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20世纪50年代初,江西医学院(现南昌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组建了内科消化专业组,在省内率先开展了可曲式胃镜检查。1958年,独立的消化内科正式成立。1974年,在省内率先开始了纤维胃镜检查。1986年,在省内引进了首台电子内窥镜,奠定了一附院消化内镜诊疗技术在全省领先的地位。1978年,成立消化实验室,消化系疾病的实验研究迈出了第一步。随着消化实验室的软件与硬件的快速发展,1992年成立了江西医学院消化内科研究所,实验研究进入了一个新阶段。1984年,开始成为卫生部消化专科进修点。1985年,招收了江西医学院第一名消化专业硕士研究生,开始了硕士研究生教育。1987年,成为全国消化临床药理基地。进入新世纪以来,消化学科发展步入快车道。2003年6月,经过同行专家的全面评估及江西省卫生厅批准,正式成立“江西省消化系疾病诊疗中心”;2004年成为“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培训中心江西基地”;2005年获“江西省消化疾病研究重点实验室”; 2007年成为“卫生部消化内镜技术诊疗技术培训基地”,2008年成为“江西省消化内镜诊疗中心”;2009年消化研究所升格为“江西省消化疾病研究所”。

一附院消化学科走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历程,经过以刘为纹、王崇文、胡伟、吕农华教授为代表的几代人的努力与奋斗,已具备现代学科格局,医疗、教学、科研并重,基础与临床研究并举,学科规模及技术水平居省内领先,跨入全国先进行列。先后被评为首批省高校重点学科及首批省医学领先学科,成为省内首家集重点学科、领先学科、重点实验室、疾病诊疗中心于一身的医学学科。2005年江西医学院与南昌大学并校后,学科建设有了更强大的平台。2006年获博士点,2007年获博士后流动站,2008年成为“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009年获临床医学博士点。

一附院消化学科目前拥有一支以吕农华教授为首的老中青三结合的优秀学术团队,拥有朱萱、张锟和、谢勇、罗时文和陈幼祥教授等一批学术与技术骨干;团队中有教授/主任医师10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0人;博士生导师6人,硕士生导师14人。海外留学归国人员2人。中青年医师均为研究生毕业,其中博士14人。现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西省“井冈学者”特聘教授1人,江西省级学科带头人3 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3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江西省卫生厅高层次人才2人,江西省卫生厅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

一附院消化学科目前拥有全省规模最大的消化专科。近年门诊病人逐年递增,2009年达11万余人次。消化专科病房有两个病区,病床100张,年出院病人4千余人次。近年开展的重症胰腺炎的综合救治、胰胆疾病的内镜治疗、肝硬化门脉高压出血的治疗、以及消化道肿瘤的放射介入治疗等一系列新技术为重症与疑难消化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带来了新的希望。

一附院消化学科目前拥有全省最大最先进的消化内镜室中心。中心面积1100平方米,有设10间内镜检查室、ERCP室、多功能会议室和内镜清洗室;拥有各种放大内镜、超声内镜、小肠镜、胶囊镜、鼻内镜以及Philips数字胃肠机等各种内镜治疗器械。2009年消化内镜工作量达4.2万余例次,其中:ERCP治疗 1270例次、超声内镜1300例次、胃镜检查3.2万余例次,结肠镜检查8千余例次。中心开展了一系列内镜下微创治疗,如食管静脉曲张的硬化剂注射或套扎、良恶性贲门及食管狭窄的扩张及支架放置治疗、十二指肠乳头肌切开胆管取石、胆管良恶性狭窄的支架置放、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内镜下引流、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内镜治疗、消化道早癌及间质瘤ESD治疗、金属支架置放治疗结肠癌性狭窄、消化道出血的内镜治疗等。并开展了消化道肿瘤、出血的血管介入治疗,无痛内镜检查与治疗,为患者免除了手术的痛苦。

一附院消化学科目前拥有两个省级科学研究平台即江西省消化系疾病研究所和江西省消化病研究重点实验室。面积700余平方米,下设8个研究室,仪器设备齐全,有9名固定的研究人员,其中张焜和、谢勇和罗时文教授均为江西省主要学科与技术带头人。2002年,全国消化界唯一的院士樊代明教授受聘为研究所名誉所长,定期指导研究工作。研究所以幽门螺杆菌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消化系肿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肝胆胰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炎症性肠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向,近年来承担了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0多项,省级项目100多项,科研经费总计1000多万元。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0多项,其中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出版著作30多本。2009年发表论文53篇, SCI论文7篇。另外,研究所还开展了10多项消化专科实验诊断技术服务于临床,包括幽门螺杆菌系列检测、胃粘膜肠化粘液组织化学染色分型、胃肠动力系列检测等。

一附院消化学科自1985年开始招收研究生以来,研究生教育不断进步,先后成为内科学博士点、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博士点、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的主要研究方向。现有博士生导师6名,硕士导师14名。迄今共招收近200名,其中博士生18名。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特别重视临床诊疗和科研技能的规范培养,以保证研究生毕业时有较强的实际工作能力和独立从事科研的能力。早期毕业的一大批研究生目前已成为省内外消化学科的带头人或学术骨干。吕农华和张焜和教授被评为省级名师。

一附院消化学科一直注重对外学术交流。1997年以来先后承办了10多次全国性学术会议,包括全国小肠疾病研讨会、全国慢性胃炎研讨会、全国便秘研讨会、全国超声内镜会议、大肠癌早诊早治研计会、幽门螺杆菌共识会议和消化疾病共识回顾与展望高峰论坛等。先后邀请香港、北京、上海、西安及广州专家在省内举办内镜诊疗技术现场表演。并先后与10多家国内外高校或医疗机构有科研协作和交流。吕农华教授担任中华消化学会常委、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常委和全国幽门螺杆菌学组组长;朱萱教授担任中华消化学会委员。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消化学科全体医务人员秉承“德高医精”的校训,专注于消化疾病的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不断加强学科建设,引领消化事业再创辉煌。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立于1939年,历经75年的发展,医院已经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省直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目前江西省规模最大、科室最全、病人最多、病种最多、手术室最多的品牌医院。实际开放床位近3000张,2014年年门诊量231.85万人次,最高日门诊量10963人次,出院病人超过11.48万人次,手术超过5.14万台次,平均住院天数9.6天。 全院共有46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消化科、神经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烧伤科、疼痛科、急诊科等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级诊疗中心1个以及省级临床重点专科7个、省医学领先学科18个、省级诊疗中心5个。是卫生部批准的江西开展人体器官移植、试管婴儿技术的指定医院。卫生部临床路径试点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省级学会22个专业委员会挂靠医院。教学:医院与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每年承担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成教生、进修生、留学生等各层次近4000余人的教学任务,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称号。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点各1个(均涵盖17个二级学科,16个三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2013年医院代表南昌大学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实现了江西省参加此项大赛零的突破,荣获全国比赛二等奖。科研:自改革开放以来,荣获国家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二等奖3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实现江西医疗界国家“863”计划主持项目、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中华医学科技奖零的突破。近三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4项。拥有省级临床医学科学研究院1个,省级研究所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科技创新团队4个。 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46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各一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2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人选15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3人,井冈学者1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22人,拥有11名全省卫生系统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11名(全省共20名),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32人,江西省高校骨干教师20人。在职职工中正高职称274人,博士159人。信息化建设:全国电子病历试点医院,全国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首批全国医院业务公开示范点。在省内率先建立了电子病历和医生工作站系统、手术和麻醉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国家疾控中心信息系统成功对接,成为全国实现传染病和死亡病例网络直报的三家试点医院之一。在门诊实施了身份证实名挂号、自助挂号与充值缴费、自助取报告、自助打印磁共振、CT片,方便患者就医;开通了网络视频门诊、门诊远程会诊、微信就诊平台、社区网络系统,医院信息系统与基层和社区连接,保证患者足不出县,也能享受到该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基础建设:医院目前占地150亩,绿化面积42%。拥有内科、外科、肿瘤、感染、烧伤、门诊、医技等诊疗大楼。2011年11月,科研辅助综合楼(新外科大楼)正式搬迁交付使用。2012年10月,投资500万元的气动物流系统开始试运行。省重点民生工程—急诊创伤救治中心大楼于2013年11月投入使用。占地490亩、开放床位3200张的象湖新城院区正在规划设计中。指令性任务和公益活动:医院每年开展大量义诊、健康教育、免费救治活动。先后落实8个县医院“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4个卫生院(服务站)帮扶,援疆、省专家服务团、省卫生人才服务团人员选派,南极科考保健,以及“非典”、甲型H1N1流感、结石患儿筛查、抗冰救灾、抗震救灾、抗洪救灾等大量应急医疗救治等指令性任务,急诊量占南昌市的三分之一强。医院是“光明微笑”工程、儿童“两病”免费救治、“明天计划”、“关心工程”、“微笑列车”、江西革命老区基金会先心病免费救治定点医院,被授予“生命希望工程爱心医院”称号。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创立了华东第一家贫困晚期癌症患者救助机构——宁养院。文化:以“德高术精,福泽人民”为院训,是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为全国唯一一家拥有2名“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的医院,并涌现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等一大批先进个人。
推荐阅读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眼底病变
2025-07-04 16:15:49
糖尿病患者如何预防眼底病变
利拉鲁肽打1.8会怎样
2025-07-05 17:11:52
利拉鲁肽打1.8会怎样
风湿疙瘩反复发作很痒怎么办
2025-07-02 08:09:02
风湿疙瘩反复发作很痒怎么办
儿童牙齿排列不齐什么时候矫正
2025-07-01 16:51:36
儿童牙齿排列不齐什么时候矫正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