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成立于1959年,是全国第一所临床与基础理论研究相结合的眼科专业研究所。其宗旨以常见及多发致盲眼病的临床与基础研究为主要任务。初始由张晓楼教授创导组织的数人研究小组,迄今已发展为有七个研究科室:微生物研究室、生理研究室、药理研究室、病理研究室、防盲研究室、生化研究室、编辑情报室,60余名工作人员,在国内外颇具影响的眼科研究单位。

1955年张晓楼教授与汤飞凡教授合作,首次用鸡胚胎分离培养沙眼衣原体获得成功,解决了世界眼科界长期未能确定的沙眼病原问题;以及其后张晓楼教授领导的全国性沙眼调查及沙眼防治工作的突出成绩。汤飞凡与张晓楼教授因而被世界沙眼防治组织授予“国际沙眼金质奖章”。

多年来,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在多个领域进行了深入探讨和研究: 如沙眼衣原体的超微结构、内毒素样物质的测定; 角膜及眼表疾病、感染性及免疫性眼病的诊断、治疗研究; 角膜移植免疫排斥反应、角膜干细胞培养及移植研究; 视网膜感光细胞培养、虹膜色素上皮细胞培养、功能及移植实验研究; 角膜及眼底新生血管光动力学等眼科研究前沿; 眼前节及眼底病变图象采集及分析系统的研制应用等均已取得显著成绩; 青光眼的早期诊断视功能、视神经损害及视神经保护与修复; 抗青光眼药物的实验研究; 中药干预白内障及对不同类型白内障分子机理的研究;

视网膜感光细胞培养、虹膜色素上皮细胞为世界卫生组织(WHO)中国防盲合作中心,为亚洲两个中心之一,全国及北京市防盲指导组办公室均设于该所。多年来与世界卫生组织的合作,推动了全国防盲工作的开展,在低视力的康复等方面取得相当的成效。

随着科研院所的体制改革,眼科研究所自1991年~1995年连续五年获市科委“改革与发展”三等奖。近年来,在中药治疗眼病以及眼科仪器的研制开发上有新的进展;中药丹苓颗粒冲剂被列入国家“九五”攻关课题;金珠滴眼液已通过国家三类新药进入二期临床;诊断青光眼的视野仪已获得国家生产准字号。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作为北京市唯一的眼科博士后流动站,每年吸收3~4名博士进站,同时还招收2~3名眼科博士生,3~5名眼科硕士生,形成了科研、教学为一体的新模式。有百年历史的同仁医院眼科和眼研所统一合作,建立了北京高技术实验研究中心,旨在眼科领域建立一支高水平的科研队伍及完善的研究设施,加强临床研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的创新性高水平研究的探索。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生理研究室: 主要从事青光眼早期诊断及眼电生理研究、视神经保护研究。

1992年眼科研究所生理室与同仁医院眼科青光眼亚科建立了同仁医院青光眼诊断治疗中心。自该中心成立以来,在青光眼的早期诊断上取得了一系列进展。

视神经图象分析系统:对视神经纤维层和视乳头形态进行观察,结合其他检查方法,如视野检查,眼压曲线等,在视野损害出现之前可确定诊断。该方法可分析微小的视神经损害进展,还可对青光眼进行早期监测,确定青光眼病情的进展情况。

激光治疗:使用Nd:YAG激光,对闭角型青光眼临床前期和部分早期患者,施行激光虹膜切开术,有效控制了闭角型青光眼的病变进展,对晚期青光眼包括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及其它原因引起的难治性青光眼亦有一定的疗效。

仪器设备:该研究室拥有一批国内外先进的医疗设备,其中有青光眼视神经图象分析系统、HRT、OCT、ERG及VEP、倍频视野计、Octopus自动视野计、HQZ自动视野计、眼压描计仪等。上述仪器设备在对青光眼诊断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VEP、ERG对青光眼、黄斑变性、视神经炎、视神经萎缩等疾病进行研究,为临床确定诊断提供电生理方面依据。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病理室简介:北京同仁医院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病理室成立于1956年,系最早成立的研究实验室之一。眼科病理室与眼科临床工作密切结合,室内医生均参加眼科门诊临床诊治工作,出眼肿瘤专台门诊,擅长对视网膜母细胞瘤、色素膜恶性黑色素瘤、眼眶及眼睑占位性病变进行临床检查诊断和治疗;对甲状腺相关眼眶病变以及眼眶炎性假瘤进行有针对性的个体化治疗。承担眼科B超、眼科OCT检查等项临床检查,并负责承担眼科临床手术后切除组织标本切片制作、病理检查以及出具病理检查报告等日常工作;接受院内外以及全国疑难病例和组织病理切片的会诊。

眼科病理室拥有国内知名、具有丰富临床及组织病理诊断经验的眼科专家和眼病理专家;保存有国内数量最多、病种丰富多样的组织病理标本以及完整齐全的病理资料。眼科病理室在国内眼科领域占有重要的学术地位,现有中国超声工程学会眼科超声分会主任委员一人,中华医学会中华眼科学会眼病理学组主任及组委各一人。承担数项科研课题工作,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获得科研成果十余项,优秀论文奖6项,培养研究生十余人。 北京市眼科研究所眼微生物室

北京市眼研究所眼微生物室始建于1958年,感染性眼病一直是其重点研究的方向。该室曾以研究沙眼衣原体,以及在国内首先报道棘阿米巴性角膜炎受到国内外眼科界的重视。现微生物室继续发扬感染性眼病研究的优势,积极开展感染性眼病病原的快速诊断和针对性治疗的工作。

眼微生物室现高级职称科研人员3名,中级职称2名,技术员3名。可向同仁医院及其他医院眼科临床提供: 1 眼部细菌分离,培养,鉴定与药敏 2 眼部真菌分离,培养,鉴定与药敏 3 眼部阿米巴分离,培养与鉴定 4 眼部沙眼衣原体的鉴定 5 眼部单纯疱疹病毒的分离鉴定 6 眼表面细胞学检查 7 眼表疾病的图象处理 8 眼科常用抗生素体外耐药性实验 9 提供感染性疑难病症治疗的物。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始建于1886年,是一所以眼科学、耳鼻咽喉科学为国家重点学科的大型综合三甲医院。今天的医院分为崇文门院区和亦庄院区,现有职工3600余人。医院设有64个临床和医技科室,编制床位1759张,2019年年门急诊量290.2万人次,出院人数10.9万人次,手术人数8.1万人次。医院以医院综合实力为主体,北京市眼科研究所、北京市耳鼻咽喉科研究所、北京市糖尿病研究所为附属科研机构,形成 “一院三所”发展格局,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国际交流五位一体的医疗科研联合体。眼科、耳鼻咽喉科为国家临床重点学科,变态反应(鼻过敏)科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眼科学为国家级中医重点学科。足踝外科、糖尿病综合防治以及外科微创技术等专业异军突起,多项医疗技术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先进水平。医院拥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工信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部级国家科技合作基地2个。医院是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和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组长单位,设有世界卫生组织防盲合作中心和世界卫生组织防聋合作中心,作为国际眼库协会会员单位,设有北京同仁眼库。医院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名,国家万人计划4人,长江学者1名,百千万工程国家级人选9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1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1名,荣获省部级突出贡献专家10人,北京学者4名,青年北京学者2名。作为首都医科大学第四临床医学院,医院承担着重要的教学任务;首都医科大学北京眼科学院和耳鼻咽喉科学院设在医院内。医院现有研究生学位点28个,其中博士学位点13个;硕士生导师124人,博士生导师48人,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专业基地16个。改革开放以来,医院共获得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励138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323项。2018年医院名列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中国医院综合排行榜》第36名,眼科、耳鼻咽喉科及变态反应科名列《2018年度中国医院专科声誉排行榜》第2名。同仁医院历经百余年发展,几代同仁人秉承“精诚勤和”的院训,弘扬医院深刻的文化精髓。在新的历史时期,医院作为北京市属公立医院,按照北京市“疏解整治促提升”专项行动计划要求,对我院发展战略和功能定位进行认真规划与布局。同仁人将继承和发扬百年同仁优良传统,苦练内功,精于内涵,不忘初心,创新发展,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把医院建设成为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学院型医院而奋斗。
东区 南区 西区
推荐阅读
宝宝睡觉一直哼哼唧唧怎么办
2025-07-01 18:21:09
宝宝睡觉一直哼哼唧唧怎么办
五脏阳虚的症状表现是啥
2025-07-04 11:46:58
五脏阳虚的症状表现是啥
宝宝头垢怎么清理才安全
2025-07-03 11:43:16
宝宝头垢怎么清理才安全
已生男宝的孕晚期的症状有哪些
2025-07-04 13:26:27
已生男宝的孕晚期的症状有哪些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