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
重症医学科

科室概况

成都市新都区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2006年10月,现拥有床位24张,编制及开放床位15张。科室目前拥有50名医护人员,形成了以主任医师到住院医师,从硕士到本科的合理人才梯队。科室为新都片区危重患者实施抢救、监护和脏器功能支持提供保障,为医院应急事件乃至区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做好应急准备,是成都市“巾帼文明岗”、“优质护理示范”病区,是成都医学院、雅安职业技术学校等医学院校实习基地。2018年11月,医院组建集急诊医学、重症医学于一体的急危重症医学部。已完成科研项目《有创—无创序贯通气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呼吸衰竭患者中撤机方法的研究》,并获得2017年度成都市医学科技三等奖(2018年颁发),且研究成果已申报2019年省卫健委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019年8月已获批重点专科建设。

设备技术

重症医学科病房总面积1815m2,每床使用面积15.5 m2,床间距1.5米,每床均配备桥架,装配电源插座12个,氧气接口2个,压缩空气接口2个和负压吸引接口2个,医疗用电和生活照明用电线路均分开,备用双电源系统并有8000KW的发电机。目前拥有床旁监护仪24台,脉搏连续心排血量监测仪(PiCCO)2台,便携式监护仪1台,无创心排量监测仪1台,呼吸机共19台,其中包括有创呼吸机12台、无创呼吸机6台、便携式转运呼吸机1台,简易呼吸器16个,输液泵14台,微量注射泵共25台,其中单通道注射泵4台、双通道注射泵18台、六通道注射泵3台,中央输液站5套,肠内营养输注泵5台,心电图机1台,血气分析仪1台,除颤仪2台,心肺复苏抢救装备车2台,床旁纤维支气管镜1台,亚低温治疗仪6台,床旁血液净化仪1台,振动排痰机2台,深部静脉血栓防治系统1台,呼末二氧化碳监测仪1台,可视喉镜1台。

ICU主要收治对象

各种危重的急性可逆性疾病,需进行生命支持者,如各种休克、循环衰竭和心搏、呼吸骤停,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和呼吸衰竭的急性发作,急性冠脉综合征,脑血管病伴昏迷,消化道大出血,重症胰腺炎;心肺复苏后的患者,意外事故和严重的创伤,各种类型的中毒,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昏迷及各种代谢性疾病危象,严重的酸碱内环境失衡;重大手术后需要密切监护和复苏,呼吸机支持呼吸者,高龄伴有并发症患者术后需监护者。

常规开展

无创机械辅助通气、有创机械辅助通气、膀胱压监测、有创性动脉压监测、经皮扩张气管切开术、中心静脉穿刺术、气管插管术、胸部振荡排痰术、亚低温治疗技术、镇静镇痛与肌松监测、循环动力学监测支持技术、营养支持技术、感染性休克的早期目标指导性治疗技术、心肺脑复苏技术等。省内先进技术:持续脉搏轮廓心排量监测、床旁颅内压监测、俯卧位通气、纤维支气管镜监测与治疗技术、纤维支气管镜肺泡灌洗术、连续血液净化技术、血液灌流术、床旁超声引导下鼻空肠管置入术、床旁超声下腔静脉直径评估容量耐受性、床旁超声肺水监测指导复苏、可视化困难气道管理技术。

团队建设

在科主任罗先海主任医师(成都市重症医学会专家)带领下,医护人员共50人,其中医生12人,护士38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中级职称14人。所有医护人员都经过专业训练且8名医师获得了重症医学专科资质证,13名护士获得重症专科护师资格证,具备较厚实的医学基础理论知识,有丰富的临床经验,应变能力强,并能掌握复杂仪器的操作,能为危及生命的急性重症病人提供技术和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即对危急重症的病人进行生理机能的监测、生命支持、防治并发症,促进和加快病人的康复。

医疗特色精细化微创化

近5年科室开展新业务、新技术20余项,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先后开展了循环动力学监测支持技术、呼吸力学监测支持技术、营养支持技术、感染性休克的早期目标指导性1小时BUNDLE治疗技术、ARDS的肺保护通气策略的临床应用、持续血液净化技术(CVVH、 CVVHD、 血液灌流等)、俯卧位通气技术、改良经皮气管切开术、床旁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及灌洗术、B超引导下空肠置术、无创心排量监测、重症超声等,在危重症患者的救治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近期将开展血浆置换、人工肝技术。各种危重病人在重症医学科病房将受到及时有效的全面监测、治疗和护理,使病人顺利度过疾病危险期,提高抢救成功率。五年来科室收治病人近3500例,抢救成功率均93.96%。过去必然死亡的危重病人,如心搏、呼吸骤停,各种原因引起的急性呼吸功能不全和呼吸衰竭的急性发作、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等,生命得以生存康复或延长。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医院始建于1927年,已发展成为国家三级甲等综合医院、三星数字化医院、新都区区域医疗中心、中国县域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基层专家组成员单位、四川省医院协会副会长单位、华西医院医院管理研究所MBA移动课堂教学基地、电子科技大学经管学院MBA中心实习基地、四川省全科医师转岗基地。获得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标杆医院、省级文明单位、四川省十佳县级医院管理优秀奖、成都市绿色低碳示范单位等荣誉。医院占地约150亩,业务用房约12万㎡;规划床位1500张,编制床位750张;在岗职工1069 名,硕博研究生47名,高级职称100名,在国家、省、市级专委会任职专家60余名;装备总值近2亿元,100万以上设备23台(件);设置临床、医技和职能科室共65个,设有重症医学质量控制中心等13个区级质控中心,医学检验科系省内第一家区(市)县级医院检验甲级重点学科(实验室)。2017年医院诊疗人次73万,出院人次3.1万,手术台次近1.6万。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卫计局坚强领导下,立足公立医院公益性定位,围绕“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充分发挥公立医院党委领导核心作用,坚持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探索“检医共建、律师共管”“党政同责、规范同步”工作机制,实践党风廉政建设“1.2.3.4.5”工作模式。2014年新都区政府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签署合作办医协议,医院成为华西医院战略性紧密型医联体单位;2015年医院探索法人治理结构建设,创新实践“理事会+医联体、在位+在线、学科+运营”和优质资源进“决策层、执行层(管理层)、学科层”的医联体建设新模式,初步建立“理事会、执行层(管理层)、监事会”三位一体的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运行体系,深度融合推进分级诊疗制度与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实施,2017年“华西医院——新都区人民医院——理塘县人民医院影像远程诊断项目”开通;大力倡导“三专”(专业、专注、专心)的院训文化精神,大力推动“三基三严”强基固本、核心制度防微杜渐的质量安全文化体系建设。2015年成功承办“全国首届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研讨会”;2016年四川省卫计委公布全省150家同类别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和医疗保障“硬数据”两项指标得分,医院在全省总排名均位列第四名;医院与华西医院联合选送的“大型综合医院运营管理模式在县级公立医院应用实践”案例继2017年荣获“中国医院管理奖”全国金奖后,于2018年6月、7月再度分别荣获“第六届中国管理科学奖—创新奖”及“2018年亚洲医院管理奖”;2018年在第六届中国市县医院论坛上荣获“星耀中华-2018年度最具成长力中国医院TOP10”称号。
老院 新院
推荐阅读
怀孕期间出血是流产吗
2025-09-06 18:08:18
怀孕期间出血是流产吗
身体失调是有什么症状
2025-09-09 19:58:37
身体失调是有什么症状
艾滋病手掌有什么症状
2025-09-08 18:14:39
艾滋病手掌有什么症状
治疗甲亢食疗方法有哪些
2025-09-07 21:35:48
治疗甲亢食疗方法有哪些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