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检验科

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检验科位于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技楼,医技楼位于哈尔滨市香坊区和平路24号(邮政编码 150010)医技楼3层(生化室、血液室、免疫室、微生物室、分子生物室)及1号楼2层(临检室)。 检验科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下设临床基础检验与细胞学专业组、临床生化与免疫专业组、临床微生物专业组,分子生物专业组,每组设组长1名。检验科六大专业组共辖16个实验室,34个子专业领域,专业配置合理,能够满足大型综合医院临床工作需求。

检验科目前拥有固定资产接近1个亿。拥有10万元以上的仪器40余台,其中包括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细菌培养仪、自动鉴定仪,大型生化自动分析仪,全自动免疫分析仪、多参数五分类血细胞分析仪等。

全科开展检验验项目300余项,各专业的实验方法学80%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微免实验室细菌室在院内感染监测及其耐药机制研究,疑难菌鉴定和感染疾病诊断等方面全国领先。

质量管理体系及实验室认可

检验科的质量管理体系于2007年5月开始运行,范围覆盖检验科固定场所进行的所有检验工作。检验科按照“准确、快捷、热情”的质量方针,根据CNAS-CL02:2006《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ISO/IEC15189:2007)的要素并参考CAP的部分技术要求,建立并运行质量管理体系,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方便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快捷的检验报告;不断进行实验方法学研究及经济学评估,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选择较为经济的检验方法,以减少医疗成本;加强与临床的交流与沟通,热情为医护人员及患者提供检验咨询服务。

检验科于2008年4月通过国家合格评定认可委员会组织的专家评审,并于同年6月获得ISO15189认可证书,证书共覆盖246个检测项目,2009年6月通过了监督评审。整个质量体系处于良好运行状态。

为了保证全部的检测活动能够满足质量要求,检验科严密监控分析前、分析中和分析后检测过程的质量。分析前阶段:为保证标本的正确采集和运输,严格控制从患者准备、样本采集、标本保存及运输的各实验前环节,检验科设计、印刷《检验科标本采集、运输指南》分发各临床科室和门诊部,并多次组织护士和外勤人员培训相关知识,促进医护人员能力的提高;同时编制《检验科标本采集、运输指南》(患者版),指导患者正确留取并送检尿、便、痰等标本。检验科各专业组建立明确的标本接收、拒收标准,严格控制标本质量,不合格标本及时反馈临床。分析中阶段:建立完善的检验方法性能评价程序和室内质量控制、室间质量评价程序,参加美国病理学家学院(CAP)能力验证(PT)、北京市临检中心、卫生部临检中心(CNCCL)、英国国际室间质评计划(IEQAS)以及香港玛丽医院等组织的实验室比对以评估和监测检测系统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分析后阶段:规范检验报告的形式、审核和修改流程,在科学评估不同检测项目稳定性的基础上,建立《检验样品管理程序》,严格控制样本的储存条件和时间。

教学及科研情况

近十余年来检验科承担了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卫生部公益行业基金,世界卫生组织等多项科研项目。培养各级各类实习生、进修生,硕士生数百名。

教学工作:

检验科承担着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中国协和医科大学8年制“诊断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检验专业的教学及全国检验专业住院医师、实习医生和进修医生的培训工作。

1.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的培养:目前,检验科具有硕士研究生导师4名、博士研究生导师1名,招收临床实验诊断学微生物专业和临床实验血液学专业的研究生。招生比例为:硕士2~3名/年,博士1名/年。

2.中国协和医科大学8年制“诊断学”实验课程:平均40学时/年。

3.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检验专业的教学课程:包括临床生物化学检验、临床免疫检验、分子生物学检验技术、临床基础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临床微生物检验和专业英语共七门功课,平均286学时/年。

4. 住院医师培训:2005年北京协和医院医院检验科开始面向社会,招收住院医师培训,平均3~4名/年。

5. 实习医生实习:近十年来,来自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重庆医科大学、湖南医科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等近十所院校的实习生36名,其中,大部分优秀学生毕业后留在北京协和医院医院检验科工作,并在相应岗位起到带头作用。

6. 进修医生实习:近十年来,406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医生在北京协和医院检验科进修学习,其中理论授课学时平均108学时/年。

科研工作:十余年来检验科承担了自然科学基金、科技部,卫生部公益行业基金,世界卫生组织等多项科研项目,基金总额超过1000万元,主持完成的科研成果奖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一项、北京市科技奖一项,主要参与的科研成果获得国家级奖一项,部级奖三项、院校级科研成果奖九项、通过部级鉴定的四项,在国内外期刊发表学术论文超过900篇,编著学术著作20余本。尤其细菌耐药和耐药监测方面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原名黑龙江中医学院附属医院),于1963年建院,属卫生事业单位、非营利性医疗机构。50余年来,在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党委领导下,在黑龙江省卫生厅和省中医药管理局的关怀支持下,经几代人共同努力,使医院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已成为省内规模大、科室设置全、业务水平高、教学实力强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保健、康复于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医院。也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全国爱婴医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医疗机构定点单位、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省文明单位标兵、全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省直医疗单位行风建设先进集体、全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医院党委)、省级优秀临床教学基地。医院坐落于天鹅项下璀璨的明珠--哈尔滨市,是黑龙江省中医医疗保健中心,也是黑龙江省中医卫生技术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担负着全省13个城市、70多个县(市)3800万人口高端中医医疗保健方面服务责任,同时还辐射省外城市的病患人员。医院占地面积13万平方米,现有业务用房建筑面积11.88万平方米,编制床位1500张,设有3个住院部、1个门诊部。医院有40人被评为省名中医,有47人被评为校级名中医。建院50余年来,医院以医疗为基础,教学为中心,科研为主导,三位一体,皆有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医院一直以“关爱生命、呵护健康,全心全意服务患者”为医疗工作的理念。注重将“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文化理念作为全院职工的工作准则贯彻始终。在具体工作中,从创建令患者感动服务入手,进行“人性化服务设计”,做到让患者满意,让家属信任,让社会认可。医院坚持突出中医特色,走中西医结合道路,使传统医学与现代医学优势互补,经济效益逐年增加,医疗设备不断更新,基本条件得到了改善,诊疗环境旧貌换新颜。同时大力购置先进医疗仪器,现有核磁共振、螺旋CT、数字化X光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彩色超声、气管、胃、肠电子镜等医疗设备价值约2.4亿元。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4个,妇科、外科、血液病科、护理学专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10个(妇科、外科、心血管科、血液病科、脾胃病科、皮肤科、内分泌科、耳鼻喉科、治未病科、护理学专科);省级重点专科(专病)10个(肾病科、肺病科、眼科、骨伤科、脑病科、针灸科、中风病、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老年性痴呆病、癫痫病)。现代化的手术室、化验室、医技科室,不仅为病人诊治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又为教学、科研提供了优越条件。医院实行了院系合一的体制,担负着临床本科、硕士、博士生的教学任务。我院现有博士学位授权点11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民族医学),硕士学位授权点12个(中医内科学、中医外科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医五官科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结合临床、护理学、中西医结合重症医学、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民族医学)。专业覆盖了中医学、中西医结合等一级学科下的全部二级学科,在学位授权点建设方面显示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医院拥有博士指导教师30名,硕士指导教师151名,导师规模迅速扩大,年龄结构年轻化,学历结构高层次化。有力地推动了研究 生导师队伍建设,是我校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国家级重点学科2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7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内分泌病学、中医内科心病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皮肤病学、中医血液病学、中医眼科学);省教育厅重点学科5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外科学);省级领军人才梯队6个(中医妇科学、中医内科学、中医骨伤科学、中西医结合临床、中医脾胃病、中医外科学);黑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6个(中医耳鼻喉学科,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学科,中西医结合肾病学科,中西医结合呼吸学科,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学科,中医皮肤学科);校级重点学科6个(中西医结合临床神经内科学、中医外科学、医学影像与核医学、中医儿科学、中医护理学、中医络病学)。 医院坚持科技兴院,现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研实验室(三级)2个,即中药药理实验室(妇产科)、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省级研究所1个(心肺病研究所),并设有黑龙江省龙江医派研究中心。经过半个世纪、几代中医人拼搏奋进、艰苦创业,今天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已经在规模建设和医疗、科研、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居于全国同行领先水平。全院职工满怀豪情为满足龙江及广大各界患者朋友就医需求而努力工作,为医院明日的辉煌,为中医药美好的明天贡献全部的力量。
推荐阅读
甲减怕冷怎么办​
2025-09-15 13:54:01
甲减怕冷怎么办​
先天性肾功能发育不全怎么办
2025-09-13 08:45:00
先天性肾功能发育不全怎么办
一般牙髓炎怎么治疗
2025-09-14 19:05:09
一般牙髓炎怎么治疗
肝硬化腹水晚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2025-09-13 17:20:11
肝硬化腹水晚期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