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急诊科

急诊科坐落于成都市中心人民南路之上,在华西公卫/华西四院“院院合一”医防融合新理念下,结合“大专科小综合”的三甲专科医院优势,数十年来医院以急诊为名片,重症为支撑,急诊与重症协同发展,已形成了全年全天候院前急救-院内急诊-急诊抢救-ICU-病房一体化服务模式,为广大患者开通无缝连接的生命绿色通道和最便捷的急诊医疗服务。

科室整合医院心血管DSA介入、消化内镜介入、神经卒中和创伤外科等专科力量,建设基于“五大中心”的急救体系,打造多学科联合大急诊平台,实现急危重症患者医疗救治快速、高效、高质量。科室也是四川省紧急医学救援中毒救治中心承担科室,是四川省临床医学重点建设学科,四川省急诊急救质量控制中心委员单位,四川省卫生应急中毒医学救援队组建单位;是四川大学先进集体、先进党支部、先进护理集体。

硬件环境及服务范围

我科拥有先进的多参心电监护仪32台、除颤仪2台、重症呼吸机15台、转运呼吸机3台、全自动洗胃机2台、血液灌流机4台、CRRT2台、血气机2台、心电图机2台、超声1台、可视喉镜2台、微量输液泵及注射泵15套、骨髓腔内输注系统1台、多功能抢救床以及功能齐备的救护车等全套先进的急诊抢救设备。

我科设有急诊分诊和候诊区、急诊抢救室、急诊普通诊断室、发热诊断室、腹泻诊断室、急诊清创间、急诊采血室、注射室、输液室(20位)、留观室(床位15张)、EICU(10张)及急诊辅助功能检查、挂号收费室、急诊入院处等功能区,24小时为急诊患者服务。

常规开展心肺脑复苏术、体外除颤、呼吸与循环支持、急诊床旁血液净化、各种内外科急危重症紧急救治等技术,能对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跳呼吸骤停、昏迷、休克、心律失常、心衰、呼衰、大出血、急性创伤等常见的急危重症给予快速的评估和救治。同时,我科也作为四川省卫生应急队成员,承担省内外各种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紧急救援任务。

急救特色

多年来的建设,科室已在川内急危重症救治和中毒急救领域形成了一定影响力和口碑。2009年科室率先在川内急诊科独立开展床旁血液净化,实现急性中毒的救治关口前移,提高了急性中毒危重症存活率,减低致残率。10余年的发展,急诊中毒血液净化已经从最初的单纯血液灌流发展到血浆灌流、血液滤过、血浆置换、DFPP、CVVHDF、人工肝、CPFA等十余种集成血液净化模式,把血液净化不仅仅作为清除毒物的方法,更作为急危重症脏器功能支持手段。

科室也将超声、Picco无创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呼吸力学监测技术、神经功能监测技术、内镜检查治疗、POCT等等各类脏器精准监测与心肺肝肾等人工生命支持技术用于各类急危重症的救治,提升了急诊急救能力。同时,医院系川内解毒剂储备种类最全、毒物检测能力最强、高压氧开办最早的单位。医院常年充足储备20余种解毒剂,为四川乃至全国服务。

结合医院毒检实验室、华西公卫毒理系毒物快筛和检测分析平台和职业评价科环境毒物评价检测能力,以及配备的高效液相色谱-生物质谱仪、气相色谱-质谱分析仪、原子吸收、ICP-MS等国内最先进的毒检分析设备,具备毒物生物样本快速分离、规模鉴定、高通量分析检测能力,能提供数十种重金属、农药、气体、药物及生物毒素等常见毒物及其代谢产物的快速检测,以及少见和罕见毒物的检测,较强的毒检能力为急诊中毒急救提供了强大的后盾。

科室也开展基层医疗单位的中毒救治规范化培训,帮助基层中毒急救能力的提升。科室建立毒物与中毒救治咨询平台,为西南地区各级医疗卫生机构提供在线咨询帮助。长期以来,急诊科也成为川内各级医疗机构进修学习中毒救治的基地。

人才概况

我科现有固定医生8名,教授/硕士生导师1名,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1名,主治医师5名,医师1名,其中专职博士后1名,博士2名,硕士2名,。固定护士14名,副主任护师1名,主管护师3名,护师10名。他们具有扎实的基本理论,娴熟的急诊急救技术和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全科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1名,四川省卫健委学术技术带头人1名,全国省市应急专家1人、在全国、省市30余个学术团体任职。

卫生应急

急诊科也是省内外大量突发中毒事件应急救援任务的主要承担科室,是四川省卫生应急中毒医学救援队的主要承建科室,拥有一支60名经过专业训练的应急队伍和一批省级卫生应急中毒处置专家,在省内突发重大中毒事件的处置中发挥重要作用。科室组成的12人援鄂医疗队出征武汉接管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东院重症病区救治工作,圆满完成任务。

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

急诊科附设四川大学华西-协和陈志潜卫生健康研究院卫生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由中毒急救、卫生管理、卫生检验、毒理和流行病与统计学专业团队组成,致力于卫生应急管理领域理论研究和应急救援实践探索。中心以规范和完善我国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预警能力,提高紧急医学救援和卫生学处置能力,加强专业化应急队伍建设,培养和储备卫生应急人才为目标,不断提升我国卫生应急水平。

作为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的附属医院,急诊科承担了公共卫生学院的本科/研究生教学和实习任务,科室设有劳动卫生系硕士点,在读研究生3名,培养各级进修生20余名,临床护理本科实习生100余名。科室近年来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0余项,其中包括国家省部级课题2项,市厅级6项,横向4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申请专利8余项。

研究方向

急性中毒基础与临床研究,中毒危害预警与卫生应急救援、中毒疾病信息学与人工智能,毒物检测与临床精准医学等。

公共服务

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急诊人本着“卓越为民”的华西公卫精神,秉承“救死扶伤,生命至上”的宗旨,坚持时刻以病人为中心思想,为广大患者提供紧急、便捷、高效的急诊急救服务,为四川急诊医疗事业奉献一份力量。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是中国最著名的公共卫生学院之一,历史可追溯到 1914 年在“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建立的公共卫生学课程组, 1936 年发展为公共卫生学系, 1951 年更名为“国立华西大学公共卫生学系”,后于 1986 年成立“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000 年,原华西医科大学与四川大学合并,学院遂为“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经过百年的建设,目前学院由学院本部、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职业病防治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组成,集教学、科研、医疗、预防、保健、干部培训和高科技开发为一体。学院有 7 个博士点, 12 个硕士点。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预防医学的各个学科。 7 个博士点分别是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健康与社会行为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公共卫生检验学;其中,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 7 个博士点同时也是硕士点,另有卫生毒理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医院管理与卫生政策共 5 个硕士点。学院现有预防医学、卫生检验、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4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 135 人,其中高级职称 57 人,博士导师 17 人,硕士导师 31人。在校本科生 954 余人,博士生 52 人,硕士生 281 人。学院有一批献身公共卫生事业的知名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3 人,省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 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8 人。已故 陈志潜 教授,是享誉世界的公共卫生学专家、初级卫生保健的先驱、农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的创建者、中国现代健康教育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公共卫生之父”。陈志潜教授献身于医学事业,治学严谨、 崇尚科学、 勇于创新,为人类健康和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的原则;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关键,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充分发挥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优势,按高起点、高目标要求,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真正从学生获得知识和提高素质与能力出发,加强基础训练,重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初步建成了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先进的科学技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力求将该院建成具有一定特色、优势突出、国内先进、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公共卫生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历来重视教材建设,该院教师主编的卫生部规划教材《卫生统计学》已出 4 版,第 1 版被评为卫生部优秀教材,第 3 版获得卫生部医药卫生杰出科技进步三等奖。仅 2002 年以来,学院教师主编和参编各类教材 57本。其中,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10 本,主编 3本、副主编1本;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主编4本;卫生部规划教材20 部,主编 10 本。该院是国内卫生检验专业的发源地,该专业也是该院的优势专业,至今学科地位在全国仍位居第一。近二十年来,学院共承担完成各类科研课题 600 余项,有 80 余项科研成果获各级科技进步奖。其中,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 30 余项。学院 30 余名教师担任全国性学术团体的理事或二级学会的主任委员, 40 余名教师担任省级学术团体主任、副主任及理事。学院主办的《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现为中华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评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发行国内外。为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崇高目标,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全体教职工正以“自强不息,直道而行,千仞可及”共勉,创造更大的辉煌!医院始建于1976年,是全国唯一直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集医、教、研,预防、治疗、康复一体的职业病防治院;是国家重点大学附属医院,省、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是四川省职业病防治院,四川省化学中毒救治基地,成都市职业中毒与核辐射损伤救治基地,四川省化学中毒救治药品储备库,四川省、成都市劳动卫生与职业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卫生部职业病医师培训基地。医院现有在职职工434人,其中高级职称37名,有卫生部专家8人、省级专家9人,一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占地面积1.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多平方米,床位400张,共设医疗、医技科室21个,包括睡眠呼吸疾病治疗中心、高压氧治疗中心、肺灌洗中心、白内障治疗中心、李嘉诚基金会华西宁养院、骨科治疗中心等。2012年门诊量115818人次,出院病人7859人次。医院以职业中毒,尘肺,职业性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中毒急救,高压氧治疗,职业病诊断、康复、危害因素监测,职业健康检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工伤鉴定为医疗服务特色。医院的老年病治疗、骨质疏松治疗、姑息关怀等也很有特色。医院设有劳动卫生学博士点和硕士点、职业医学硕士点、姑息医学硕士点、老年卫生与康复硕士点等。职业病科是正在建设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拥有包括毒物检测分析、中毒、核辐射、尘肺、物理因素损伤等的知名临床专家,作为职业病医院收治的职业病人数全国第一。医院研究完成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制定13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00多项,获得包括7项国家级奖在内的30多项科技成果。医院受国家和省的委托,举办了“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化学中毒救治”培训班,为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在“5.12”抗震救灾中,医院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称号。近年来,医院先后成功对上百起各类中毒事件和核事故进行了医学处置,展示了卫生部部管医院精湛的医学技术和医务人员高尚的医德医风,深受卫生部领导高度评价,被四川省领导誉为“中流砥柱”。医院被评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卫生应急先进集体、四川省放射卫生先进集体,多人被评为全国和四川省卫生应急先进个人。
推荐阅读
宝宝走路内八字怎么矫正​
2025-07-01 12:23:43
宝宝走路内八字怎么矫正​
哺乳期内裤老是湿是什么原因
2025-07-05 10:41:56
哺乳期内裤老是湿是什么原因
治急性宫颈炎的药有哪些
2025-07-05 09:26:30
治急性宫颈炎的药有哪些
头中间疼呕吐的原因是什么
2025-07-01 10:15:42
头中间疼呕吐的原因是什么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