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
护理部

护理部,是由一批临床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医务人员组成。

职能范围

1.在主管院长领导下,全面负责护理管理工作,按医院管理总目标,拟定全院护理工作计划并组织实施。

2.组织修订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和考评标准、护理质量标准和考评标准、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3.督促检查各科室执行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及质量管理情况,对危重病人的抢救护理工作进行技术指导。

4.负责制订在职护理人员培训计划并组织实施。组织全院护理人员业务学习、业务查房和业务培训,定期进行业务技术考核,并建立技术档案。

5.掌握全院护理人员思想、工作、学习动态,协同有关部门抓好政治思想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关心护理人员的工作和生活,积极帮助解决各种困难和实际问题。

6.主持召开全院护士长会议,分析护理工作情况;定期组织护士长检查科室护理工作及夜间护理查房,学习和交流经验,不断提高护理质量。

护理质量管理

(1)组织安排护士长、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管理委员会的会议;

(2)组织安排夜查房工作;

(3)组织安排各护理质控小组完成每季度和年终护理质量与安全检查;

(4)汇总护理质控数据,进行分析;

(5)各类不良事件、差错事故、褥疮、输血不良反应等的调查收集、处理、总结分析;

护理学科建设

(1)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管理、组建学科发展兴趣组;

(2)组织参与护理学科对外交流合作;

(3)组织全院开展护理科研和技术革新活动,总结分析;

(4)组织成立各种护理小组(如静脉治疗小组、危重护理小组)、品管圈,并组织定期活动;

教学管理

(1)负责拟订院内各类护理人员教学培训(业务学习)计划并组织实施;

(2)负责接收护理实习、进修的所有事务;

(3)护理继续教育培训相关事宜;

(4)学分管理;

(5)新入职护士岗前培训;

(6)组织实施全院护士理论考核;半年、年终三基理论考核成绩统计,并分析;

(7)院内护理人员外派学习管理、专科护士培训后使用管理。

人力资源管理

(1)护士注册管理:首次注册、延续注册及变更注册等相关事项。

(2)动态管理全院护理人员业务技术档案,定期统计全院护理人力资源。

(3)了解护理人员工作及心理动态,稳定护理队伍,合理调配人力资源。

日常工作管理

(1)每月深入科室,督促、检查各项护理工作落实情况,定期深入临床科室调研护理工作;

(2)组织和落实护士节和各类护理相关活动;

(3)统计各护理单元绩效考核检查的分数并总结分析,持续改进;

(4)每月抽查运行病历及终末病历,并及时反馈科室;

(5)物资及设备管理:计划申领护理部物资、护士鞋的采购及护士服更换等,负责管理及盘点护理部所有资产等;

(6)护工(陪护)的管理及与陪护公司沟通衔接;扶贫、义诊、三下乡、医联体、分级诊疗等有关护理的管理;

(7)草拟医院护理工作计划、总结;审阅各护理单元计划、总结;

(8)健康教育及延伸护理;

(9)对群众来信来访提出初步处理意见;

(10)负责护理部文件收发、保管、处理、建档等管理工作;

(11)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其它工作。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华西公共卫生学院是中国最著名的公共卫生学院之一,历史可追溯到 1914 年在“华西协和大学医学院”建立的公共卫生学课程组, 1936 年发展为公共卫生学系, 1951 年更名为“国立华西大学公共卫生学系”,后于 1986 年成立“华西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000 年,原华西医科大学与四川大学合并,学院遂为“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经过百年的建设,目前学院由学院本部、四川大学华西第四医院(职业病防治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卫生管理干部培训中心组成,集教学、科研、医疗、预防、保健、干部培训和高科技开发为一体。学院有 7 个博士点, 12 个硕士点。博士点和硕士点覆盖预防医学的各个学科。 7 个博士点分别是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健康与社会行为学、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公共卫生检验学;其中,营养与食品卫生学和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学为四川省重点学科。 7 个博士点同时也是硕士点,另有卫生毒理学、儿少卫生与妇幼保健学、医院管理与卫生政策共 5 个硕士点。学院现有预防医学、卫生检验、公共事业管理、工商管理4个本科专业。学院现有教职工 135 人,其中高级职称 57 人,博士导师 17 人,硕士导师 31人。在校本科生 954 余人,博士生 52 人,硕士生 281 人。学院有一批献身公共卫生事业的知名教授。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3 人,省部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2 人,四川省卫生厅学术和技术带头人 8 人。已故 陈志潜 教授,是享誉世界的公共卫生学专家、初级卫生保健的先驱、农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的创建者、中国现代健康教育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国公共卫生之父”。陈志潜教授献身于医学事业,治学严谨、 崇尚科学、 勇于创新,为人类健康和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做出了杰出贡献。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育人为根本的原则;以转变教育观念为关键,以教学改革为核心,充分发挥传统学科与新兴学科的优势,按高起点、高目标要求,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实践性教学环节等方面,真正从学生获得知识和提高素质与能力出发,加强基础训练,重视创新能力、创新思维、综合素质与实践技能的培养,初步建成了面向未来、面向世界、面向先进的科学技术,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力求将该院建成具有一定特色、优势突出、国内先进、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的公共卫生学科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学院历来重视教材建设,该院教师主编的卫生部规划教材《卫生统计学》已出 4 版,第 1 版被评为卫生部优秀教材,第 3 版获得卫生部医药卫生杰出科技进步三等奖。仅 2002 年以来,学院教师主编和参编各类教材 57本。其中,高等教育“十五”国家规划教材 10 本,主编 3本、副主编1本;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规划教材主编4本;卫生部规划教材20 部,主编 10 本。该院是国内卫生检验专业的发源地,该专业也是该院的优势专业,至今学科地位在全国仍位居第一。近二十年来,学院共承担完成各类科研课题 600 余项,有 80 余项科研成果获各级科技进步奖。其中,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奖 30 余项。学院 30 余名教师担任全国性学术团体的理事或二级学会的主任委员, 40 余名教师担任省级学术团体主任、副主任及理事。学院主办的《现代预防医学》杂志,现为中华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评为“中华预防医学会系列杂志优秀期刊”,发行国内外。为着我国公共卫生事业和教育事业的崇高目标,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全体教职工正以“自强不息,直道而行,千仞可及”共勉,创造更大的辉煌!医院始建于1976年,是全国唯一直属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的集医、教、研,预防、治疗、康复一体的职业病防治院;是国家重点大学附属医院,省、市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是四川省职业病防治院,四川省化学中毒救治基地,成都市职业中毒与核辐射损伤救治基地,四川省化学中毒救治药品储备库,四川省、成都市劳动卫生与职业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单位,卫生部职业病医师培训基地。医院现有在职职工434人,其中高级职称37名,有卫生部专家8人、省级专家9人,一批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医院占地面积1.2万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8万多平方米,床位400张,共设医疗、医技科室21个,包括睡眠呼吸疾病治疗中心、高压氧治疗中心、肺灌洗中心、白内障治疗中心、李嘉诚基金会华西宁养院、骨科治疗中心等。2012年门诊量115818人次,出院病人7859人次。医院以职业中毒,尘肺,职业性眼科、耳鼻喉科、皮肤科、中毒急救,高压氧治疗,职业病诊断、康复、危害因素监测,职业健康检查,建设项目职业病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工伤鉴定为医疗服务特色。医院的老年病治疗、骨质疏松治疗、姑息关怀等也很有特色。医院设有劳动卫生学博士点和硕士点、职业医学硕士点、姑息医学硕士点、老年卫生与康复硕士点等。职业病科是正在建设的国家临床重点专科。拥有包括毒物检测分析、中毒、核辐射、尘肺、物理因素损伤等的知名临床专家,作为职业病医院收治的职业病人数全国第一。医院研究完成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制定13项,各级各类科研课题200多项,获得包括7项国家级奖在内的30多项科技成果。医院受国家和省的委托,举办了“突发中毒事件卫生应急处置”、“化学中毒救治”培训班,为人才培养做出了积极贡献。在“5.12”抗震救灾中,医院被全国总工会授予“抗震救灾重建家园工人先锋号”称号。近年来,医院先后成功对上百起各类中毒事件和核事故进行了医学处置,展示了卫生部部管医院精湛的医学技术和医务人员高尚的医德医风,深受卫生部领导高度评价,被四川省领导誉为“中流砥柱”。医院被评为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四川省卫生应急先进集体、四川省放射卫生先进集体,多人被评为全国和四川省卫生应急先进个人。
推荐阅读
儿童特应性皮炎中药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07-01 09:27:23
儿童特应性皮炎中药治疗方法有哪些
鼻子不通气影响睡眠怎么办​
2025-07-02 16:06:39
鼻子不通气影响睡眠怎么办​
小孩流口水过多是什么原因​
2025-07-03 16:44:54
小孩流口水过多是什么原因​
肾硬化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2025-07-02 08:10:37
肾硬化的早期症状有哪些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