘤防治研究,1990,17(1):26 [53] 李竞贤,刘艳辉等.中线外周T细胞淋巴瘤—一类值得重新认识的疾病.中华肿瘤杂志,1990,12(3):206科研成果主要科研课题: 1.国家七五攻关科研项目:中国T细胞淋巴瘤病毒病因、流行病学、病理学及临床研究(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要参与者)。 2.多项中美(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NCI)协作科研项目:食管癌、肺癌的流行病学及化学预防研究(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主要参与者)。 3.大肠癌癌前病变及发病机理的研究(美国康乃尔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及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主要参与者)。 4.1998年,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放射并用紫杉醇治疗鼻咽癌的实验与临床研究(主要参与者)。 5.2001年,国家人事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择优资助项目,细胞毒淋巴瘤的临床病理及分子遗传学研究(主持人)。 6.2002年,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鼻咽癌高发区外周T/NK细胞淋巴瘤:EBV与细胞毒蛋白表达相关性研究(主持人)。 7.国家科技计划项目,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器械的研究(参与者)。 8.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课题,功能MRI在肝脏局灶性病变细胞分子活动与代谢中的应用研究(参与者)。 9.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课题,子宫内膜癌凝血酶敏感蛋白表达的临床及实验研究(参与者)。 10.2003年,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课题,自控微波技术对提高病理制片速度和抗原修复的研究(主要参与者)。 11. 2006年, 广东省人民医学科研基金课题,用DNA芯片技术筛查DLBCL的基因表达和信号通路改变(主持人)。 12. 2006年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特殊亚型分子标志物的筛选(主持人)。 13. 2006年广东省医学科研基金项目,NA-PKcs与非小细胞肺癌放射敏感性的关系(主要参与者)。 14. 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SRC-3 激活IGF/PI3K/AKT 信号通路在食管鳞状细胞癌增殖与侵袭过程中的作用(主要参与者)。 15. 2007年卫生部科研基金课题,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多发性骨髓瘤和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膀胱癌分子细胞遗传学异常,乳腺癌HER-2/neu基因及子宫颈上皮细胞hTERC基因扩增的应用研究(主要参与者)。
查看全部
同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创建于1946年,下辖2个分院、6个门诊部和6个研究所,托管2家基层医院,综合实力名列国内前茅,病人来源覆盖国内外,深受广大群众信赖。2008年,广东省医学科学院恢复挂牌,与广东省人民医院合署办公。2014年,与华南理工大学签约合作共建华南理工大学医学院、华南理工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和华南理工大学第一临床学院。医院各专科亚专科设置齐全,共有12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34个广东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学科。我院2017年度全国最佳医院排行榜(复旦版)综合排名第29名,位居全国省级人民医院前列;排名进入全国前十的专科共5个:心外科(全国第3名)、心血管病(全国第4名)、老年医学(全国第6名)、急诊医学(全国第6名)、放射科(全国第9名);专科提名获全国前十的有胸外科、风湿科、肿瘤学和康复医学。我院自1998年以来共完成120例心脏移植,并在国际上首次成功开展产时胎儿心脏外科手术、国内首次成功开展胎儿心脏介入治疗。长期承担干部保健工作,是华南地区最重要的老年医学研究和干部保健基地。医院整体科研实力雄厚,标志性科研项目成绩斐然。“十二五”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科学技术奖17项(其中一等奖2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授权专利130项,承担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627项,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5项、课题18项,发表SCI论文1447篇,总IF值5235.213。拥有4所广东省重点实验室,2006年起承担临床试验项目818项,2018年新获科研项目资助总额达6882.5万元。作为广东省高等医学院校教学医院,承担了华南理工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山大学、汕头大学等多所院校理论教学和实习带教任务。是广东省内最早开展住院医师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培训基地之一,有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27个。现有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6个,包括心血管病学、呼吸与危重症医学、老年医学、普通外科学、重症医学、新生儿围产期医学。近五年申报立项国家级项目291项,面向基层医院开展适宜技术推广项目8项。医院对外交流与合作非常活跃,先后与美国梅奥诊所、麻省总医院、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亚、以色列、丹麦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著名医疗机构建立了学术交流与科研合作关系。共聘任了院士15名、名誉教授84名,极大地促进了医教研整体水平的提升。目前,我院获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称号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百千万工程”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教育部跨世纪优秀人才1人、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人、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33人。任职国家级学会及下属二级机构领导职务43人次。现有博士生导师73人、硕士生导师190人,近5年为国家培养了博士、硕士研究生近千人。通过质量立院、科技兴院、人才强院、文化昌院,朝着“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目标扬帆远航。
东病区 合群分院 惠福分院 东川院区
推荐阅读
洁牙后牙缝大怎么办
2025-08-16 13:45:03
洁牙后牙缝大怎么办
爽容梅TM片压片糖果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
2025-08-13 10:39:27
爽容梅TM片压片糖果的作用和功效有哪些
白带多阴道口痒是怎么回事
2025-08-16 11:27:44
白带多阴道口痒是怎么回事
钆特酸葡胺对人体有害吗
2025-08-13 18:40:24
钆特酸葡胺对人体有害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