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内科

针灸三科(神经内科)所在的二级学科针灸推拿学科和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隶属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临床重点学科和黑龙江省一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学科,并且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西医结合重点学科带头人和黑龙江省一级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学科带头人所在单位;2003年国内第一个中西医结合临床神经内科博士点就诞生在这里,2005年被批准为博士后流动站,现已成为国内外高级中医人才的培养基地。

针灸三科是省级重点专科(脑病专科)建设科室,其前身是针灸科,创建于1963年,在老一代学科带头人于致顺、孙申田等教授带领下,在国内首创以“针灸神经内科”为一体的诊疗模式。在新一代省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邹伟教授、科主任于学平的领导下,成绩卓越,将针灸与神经内科学、中药、康复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形成了一系列独特的治疗模式。倡导针灸与神经内科学相结合;强调将传统针灸中的“烧山火”、“透天凉”、“飞经走气”、“控制感传”等高难精端手技应用临床治疗,以提高疗效;同时注重针灸疗法的实施与药物相结合。在神经系统疾病诊治过程中,在准确无误的神经内科诊断下,以精湛的针灸手技,精确的临证遣方用药,使疗效居国内领先水平,已成为国内重要的神经系统疾病中医诊疗中心。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7人,其中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主管护师4人,具有博士学位4人,硕士学位4人。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4人,博士后合作导师1人。龙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黑龙江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全国百名杰出名中医1人,黑龙江省名中医2人,特诊专家2名。

管理理念:

针灸三科以“一个目标”“一心”、“一比”、“一看”“三精”、“九种意识”作为本科的科训,全体医护人员爱岗敬业,团结协作,努力工作,在临床、教学及科研等方面一直院内名列前茅。“一个目标”即以创建国内一流的中医临床科室为战略目标;“一个中心”即以患者为中心;“一比一看”即比贡献,看奉献;“三精”即精诚、精艺、精心;“九种意识”即主人翁意识、团队意识、协作意识、服务意识、竞争意识、质量意识、品牌意识、忧患意识、风险意识。

主治疾病:

脑梗死、脑出血、脑萎缩、脑供血不足、面神经炎、头痛、眩晕、失眠、耳鸣耳聋、抑郁症、神经症、神经痛、周围神经病、末梢神经炎、颈腰椎病、癫痫、脊髓炎、多发性硬化症、格林巴利综合症、运动神经元病、亚急性联合变性、帕金森氏病、抽动症、面肌痉挛、脱髓鞘脑脊髓病、脑炎及脑脊髓损伤恢复期、脑瘫等疾病。

诊疗特色:

①针灸卒中单元疗法治疗中风;

②针灸组合疗法治疗各种肢体瘫痪、麻木及疼痛病变;

③开窍升阳针刺法治疗眩晕;

④分期针灸与中药辩证结合治疗面神经炎;

⑤清脑通络与苍龟探穴等特色针刺法治疗各种头痛;

⑥活血通络与夹脊针刺法治疗各种神经痛;

⑦调气豁痰与补气养阴安神法治疗神经症及失眠症;

⑧开窍复聪结合“飞经走气”手法治疗耳鸣耳聋;

⑨“烧山火”针刺手法治疗颈腰椎病变。

科学研究:

本专科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3项,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学科点基金1项,教育部春晖计划3项,中国博士后基金1项,黑龙江省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黑龙江省科技攻关项目1项,黑龙江省博士后基金2项,哈尔滨市科技局创新人才资助项目4项,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项目3项,黑龙江省教育厅项目1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创新人才支持计划”2项,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新药创新基金1项、面上项目1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4项,市厅局级一等奖6项、二等奖4项。发表SCI收录文章7篇,在国家级或核心学术期刊发表与本专科建设相关的高水平学术论文180余篇;撰写本专科学术及发展水平的专著11部(两部英文专著),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

人才培养:

科室现有博士后指导教师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和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近5年已培养博士后研究人员6人,博士生19人,硕士生102人。同时科室加大对科室成员的培养力度:鼓励科室成员在职期间继续攻读学位;到国内知名院校进修培训,学习中西医结合特色技术;鼓励成员参加国际、国内的学术会议,并鼓励进行大会发言。

专科护理:

中医护理是在中医基本理论指导下的护理工作,它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内涵。随着优质护理服务在我院的推广,我科积极开展多项中医特色护理,包括耳穴压豆、中药熏药、穴位注射、中频电刺激疗法等;同时对科里常见病进行饮食、起居及情志方面的健康指导,做好各项护理工作。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原名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于1963年建院,属卫生事业单位、非营利性医疗机构。50余年来,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领导下,在黑龙江省卫生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关怀支持下,经几代人共同努力,使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成为省内规模大、科室设置全、业务水平高、教学实力强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也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全国爱婴医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医疗机构定点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省文明单位标兵、全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直医疗单位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医院党委)、省级优秀临床教学基地。医院坐落于天鹅项下璀璨的明珠--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中医医疗保健中心,也是黑龙江省中医卫生技术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担负着全省13个城市、70多个县(市)3800万人口高端中医医疗保健方面服务责任,同时还辐射省外城市的病患人员。医院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现有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1.88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500张,设有3个住院部、1个门诊部。医院有40人被评为省名中医,有47人被评为校级名中医。建院50余年来,医院以医疗为基础,教学为中心,科研为主导,三位一体,皆有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医院一直以“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全心全意服务患者”为医疗工作的理念。注重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文化理念作为全院职工的工作准则贯彻始终。在具体工作中,从创建令患者感动服务入手,进行“人性化服务设计”,做到让患者满意,让家属信任,让社会认可。医院坚持突出中医特色,走中西医结合道路,使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优势互补,经济效益逐年增加,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基本条件得到了改善,诊疗环境旧貌换新颜。同时大力购置先进医疗仪器,现有核磁共振、螺旋CT、数字化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超声、气管、胃、肠电子镜等医疗设备价值约2.4亿元。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妇科、外科、血液病科、护理学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0个(妇科、外科、心血管科、血液病科、脾胃病科、皮肤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治未病科、护理学专科);省级重点专科(专病)10个(肾病科、肺病科、眼科、骨伤科、脑病科、针灸科、中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老年性痴呆病、癫痫病)。现代化的手术室、化验室、医技科室,不仅为病人诊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又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优越条件。医院实行了院系合一的体制,担负着临床本科、硕士、博士生的教学任务。我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民族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学、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民族医学)。专业覆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一级学科下的全部二级学科,在学位授权点建设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医院拥有博士指导教师30名,硕士指导教师151名,导师规模迅速扩大,年龄结构年轻化,学历结构高层次化。有力地推动了研究 生导师队伍建设,是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7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内分泌病学、中医内科心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皮肤病学、中医血液病学、中医眼科学);省教育厅重点学科5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外科学);省级领军人才梯队6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脾胃病、中医外科学);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中医耳鼻喉学科,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科,中西医结合肾病学科,中西医结合呼吸学科,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学科,中医皮肤学科);校级重点学科6个(中西医结合临床神经内科学、中医外科学、医学影像与核医学、中医儿科学、中医护理学、中医络病学)。 医院坚持科技兴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2个,即中药药理实验室(妇产科)、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省级研究所1个(心肺病研究所),并设有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中心。经过半个世纪、几代中医人拼搏奋进、艰苦创业,今天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经在规模建设和医疗、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居于全国同行领先水平。全院职工满怀豪情为满足龙江及广大各界患者朋友就医需求而努力工作,为医院明日的辉煌,为中医药美好的明天贡献全部的力量。
推荐阅读
睾丸鞘膜积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治疗
2025-09-13 19:09:17
睾丸鞘膜积液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如何治疗
肥厚鼻炎怎么做手术
2025-09-13 13:12:07
肥厚鼻炎怎么做手术
骨质疏松身高变矮怎么办​
2025-09-11 09:31:44
骨质疏松身高变矮怎么办​
弱精的人有什么症状
2025-09-11 17:28:51
弱精的人有什么症状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