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血液病科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液病科始建于1963年,在老一代学科带头人赵正元先生、胡青山教授和于材声教授的带领下,是国内中医院建立血液病科最早的科室之一。经过五十余年的发展,科室规模不断壮大,尤其是在70年代中期以后,在学术带头人孙伟正教授的带领下,成绩显著,1986年被批准为黑龙江省重点专科,1988年被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点,1995年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点,2002年被黑龙江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血液病重点专科,2008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血液病重点专科,同时被批准为血液病重点专科协作组组长单位。目前在专科和学科带头人孙凤主任的领导下,对中医药治疗血液系统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2012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013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血液病科是中华中医药学会血液分会名誉主任委员单位,中华民族医药学会血液病分会副会长单位,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专业委员常务委员单位,黑龙江省中医药学会血液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黑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血液分会会长单位。建有研究型门诊、临床研究室和血液实验室,名中医工作室1间,特诊诊室1间,门诊诊室4间。

血液病科拥有正高级职称4人,副高职职称4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职称2人;国家名中医暨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教师1名,全国第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专家1名,黑龙江省名中医1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博士后人员2名,博士学位者4人,硕士学位者6人;担任国家级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1名、副主委1人、常委1人;省级学会主任委员2人、副主任委员2人、常委2人。

血液病科拥有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1.中医药治疗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医理论创新和疗效机制研究;2.血液病优势病种的中医理论传承与有效制剂疗效的研究;3.中医药治疗出血性疾病的临床和机理研究。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行业专项、教育部高等院校博士点基金、省科技攻关计划、省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0余项。科研成果获得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奖2项,省部级科研成果10项,厅局级奖励16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40部。

科室承担本科、研究生、成人教育、进修学生等各层次学生的中医内科学和西医内科学的临床教学与培养任务,重点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解决重大科学技术问题的能力。培养国内外博士后5人,博士研究生35人,硕士研究生150余人。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原名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于1963年建院,属卫生事业单位、非营利性医疗机构。50余年来,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领导下,在黑龙江省卫生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关怀支持下,经几代人共同努力,使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成为省内规模大、科室设置全、业务水平高、教学实力强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也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全国爱婴医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医疗机构定点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省文明单位标兵、全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直医疗单位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医院党委)、省级优秀临床教学基地。医院坐落于天鹅项下璀璨的明珠--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中医医疗保健中心,也是黑龙江省中医卫生技术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担负着全省13个城市、70多个县(市)3800万人口高端中医医疗保健方面服务责任,同时还辐射省外城市的病患人员。医院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现有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1.88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500张,设有3个住院部、1个门诊部。医院有40人被评为省名中医,有47人被评为校级名中医。建院50余年来,医院以医疗为基础,教学为中心,科研为主导,三位一体,皆有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医院一直以“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全心全意服务患者”为医疗工作的理念。注重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文化理念作为全院职工的工作准则贯彻始终。在具体工作中,从创建令患者感动服务入手,进行“人性化服务设计”,做到让患者满意,让家属信任,让社会认可。医院坚持突出中医特色,走中西医结合道路,使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优势互补,经济效益逐年增加,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基本条件得到了改善,诊疗环境旧貌换新颜。同时大力购置先进医疗仪器,现有核磁共振、螺旋CT、数字化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超声、气管、胃、肠电子镜等医疗设备价值约2.4亿元。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妇科、外科、血液病科、护理学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0个(妇科、外科、心血管科、血液病科、脾胃病科、皮肤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治未病科、护理学专科);省级重点专科(专病)10个(肾病科、肺病科、眼科、骨伤科、脑病科、针灸科、中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老年性痴呆病、癫痫病)。现代化的手术室、化验室、医技科室,不仅为病人诊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又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优越条件。医院实行了院系合一的体制,担负着临床本科、硕士、博士生的教学任务。我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民族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学、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民族医学)。专业覆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一级学科下的全部二级学科,在学位授权点建设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医院拥有博士指导教师30名,硕士指导教师151名,导师规模迅速扩大,年龄结构年轻化,学历结构高层次化。有力地推动了研究 生导师队伍建设,是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7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内分泌病学、中医内科心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皮肤病学、中医血液病学、中医眼科学);省教育厅重点学科5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外科学);省级领军人才梯队6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脾胃病、中医外科学);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中医耳鼻喉学科,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科,中西医结合肾病学科,中西医结合呼吸学科,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学科,中医皮肤学科);校级重点学科6个(中西医结合临床神经内科学、中医外科学、医学影像与核医学、中医儿科学、中医护理学、中医络病学)。 医院坚持科技兴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2个,即中药药理实验室(妇产科)、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省级研究所1个(心肺病研究所),并设有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中心。经过半个世纪、几代中医人拼搏奋进、艰苦创业,今天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经在规模建设和医疗、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居于全国同行领先水平。全院职工满怀豪情为满足龙江及广大各界患者朋友就医需求而努力工作,为医院明日的辉煌,为中医药美好的明天贡献全部的力量。
推荐阅读
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热是什么原因​
2025-09-16 19:50:58
主动脉夹层术后发热是什么原因​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怎么办​
2025-09-16 13:41:21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怎么办​
胆囊炎是什么原因​
2025-09-15 10:51:41
胆囊炎是什么原因​
自闭症怎么治疗才会好
2025-09-16 17:03:49
自闭症怎么治疗才会好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