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创伤急救中心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创建于上世纪80年代后期,历经二代医务工作者的艰苦创业,目前已形成医疗、教学、科研并重的现代学科格局,为“国家重点临床建设专科”、“江西省急诊医学质控中心”、“江西省医学领先建设学科”、“国家急诊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江西省急诊专科医联体牵头单位 。

急诊科按照急诊病人“四级三区”理念要求开展分区诊疗、功能一体化服务,科室医疗用房面积8000余平方米,设有专业分诊及内、外、儿等专业诊室,年急诊量逾15万人次。一楼配有400余平方米的急诊抢救室,可同时展开18位急危重症的抢救监护,已开展心肺复苏、气管插管及气管切开、动静脉置管、机械通气、洗胃、心电监护、电复律、三腔两囊管压迫止血等抢救技术。二楼设有16个床位的独立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收治急诊危重症监护患者,已开展CRRT、血浆置换、血流动力学监测、亚低温治疗、纤支镜床旁治疗、ECMO及床旁快速检测等技术。配有两间急诊手术室,对急诊腹部创伤及急腹症能及时进行清创、开展确定性手术治疗。急诊二楼有70余张留观病房床位,已开展胸痛管理、中毒血液净化、胸腔闭式引流等专科特色治疗。在急诊科一层有占地3000余平方米的急诊辅助检查区域,设有急诊检验室、B超室、急诊放射、CT、MRI以及心电图室等辅助科室,能提供7×24小时的便捷急诊辅助检查。拥有方便快捷的急诊专用药房、挂号收费独立,各医疗区域齐全,日夜标识清楚,急诊专用绿色通道畅通。另外还设有独立的儿科急诊诊区及急诊输液区,成人急诊输液区可接纳60余位坐、卧位输液患者。在急诊大厅设有密切观察区,配有10余床位的吸氧监护设备,又可作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临时应急处置单元。

急诊科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优秀专业团队,目前有各类医护专业技术人员150余人,其中医疗正高职称者7名,副高职称者9名,硕士、博士学历占85%以上,一年以上海外学习背景者4人,拥有省卫生系统学术和技术带头人二人、省教育系统高校骨干教师、省委组织部远航工程学者各一人、一人被卫生部聘为国家应急专家。学科带头人黄亮教授系中华医学会急诊分会委员、江西省急诊质控中心主任、江西省急诊医学学会主任委员、江西省医师协会常务理事、《中华急诊医学杂志》、《中国急救医学》等七种杂志编委、全国高校规划教材编委。

科室历来重视学科建设和管理,积极探索管理的新机制和新模式,有明确的中长期学科发展规划和人才贮备计划,已完成或承担国家、省部级科研课题30余项,发表SCI、国家核心期刊及其他论文200余篇、主编或参编大型医学专著20余部,近年来与全省各地市医院建立长期帮扶共建协作关系,与法国普瓦提埃大学医院急诊中心建立协作关系,互派医护人员学习交流,并派员多次参加国际急诊医学学术会议及港台急诊医学会议,广泛开展学术交流。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创立于1939年,历经75年的发展,医院已经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于一体的省直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是目前江西省规模最大、科室最全、病人最多、病种最多、手术室最多的品牌医院。实际开放床位近3000张,2014年年门诊量231.85万人次,最高日门诊量10963人次,出院病人超过11.48万人次,手术超过5.14万台次,平均住院天数9.6天。 全院共有46个临床、医技科室,拥有消化科、神经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重症医学科、呼吸内科、烧伤科、疼痛科、急诊科等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级诊疗中心1个以及省级临床重点专科7个、省医学领先学科18个、省级诊疗中心5个。是卫生部批准的江西开展人体器官移植、试管婴儿技术的指定医院。卫生部临床路径试点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重点联系医院。省级学会22个专业委员会挂靠医院。教学:医院与南昌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两块牌子一套人马,每年承担博士生、硕士生、本科生、成教生、进修生、留学生等各层次近4000余人的教学任务,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单位称号。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科学学位和专业学位博士点各1个(均涵盖17个二级学科,16个三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2013年医院代表南昌大学组队参加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实现了江西省参加此项大赛零的突破,荣获全国比赛二等奖。科研:自改革开放以来,荣获国家发明奖3项、国家科技二等奖3项、中华医学科技奖2项,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实现江西医疗界国家“863”计划主持项目、国家“十二五”重大专项、中华医学科技奖零的突破。近三年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94项。拥有省级临床医学科学研究院1个,省级研究所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3个,省科技创新团队4个。 2014年获得国家自然基金46项,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各一项。人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选29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省部级人选15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人,江西省突出贡献人才3人,井冈学者1人,“赣鄱英才555工程”人选22人,拥有11名全省卫生系统高层次学术技术带头人11名(全省共20名),江西省高校学科带头人32人,江西省高校骨干教师20人。在职职工中正高职称274人,博士159人。信息化建设:全国电子病历试点医院,全国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首批全国医院业务公开示范点。在省内率先建立了电子病历和医生工作站系统、手术和麻醉信息管理系统,并与国家疾控中心信息系统成功对接,成为全国实现传染病和死亡病例网络直报的三家试点医院之一。在门诊实施了身份证实名挂号、自助挂号与充值缴费、自助取报告、自助打印磁共振、CT片,方便患者就医;开通了网络视频门诊、门诊远程会诊、微信就诊平台、社区网络系统,医院信息系统与基层和社区连接,保证患者足不出县,也能享受到该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和服务。基础建设:医院目前占地150亩,绿化面积42%。拥有内科、外科、肿瘤、感染、烧伤、门诊、医技等诊疗大楼。2011年11月,科研辅助综合楼(新外科大楼)正式搬迁交付使用。2012年10月,投资500万元的气动物流系统开始试运行。省重点民生工程—急诊创伤救治中心大楼于2013年11月投入使用。占地490亩、开放床位3200张的象湖新城院区正在规划设计中。指令性任务和公益活动:医院每年开展大量义诊、健康教育、免费救治活动。先后落实8个县医院“万名医师支援农村卫生工程”、4个卫生院(服务站)帮扶,援疆、省专家服务团、省卫生人才服务团人员选派,南极科考保健,以及“非典”、甲型H1N1流感、结石患儿筛查、抗冰救灾、抗震救灾、抗洪救灾等大量应急医疗救治等指令性任务,急诊量占南昌市的三分之一强。医院是“光明微笑”工程、儿童“两病”免费救治、“明天计划”、“关心工程”、“微笑列车”、江西革命老区基金会先心病免费救治定点医院,被授予“生命希望工程爱心医院”称号。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创立了华东第一家贫困晚期癌症患者救助机构——宁养院。文化:以“德高术精,福泽人民”为院训,是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为全国唯一一家拥有2名“白求恩奖章”获得者的医院,并涌现了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三八”红旗手等一大批先进个人。
推荐阅读
心绞痛的机制是什么
2025-08-18 15:15:08
心绞痛的机制是什么
神经性厌食症怎么治疗​
2025-08-18 12:39:42
神经性厌食症怎么治疗​
碳14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怎么治疗
2025-08-18 17:43:32
碳14尿素呼气试验阳性怎么治疗
鼻流感的症状有哪些
2025-08-16 16:22:10
鼻流感的症状有哪些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