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骨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创建于1958年,是一所集医、教、研于一体的大型现代化综合性医院,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和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的直属医院,并率先成为全国示范中医医院、三级甲等中医院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临床药理基地。早在建院之初,中医正骨大师、京城名医刘寿山创建了东直门医院骨科,此后历经武春发,孙呈祥等老一辈专家们的传承和发展,东直门医院骨科享誉全国。2002年,徐林教授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应邀组建东直门医院骨科中心,带领全科瞄准世界骨科前沿,并将传统中医经典与现代骨科技术结合,实现了骨科中心跨越式的发展。东直门医院骨科中心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技术力量雄厚。历经数十载发展,骨科中心已经成为中西医结合骨科硕士点、博士点及博士后流动站,并形成了一支强大的医教研团队,现有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7人。骨科中心现有5个病区,160张床位,国家二级教授1人,教授5人,主任医师11人,副主任医师12人。科内医务人员共计100余人。

在徐林主任的带领下,骨科中心已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重要的临床品牌科室之一,在骨关节退变、脊柱脊髓畸形、小儿脑瘫、肢体畸形等方面具有技术优势,其中脊柱脊髓外科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小儿脑瘫治疗在国内领先。东直门医院是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是北京中医药大学骨伤临床医学的主任单位,是中国康复医学会骨与关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挂靠单位。

骨伤一区在病区主任贾育松教授的带领下,目前已建设成为一支工作严谨、技术过硬、高水平、高层次的专科医护团队。擅长将中医适宜技术与手术相结合,运用于围术期疾病的治疗当中,减少手术并发症,促进患者的康复,体现了祖国传统医学在骨科疾病治疗方面的优势,临床获得满意的疗效。紧跟国内外现代医学的最新进展,能开展国内外最先进的手术,包括各种颈椎前后路手术、胸腰椎减压固定融合手术、脊柱翻修手术、髋膝踝关节置换手术等。科室除传统开放手术外,同时开展了微创疗法(腰椎间盘镜、椎间孔镜、经皮椎体成形术、膝肩关节镜、针刀镜等)治疗脊柱和关节疾患,缩短了住院时间,避免了开放手术的痛苦,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骨伤二区在病区主任王建军的带领下,结合本病区自身的特点,不断完善中医骨伤专科建设。病区王建军主任师承骨伤科大家刘寿山宫廷正骨理筋流派,遵循“七分手法,三分药物”的正骨理筋理念。力求达到“简便验廉”的治疗效果。将传统中医治疗与现代手术技术相结合,体现了中西医结合骨科的特色。骨伤二区开展了一系列先进的手术,包括保膝手术,腰椎间孔镜,膝关节镜,髋、膝人工关节置换术,颈腰椎手术。其中完成腰椎椎间孔镜手术6000余例,膝关节镜手术近2000例。本病区积极开展微创治疗,如球囊后凸成形,低温等离子,中医小针刀等微创治疗,缩短了住院时间,取得了更好的疗效。

骨伤三区医护人员在俞兴主任带领下,在老年脊柱退行疾病的诊治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始终与国际最新理念保持一致,在国内较早使用术中三维CT及手术导航系统,提高了脊柱手术的安全性和智能化程度。与此同时,在脊柱非融合领域方面开展了一些开创性和推广性工作,不仅提高了临床疗效、减少了手术创伤,还最大程度的保留了脊柱正常的结构和活动,使患者能够尽早的康复并获得满意的远期疗效。此外,骨伤三区秉承东直门医院骨伤科中医传统特色,将中医药治疗手段灵活应用于脊柱、关节疾病的“阶梯治疗”中,充分发挥出中西医结合的诊治优势,减少了各类手术并发症并加速了患者康复。

骨伤四区在穆晓红主任的带领下,病区以复杂脊柱脊髓相关疾病、脑性瘫痪、周围神经伤病等为优势,同时在颈肩腰腿痛、骨关节病、四肢畸形与创伤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在手术治疗的同时开展了多项中医特色诊疗项目,形成了中西医结合骨科与康复一体化综合治疗体系。科室集临床与科研为一体,承担并参与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及省部级项目8项。在治疗方案的规范化、标准化以及手术方式的微创化、精准化方面取得了较大成绩。是民政部“明天计划”脑瘫患儿专项救助项目、爱尔基金会“向日葵计划”脑瘫儿童救助定点医院执行科室,在国内脑瘫治疗领域起着学术引领作用,在社会和学术界有较大影响力。

骨伤五区在张国忠主任带领下立足中医中药特色,强化微创治疗优势,全面开展骨科各种常规手术,坚持三位一体的管理理念与发展战略,旨在打造辐射京东及周边区域的中西医结合特色科室。主要从事脊柱、关节、创伤及其相关疾病的临床及科研工作,为通州区重点专科、北京市重点专科。重点发展传统医学特色疗法、现代医学优势技术和先进物理治疗。

骨伤科六区位于东直门医院通州院区,本病区在科室主任文天林主任(原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微创脊柱外科主任)带领下专注于脊柱疾病的基础研究和手术治疗。尤其是微创手术治疗,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优势特色临床技术包括: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脊柱退变性疾病的阶梯治疗和脊柱侧凸(特发性、先天性)的阶梯治疗。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创办于1958年,是国家“211工程”、“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和“双一流”建设高等中医药院校附属医院。东直门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是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的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是世界卫生组织中医适宜技术项目培训基地,是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是首批全国示范中医院、北京市医疗保险定点医院,是国家级中医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是教育部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医院现有两区一部等多个执业地点。其中东城院区位于海运仓5号,通州院区位于翠屏西路116号,国际部位于东城区东四北大街279号,编制床位1574张,设置临床专业40个,年门急诊量近300万人次。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6个,区域中医诊疗中心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6个,北京市重点专科13个。教育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北京市重点学科2个。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17个,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二室一站”18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医院积淀深厚,名医荟萃,英才辈出,不仅拥有造诣精深、誉名中外的名老中医,也拥有一支经验丰富、技术突出的中年骨干队伍,还有一批基础扎实、勇于进取、脱颖而出的后起之秀。医院先后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2名、国医大师1名、全国名中医1名、首都国医名师14名、长江学者1名和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顾氏和平奖”获得者1人。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1人,入选“国家级百千万人才工程”1人,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7人。“首都十大健康卫士”2人,“首都健康卫士”3人,“白求恩式好医生”1人。建院以来,医院以雄厚的师资队伍、优异的教学业绩和丰富的教学经验承担着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以及台港澳班、留学生的临床授课和实习任务。1958年至今,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质量、高水平中医医师,为世界各地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中医专业技术人才。现有一级学科学位授予点2个,涵盖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共有博士研究生导师4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104名。拥有国家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和北京市教学名师。拥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医院不断提升创新能力,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和科研队伍建设,是第一批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拥有教育部中医内科学重点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和北京市中医内科学重点实验室。2014、2015连续两年在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名中列居中医院排名首位。 医院不断探索公立医院改革新模式,实施了多种模式(通州院区模式、普通社区模式、功能社区模式、医联体模式、涿州分院模式、战略联盟模式等)。积极发挥三级甲等医院辐射作用,以首都为中心,组建了中医战略联盟,目前已形成以东直门医院为核心、辐射全国22个省份170余家中医医院的医疗联盟,开展了包括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专科建设、医疗会诊及转诊等多种合作方式,全面提高了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医院早在1991年于欧洲建立中医分院——德国魁茨汀医院,成为重要的中医药国际交流窗口。东直门医院始终把公益放在首位,为国家分忧,为社会担责。在传染病疫情爆发、大地震等危难时刻,东直门人都做出了积极贡献。医院首创全国乡村中医师“3+3”提升工程,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基层中医人才。肩负着国家医疗援疆援藏、健康扶贫、对口支援等种种社会责任,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赞誉。“东西南北寻医问药,看中医首推东直门;望闻问切衷中参西,求奇效以德做药引”。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将继续践行“求是善行”的院训,秉承“患者第一,服务第一”的办院宗旨,坚持医、教、研协同发展,追求人才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凸显中医特色优势,引领行业学术发展,为人类健康福祉做出更大贡献。
东城院区 国际部
推荐阅读
50岁的女人牙齿发黑怎么了
2025-06-29 13:28:35
50岁的女人牙齿发黑怎么了
总是咳嗽怎么吃药都不好怎么办
2025-07-01 14:04:18
总是咳嗽怎么吃药都不好怎么办
小儿喉梗阻有哪些危险信号​
2025-07-01 16:33:47
小儿喉梗阻有哪些危险信号​
大肠干拉屎拉不出来怎么办
2025-07-01 11:25:44
大肠干拉屎拉不出来怎么办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