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感染科

南昌大学一附院感染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于一体的医疗单位,是江西省首批医学专业领先建设学科、硕士/博士研究生学位授予点、江西省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挂靠单位、感染科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拥有集独立的门诊、药房、住院部、人工肝室、研究室为一体的三层感染性疾病大楼, 病房内已配置中央空调、供暖设施及传呼设备等。该科室现有病床数100张,设2个病区,病床使用率高达110%;开设了感染、肝炎和肠道门诊。每年收治住院病人3000余例,年门诊量超过6万人次。长期从事病毒性肝炎(乙肝、丙肝)、肝衰竭、肝硬化、不明原因发热、细菌感染性疾病、流行性出血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和新发、再发传染病的临床诊治工作,是江西省疑难重症传染病专科诊疗中心,国内重要的病毒性肝炎相关肝病和其他感染性疾病临床医疗中心之一。

该专业学科在临床医疗工作中,不仅要收治江西省感染病的疑难危重病人,还要担负着省内感染病专业的疑难危重病例的会诊及抢救指导工作。针对新发传染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不断发生,本学科也积极应对,做了大量工作,先后参加了“SARS”、“禽流感”及“甲流”等疾病的救治工作,在其中起着主力军的作用,得到了政府和群众的好评。

科室成立于1954年,6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努力、不断进取,学科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目前,无论在科室规模、病床数、疾病病种,还是在部分临床科研项目等均跨入了国内同专业的先进行列。为该院、江西省传染病专业学科的发展,人才培养作出了巨大贡献。该专业学科技术力量雄厚,拥有一批专业理论扎实、临床经验丰富、在国内省内外享有声誉的专家教授,逐渐形成了较为合理的人才梯队。目前全科有医生24人,其中教授、主任医师5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8人,副主任技师1人,讲师、主治医师6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5人,留美博士后1人,出国研修回国人员4名。学科带头人、科主任系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感染病分会常委、江西省感染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学科拥有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委员1人,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青年委员1人,江西省感染病分会常委2人,委员1人,江西省肝病学分会委员2人。同时,该科室为南昌大学医学院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之一,现有在读硕士研究生15人,在职博士生3人。

2000年,该科在国内率先引进分子吸附再循环(MARS)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各种原因引起肝衰竭,大大降低了重型肝炎肝衰竭、生物毒素中毒(毒蕈、鱼胆)、甲状腺功能亢进合并重症肝损害、妊娠急性脂肪肝、药物性肝炎等严重疾病的病死率,并获得2005年度江西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2013年度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优秀新技术一等奖,此外血浆置换、血浆吸附、血液透析亦是该科特色治疗手段。2013年引进国内首款利用近红外波谱治疗慢性肝病的仪器--肝病治疗仪,能明显改善肝脏的微循环,对脂肪肝和各种慢性肝病产生积极的治疗效果,促进肝病患者康复。该科室还拥有临床实验室一个,配备专职技术员2人,目前已经开展HBV-DNA、HCV-RNA等肝炎病毒核酸的定量检测项目,以及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B、C、D)、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分型(1b、2a、3a、3b、6a)等检测工作。实验室以其检测结果准确而享誉省内。科内科研气氛浓厚,迄今为此,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子课题2项,中华医学会肝病科研专项基金1项,中国肝炎防治基金会课题2项,江西省科技厅重大项目1项,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项目10余项,卫生厅、教育厅等厅级以上科研课20余项,分别涉及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重型肝炎、慢性乙肝、慢性丙肝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诊治;肝纤维化及肝硬化的诊治;细菌性脑膜炎的诊断等方面,浓郁的科研氛围进一步促进了临床医疗技术的提高。此外,作为教学医院,该科还承担了南昌大学医学院研究生、本科生、成教部本科生和大专生的教学、实习任务,培养了许多医学生。

20年来一直本专业学科作为江西省感染病专业委员会的挂靠单位,不仅承担了省内本专业学术活动的组织工作,还负责对省内及周边地区本专业基层单位医务人员的指导和培训工作。肩负着及时了解和掌握本专业学科国内外相关研究新进展和新技术,引进和推广到全省及周边地区的本专业学科的重任,多次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和感染病专业学术会议,在国内及省内有着较好的影响,有效地促进了本省及周边地区感染病诊疗水平的提高。

多年来,本科室一直致力于传染病的临床诊断、治疗及科研工作,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擅长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肿瘤、肝脓肿、脂肪肝、酒精性肝病、胆汁淤积性肝病、肝脏遗传代谢性疾病、妊娠期肝病、儿童期肝病、药物性肝病等疾病以及各种原因所致肝功能衰竭的诊断与治疗,具有独特的经验和诊治方案。此外,在诊治及抢救流行性出血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肠道传染病及其他感染性疾病、感染性休克等疾病上,着先进的理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建立了一整套规范和成熟的诊治方案,挽救了许多病人的生命,给来自省内外的感染病患者带来了健康的福音。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立于1939年,历经75年的发展,医院已经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省直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目前江西省规模最大、科室最全、病人最多、病种最多、手术室最多的品牌医院。实际开放床位近3000张,2014年年门诊量231.85万人次,最高日门诊量10963人次,出院病人超过11.48万人次,手术超过5.14万台次,平均住院天数9.6天。 全院共有46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消化科、神经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烧伤科、疼痛科、急诊科等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级诊疗中心1个以及省级临床重点专科7个、省医学领先学科18个、省级诊疗中心5个。是卫生部批准的江西开展人体器官移植、试管婴儿技术的指定医院。卫生部临床路径试点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省级学会22个专业委员会挂靠医院。教学:医院与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每年承担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成教生、进修生、留学生等各层次近4000余人的教学任务,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称号。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点各1个(均涵盖17个二级学科,16个三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2013年医院代表南昌大学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实现了江西省参加此项大赛零的突破,荣获全国比赛二等奖。科研:自改革开放以来,荣获国家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二等奖3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实现江西医疗界国家“863”计划主持项目、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中华医学科技奖零的突破。近三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4项。拥有省级临床医学科学研究院1个,省级研究所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科技创新团队4个。 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46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各一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2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人选15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3人,井冈学者1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22人,拥有11名全省卫生系统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11名(全省共20名),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32人,江西省高校骨干教师20人。在职职工中正高职称274人,博士159人。信息化建设:全国电子病历试点医院,全国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首批全国医院业务公开示范点。在省内率先建立了电子病历和医生工作站系统、手术和麻醉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国家疾控中心信息系统成功对接,成为全国实现传染病和死亡病例网络直报的三家试点医院之一。在门诊实施了身份证实名挂号、自助挂号与充值缴费、自助取报告、自助打印磁共振、CT片,方便患者就医;开通了网络视频门诊、门诊远程会诊、微信就诊平台、社区网络系统,医院信息系统与基层和社区连接,保证患者足不出县,也能享受到该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基础建设:医院目前占地150亩,绿化面积42%。拥有内科、外科、肿瘤、感染、烧伤、门诊、医技等诊疗大楼。2011年11月,科研辅助综合楼(新外科大楼)正式搬迁交付使用。2012年10月,投资500万元的气动物流系统开始试运行。省重点民生工程—急诊创伤救治中心大楼于2013年11月投入使用。占地490亩、开放床位3200张的象湖新城院区正在规划设计中。指令性任务和公益活动:医院每年开展大量义诊、健康教育、免费救治活动。先后落实8个县医院“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4个卫生院(服务站)帮扶,援疆、省专家服务团、省卫生人才服务团人员选派,南极科考保健,以及“非典”、甲型H1N1流感、结石患儿筛查、抗冰救灾、抗震救灾、抗洪救灾等大量应急医疗救治等指令性任务,急诊量占南昌市的三分之一强。医院是“光明微笑”工程、儿童“两病”免费救治、“明天计划”、“关心工程”、“微笑列车”、江西革命老区基金会先心病免费救治定点医院,被授予“生命希望工程爱心医院”称号。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创立了华东第一家贫困晚期癌症患者救助机构——宁养院。文化:以“德高术精,福泽人民”为院训,是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为全国唯一一家拥有2名“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的医院,并涌现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等一大批先进个人。
推荐阅读
头晕手抽筋怎么了
2025-07-03 11:25:00
头晕手抽筋怎么了
22岁牙齿松动应该办
2025-07-04 13:34:13
22岁牙齿松动应该办
心率很慢但没什么其他症状是病吗
2025-07-03 18:39:39
心率很慢但没什么其他症状是病吗
怀孕6周胃痛是怎么回事
2025-07-03 14:13:10
怀孕6周胃痛是怎么回事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