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脑病科

该院心血管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脉痹(动脉粥样硬化)全国协作组组长单位、江西省重点专科、江西省冠心病中医优势病种区域治疗中心、江西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内科分会挂靠单位、江西省中医内科学会主任委员单位、江西省络病学会主任委员单位。该科现有临床病区3个,开放床位143张,其中重症监护病床(CCU)7张,拥有先进的心脏介入中心,教学研究室4个、实验中心3个、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2个。拥有进口心血管专用数字减影成像系统(DSA)、OCT光学相关断层扫描仪、血管内超声(IVUS)、三维标测系统、128导多导电生理记录仪及血液动力学工作站、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机(IABP)、中央监护系统、全能呼吸机、彩色多普勒超声波诊断仪、彩色多普勒超声、超声医学彩像工作站、萨勃心肺复苏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仪、动态心电图记录仪、动态血压记录仪、遥测多功能心电监测仪、心脏除颤监护仪、多功能心电监护仪、临时心电起搏器等一大批先进的检测和诊疗仪器,其中心脏介入中心拥有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设备;是医院拥有高尖端医疗、抢救、检查设备最完备的科室之一。

该科坚持人才强科的战略,促进学科综合发展,不断加强人才队伍能力建设、优化人才结构。现有成员24人,其中在读博士后1人,博士4人,硕士13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8人;教授5人,副教授6人,讲师7人。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1人,国家级名中医1人,江西省卫生计生委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江西省名中医2人,江西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人;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专家2人,继承人2人,承担国家级名中医工作室建设2个。学科现有学科带头人1人,学术带头人2人,后备学科带头人2人。

该科拥有鲜明的中医特色,对未发病的患者朋友进行膳食和运动指导,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对于已发病的患者采用药物治疗,同时配合多种中医特色疗法,其中包括针刺、艾灸、中医定向透药疗法、中药封包、穴位敷贴等,对于不同的患者,不同的疾病证型,选取各异的治疗手法,多管齐下,以期达到令患者满意的治疗效果。

该院脑病科(神经内科)是省级重点中医专科。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前身为心脑科,随着医院学科建设不断扩大,我科于2007年独立建科,并在全科同仁的不懈努下,己逐步形成了一个专业梯队合理、医德高尚、诊疗规范、技术精湛、有中医特色的省内较具规模的现代中西医脑病专业科室。目前该科开放床位94余张。

该科现有医师14名,其中主任中医师(教授)4名,副主任中医师1名,主治医师6名,住院医师3名,具有博士学位者2名,硕士学位者6名。

该科以中风(脑血管病、眩晕、痿病(重症肌无力)为主攻病种,开展了热敏灸、针刺、火罐疗法、刮沙、推拿按摩、中药熏洗、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微波治疗、耳穴压豆、药棒穴位按摩、封包治疗、偏瘫肢体综合训练等众多优势中医特色疗法,善于吸收运用现代医学先进方法和手段,分病种分层次分阶段进行中西医结合诊治,形成了颇具特色的脑病科诊疗技术,临床疗效得到大幅提高。

该科承治的疾病谱有:(1)脑内疾病:包括中风、头痛、眩晕、失眠、痴呆、帕金森病、脑炎、脑膜炎、颅内血管炎、肝豆状核变性、多发性硬化、抽动症、舞蹈症、癫痫、神经症等;(2)脊髓和周围神经疾病:包括面神经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视神经脊髓炎、急性脊髓炎、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糖尿病性脊髓病、三叉神经痛、舌下神经痛;(3)肌肉疾病:包括重症肌无力、多发性肌炎、周期性麻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4)各种疼痛如肌肉痛、腰腿痛。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省中医院、江西省骨伤医院)是江西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的龙头和中心医院,是全省规模最大、学科设置最全、技术力量最雄厚、医教研紧密结合的现代大型综合中医医院。医院是江西省中医医疗联合会理事长单位,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首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单位、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医院已经形成了“一院三区多门诊”的发展格局,分别是东湖院区、抚生院区、红谷滩分院和阳明路门诊部和瑶湖院区。其中,东湖院区是总院,位于繁华老城区中心地带的八一大道和福州路交汇处。抚生院区揽江入胜,位于风光迤逦的赣江江滨,是医院的新院区,挂牌江西热敏灸医院。规划建设中的瑶湖院区位于美丽的瑶湖湖畔。医院各院区和门诊部均有地铁直达(2号线直达总院和阳明路门诊部,4号线直达抚生院区,1号线直达红谷滩分院和瑶湖院区),交通十分方便。一、历史沿革江西省中医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医院的前身是1954年5月创立的江西省中医实验院。1957年,医院划归江西医学院,更名为江西医学院附属中医实验院。1959年,江西中医学院成立,经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中医实验院的院址兴建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定院名为江西省中医院(江西省中医院的院名沿用至今),是全国最早一批省级中医医院。1962年,经过三年多的建设,江西省中医院正式开业接诊。1966年,医院更名为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970年,因江西中医学院被合并,医院也划归江西医科大学领导,更名为江西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1973年,江西中医学院恢复办学,医院重新划归江西中医学院领导,更名为江西中医学院附属中医院。1990年,医院再次更名为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003年,医院增挂江西省骨伤医院牌子。2013年5月,江西中医学院更名为江西中医药大学,医院也随之更名为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2月31日,江西热敏灸医院(省中医院抚生院区)正式揭牌开业。二、医院荣誉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江西省群众满意医院”“南昌市民最满意医院”“江西省百姓健康服务十佳医疗单位”“江西省平安医院”“江西省教育系统节能考核先进单位”等数十项荣誉称号。三、人才队伍医院现有在岗职工1700余人,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330余人,博士生导师27人,硕士生导师157人。其中有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3人,省国医名师7人,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家级名老中医)54人,江西省名中医8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学科带头人7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22人。四、设施设备医院开放病床1700余张。有百级、千级、万级层流手术室12间。有省内首台宝石能谱CT,拥有3.0T和1.5T核磁共振、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等一大批一流的仪器设备。五、专科设置医院专科门类齐全,设有急诊科、肺病科(呼吸内科)、脾胃病科、肝胆病科、心血管病科、脑病科(神经内科)、肾病科、血液病科、糖尿病科(内分泌科)、风湿病科、肿瘤科、妇科、儿科、皮肤科、骨伤科、针灸科、康复科、肛肠科、眼科、耳鼻咽喉科、中医外科、外科、口腔创伤整形科、结石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超声诊断科等4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六、重点专科建设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分别是:针灸科、妇科、外科、肺病科、心血管病科、脾胃病科、护理学;拥有国家中医区域诊疗中心2个,分别是:针灸科、心血管病科;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12个,分别是:针灸科、肺病科、妇科、骨伤科、外科、急诊科、心血管病科、肛肠科、脾胃病科、耳鼻喉科、护理学、毒蛇咬伤。拥有江西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14个,分别是内分泌科、肾病科、脑病科、风湿病科、儿科、肿瘤科、皮肤科、口腔科、眼科、血液病科、康复科、重症医学科、推拿科、治未病中心。拥有江西省中医优势病种(区域)治疗中心6个,分别是热敏灸医院中风病、心痛病、肛肠病、骨伤治疗中心、肺胀病、流产病。拥有江西省中医专病(科)区域诊疗中心2个,分别是妇科、肺病科。七、教育教学医院与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合署办公。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中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中医学学术学位授权点、中医专业学位授权点)、硕士二级学位授权点16个(专业型: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全科医学,学术型: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肛肠病学),两个省级一流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获首届全国中医临床能力竞赛特等奖,第五届泛珠三角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竞赛团体一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项,银奖1项。医院设有34个教研室,分别是:西医内科学教研室、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研室、西医外科学教研室、中医外科学教研室、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教研室、妇产科学教研室、中医妇科学教研室、中西医结合妇科教研室、中医儿科学教研室、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研室、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研室、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学科教研室、中医眼科学教研室、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教研室、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中医骨伤学教研室、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研室、经络腧穴教研室、刺法灸法教研室、针灸治疗教研室、实验针灸教研室、推拿教研室、康复教研室、针灸学教研室、口腔科学教研室、传染病学教研室、神经病学教研室、皮肤性病学教研室、麻醉科学教研室、医学影像教研室、医学检验教研室、超声诊断学教研室、急诊医学教研室。医院教学成果突出,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8个,分别是:肺病学、针灸学、骨伤学、伤寒学、疮疡学、心病学、康复医学和全科医学。医院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新时期高等中医药院校‘基础素质’教育理论创新与‘双惟模式’实践”》——2014年)、二等奖2项(《产学研结合培养中药创新人才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2009年;《高等中医药院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2001年)。八、科学研究医院科研平台建设成果丰硕。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腧穴热敏化三级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热敏灸重点研究室、南方毒蛇咬伤研究中心、南方血吸虫肝病中医研究中心、江西省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院、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肺科学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中医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西省热敏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西省肺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江西省中医妇产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12个,医院中医药伦理审查体系通过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研究伦理审查体系”认证(CAP)。医院科研成就喜人。近年来先后获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江西省自然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百余项。医院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医院原创发明的热敏灸技术,成功奠定了“南看江西灸”的格局。医院创办了江西热敏灸医院,并组建江西中医康复(热敏灸)联盟,并在葡萄牙、瑞典、突尼斯、山东枣庄、湖北蕲春等设有热敏灸分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闻令而动,主动作为,成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定点医院。广大医务人员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付出了巨大努力,为世界贡献了中医药抗疫“江西方案”。医院秉承“精诚为医、厚德为人”院训精神,突出“用心沟通、贴心服务”服务理念,不断改善办院条件,强化内涵建设,推进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医院紧紧抓住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大机遇,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努力在“健康中国”、“中医药强省”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
红谷滩国医堂 阳明路门诊部 总院 抚生院区
推荐阅读
大腿痉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5-07-01 14:07:58
大腿痉挛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怀孕有肝炎是什么症状
2025-07-05 15:52:30
怀孕有肝炎是什么症状
牙龈旁边的脸内侧疼痛是怎么回事
2025-07-03 13:27:33
牙龈旁边的脸内侧疼痛是怎么回事
大便几天不排什么原因
2025-07-02 12:45:22
大便几天不排什么原因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