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创伤骨科(骨伤三科)

一.科室发展历程

江西中医药大学骨伤科成立1959年,并于1987年在全国率先成立针灸骨伤系,开办骨伤专业,1993年获硕士学位的授予权,1999年成为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骨伤药物),2001年被评为江西省中医骨伤科医疗中心,2003年成立江西省骨伤医院,2005年分为创伤骨科、脊柱骨科、关节骨科,2008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2010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学科,2012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2014年被评为江西省骨伤治疗区域中心。创伤骨科医疗资源丰富,目前有53张病床,年手术量超过1000例,门诊量超 10000人次。

二、临床特色与优势

创伤骨科以中西医结合诊治四肢骨关节创伤为主要临床任务和研究方向。为患者提供最恰当的治疗方案和方法。应用传统的闭合手法复位小夹板固定技术、中西医结合内、外固定技术和现代生物学固定理念微创技术治疗四肢、骨盆及关节的各类新鲜、陈旧的复杂难治性骨折。注重中医中药三期辨证施治(内服外用)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目前,该科在陈旧性骨盆骨折、髋臼骨折属省内领先,使用Ilizarow技术及外固定支架治疗开放性骨折,慢性骨髓炎、骨折不愈合,创伤引起的肢体畸形,在软组织修复方面有独特经验。近年来,该科在省内率先开展了系列微创手术治疗各种骨折,尤其是老年髋部骨折(PFNA),使用该方法后,术后1周可扶拐行走,明显减少了各种长期卧床并发症,提高了生活质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三、技术队伍与科研素质

该院骨伤科创伤病区技术力量雄厚,是一支年轻、蓬勃向上、团结、精益求精的医护队伍,其中江西省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人,江西创伤学会委员2人,江西省医疗鉴定专家2人,拥有主任医师5人、副主任医师3、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生1人,具有博士学位2人、硕士学位4人,4人为硕士研究生导师,现科室人才梯队合理,具有很强的发展空间。该病区在江西省中医院骨科主任万小明教授和病区主任梁卫东教授的带领下,开拓进取,严格执行各项医疗规范,经过多年的潜心研究及临床实践,现已发展成为省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创伤相关疾病诊疗的中心,累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大量的成功病例,并与国内、外本专业领域的顶级机构有着密切的交流与合作,及时了解和掌握创伤相关疾病的新技术、新动态。

该病区在开展临床工作基础开展科研,以科研作为动力,促进和推动临床工作进展,发明专利6项,已完成国家级、省厅级课题30余项,在研各级科研课题12项,其中江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2项、江西省科技厅项目 5 项、江西省卫生厅项目5 项,主编、参编著作8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创伤骨科同时承担着江西中药大学骨伤专业本科和研究生及国外留学生的教学工作,并指导省内多个地市、县级医院的临床工作,培养了多批次医护人员,缓解了当地患者“看病难、看病贵”局面,受到了当地患者的好评。

四、服务理念与医疗质量保障系统

该病区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医疗质量保障系统:(1)每一例都进行术前讨论,研究和制定手术方案,为病人提供科学的手术方案;(2)根据病人具体情况,做好术前会诊工作,包括相关内科、麻醉科等;(3)手术团队:每个病人都由一支技术精湛的手术团队负责;(4)术后医护密切观察制度;(5)并发症预防措施:预防感染、预防静脉血栓、褥疮、控制疼痛;(6)循序渐进的康复;(7)建立数据库,随访制度。

该病区的服务理念是:“以人为本、贴心服务、技术精益求精”。 创伤骨科学科将面向新世纪、瞄准国内外发展前沿,紧密跟踪国际最新发展动态,着力开拓创新性技术,不断提高肢体创伤救治水平,为伤残患者造福,为人类健康服务。

五、创伤骨科病区疾病诊治范围

1.四肢骨折、脱位及筋伤

2.骨盆骨折及髋臼骨折

2.创伤引起的骨折畸形愈合

3.慢性骨髓炎

4.骨折不愈合

六、开展的特色治疗

1.中医手法治疗四肢骨折、脱位及筋伤

2.手术(开放式或闭合微创)治疗四肢骨折

3.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治疗老年脆性粗隆间骨折

4.手术治疗复杂肩、肘、膝关节骨折伴脱位

5.手术治疗陈旧性骨盆骨折

6.中西医结合治疗复杂陈旧性创伤的功能重建。

7.中医传统手法、针灸、热奄包、蜡疗、中医定向透药治疗、泠疗治疗伤创伤性骨关节功能障碍疾病、痛风性关节炎。

科室医生
杨阳
张国福
李华南
龚剑斌
医院信息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江西省中医院、江西省骨伤医院)是江西中医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的龙头和中心医院,是全省规模最大、学科设置最全、技术力量最雄厚、医教研紧密结合的现代大型综合中医医院。医院是江西省中医医疗联合会理事长单位,是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和首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单位、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医院已经形成了“一院三区多门诊”的发展格局,分别是东湖院区、抚生院区、红谷滩分院和阳明路门诊部和瑶湖院区。其中,东湖院区是总院,位于繁华老城区中心地带的八一大道和福州路交汇处。抚生院区揽江入胜,位于风光迤逦的赣江江滨,是医院的新院区,挂牌江西热敏灸医院。规划建设中的瑶湖院区位于美丽的瑶湖湖畔。医院各院区和门诊部均有地铁直达(2号线直达总院和阳明路门诊部,4号线直达抚生院区,1号线直达红谷滩分院和瑶湖院区),交通十分方便。一、历史沿革江西省中医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医院的前身是1954年5月创立的江西省中医实验院。1957年,医院划归江西医学院,更名为江西医学院附属中医实验院。1959年,江西中医学院成立,经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批准,在中医实验院的院址兴建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定院名为江西省中医院(江西省中医院的院名沿用至今),是全国最早一批省级中医医院。1962年,经过三年多的建设,江西省中医院正式开业接诊。1966年,医院更名为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1970年,因江西中医学院被合并,医院也划归江西医科大学领导,更名为江西医科大学附属中医院。1973年,江西中医学院恢复办学,医院重新划归江西中医学院领导,更名为江西中医学院附属中医院。1990年,医院再次更名为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2003年,医院增挂江西省骨伤医院牌子。2013年5月,江西中医学院更名为江西中医药大学,医院也随之更名为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7年12月31日,江西热敏灸医院(省中医院抚生院区)正式揭牌开业。二、医院荣誉医院先后获得“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中医药应急工作先进集体”“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江西省群众满意医院”“南昌市民最满意医院”“江西省百姓健康服务十佳医疗单位”“江西省平安医院”“江西省教育系统节能考核先进单位”等数十项荣誉称号。三、人才队伍医院现有在岗职工1700余人,具有副高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330余人,博士生导师27人,硕士生导师157人。其中有国医大师2人,全国名中医3人,省国医名师7人,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国家级名老中医)54人,江西省名中医8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9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学科带头人7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中医药高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优秀中医临床研修人才22人。四、设施设备医院开放病床1700余张。有百级、千级、万级层流手术室12间。有省内首台宝石能谱CT,拥有3.0T和1.5T核磁共振、DR、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等一大批一流的仪器设备。五、专科设置医院专科门类齐全,设有急诊科、肺病科(呼吸内科)、脾胃病科、肝胆病科、心血管病科、脑病科(神经内科)、肾病科、血液病科、糖尿病科(内分泌科)、风湿病科、肿瘤科、妇科、儿科、皮肤科、骨伤科、针灸科、康复科、肛肠科、眼科、耳鼻咽喉科、中医外科、外科、口腔创伤整形科、结石科、重症医学科、麻醉科、超声诊断科等40多个临床、医技科室。六、重点专科建设医院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分别是:针灸科、妇科、外科、肺病科、心血管病科、脾胃病科、护理学;拥有国家中医区域诊疗中心2个,分别是:针灸科、心血管病科;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专病)12个,分别是:针灸科、肺病科、妇科、骨伤科、外科、急诊科、心血管病科、肛肠科、脾胃病科、耳鼻喉科、护理学、毒蛇咬伤。拥有江西省中医临床重点专科14个,分别是内分泌科、肾病科、脑病科、风湿病科、儿科、肿瘤科、皮肤科、口腔科、眼科、血液病科、康复科、重症医学科、推拿科、治未病中心。拥有江西省中医优势病种(区域)治疗中心6个,分别是热敏灸医院中风病、心痛病、肛肠病、骨伤治疗中心、肺胀病、流产病。拥有江西省中医专病(科)区域诊疗中心2个,分别是妇科、肺病科。七、教育教学医院与江西中医药大学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合署办公。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中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个(中医学学术学位授权点、中医专业学位授权点)、硕士二级学位授权点16个(专业型: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全科医学,学术型: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肛肠病学),两个省级一流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针灸推拿学)。获首届全国中医临床能力竞赛特等奖,第五届泛珠三角中医大学生临床能力竞赛团体一等奖,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1项,银奖2项,江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项,银奖1项。医院设有34个教研室,分别是:西医内科学教研室、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中西医结合内科学教研室、西医外科学教研室、中医外科学教研室、中西医结合外科学教研室、妇产科学教研室、中医妇科学教研室、中西医结合妇科教研室、中医儿科学教研室、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教研室、中医耳鼻咽喉科学教研室、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学科教研室、中医眼科学教研室、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教研室、中医临床基础教研室、中医骨伤学教研室、中西医结合骨伤科学教研室、经络腧穴教研室、刺法灸法教研室、针灸治疗教研室、实验针灸教研室、推拿教研室、康复教研室、针灸学教研室、口腔科学教研室、传染病学教研室、神经病学教研室、皮肤性病学教研室、麻醉科学教研室、医学影像教研室、医学检验教研室、超声诊断学教研室、急诊医学教研室。医院教学成果突出,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学科8个,分别是:肺病学、针灸学、骨伤学、伤寒学、疮疡学、心病学、康复医学和全科医学。医院获得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新时期高等中医药院校‘基础素质’教育理论创新与‘双惟模式’实践”》——2014年)、二等奖2项(《产学研结合培养中药创新人才教育模式研究与实践》——2009年;《高等中医药院校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2001年)。八、科学研究医院科研平台建设成果丰硕。拥有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腧穴热敏化三级实验室、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热敏灸重点研究室、南方毒蛇咬伤研究中心、南方血吸虫肝病中医研究中心、江西省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研究院、江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江西省肺科学重点实验室、江西省中医心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西省热敏灸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江西省肺系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江西省中医妇产科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平台12个,医院中医药伦理审查体系通过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药研究伦理审查体系”认证(CAP)。医院科研成就喜人。近年来先后获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行业专项、江西省自然基金等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百余项。医院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7项。医院原创发明的热敏灸技术,成功奠定了“南看江西灸”的格局。医院创办了江西热敏灸医院,并组建江西中医康复(热敏灸)联盟,并在葡萄牙、瑞典、突尼斯、山东枣庄、湖北蕲春等设有热敏灸分院。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医院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闻令而动,主动作为,成为新冠肺炎医疗救治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定点医院。广大医务人员同时间赛跑、与病魔较量,为取得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重大战略成果付出了巨大努力,为世界贡献了中医药抗疫“江西方案”。医院秉承“精诚为医、厚德为人”院训精神,突出“用心沟通、贴心服务”服务理念,不断改善办院条件,强化内涵建设,推进改革创新,扩大开放合作,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医院紧紧抓住中医药振兴发展的重大机遇,传承精华,守正创新,努力在“健康中国”、“中医药强省”建设中做出更大贡献。
红谷滩国医堂 阳明路门诊部 总院 抚生院区
推荐阅读
皮肤发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2025-08-17 09:04:56
皮肤发黄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牙龈萎缩是缺少什么营养元素
2025-08-17 19:04:40
牙龈萎缩是缺少什么营养元素
肝炎携带者的症状
2025-08-21 10:52:02
肝炎携带者的症状
高原缺氧对肝脏的损害是什么
2025-08-17 10:26:55
高原缺氧对肝脏的损害是什么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