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心血管内科床位数量:86张,其中CCU病床20张。

工作职责

1、介入心脏病学: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如冠状动脉造影、经皮冠脉内血管成形术和支架植入术、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室性心动过速等的电生理检查和射频消融术、Carto引导下房颤射频消融术、起搏器、ICD植入术、先天性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的伞片封堵术、风湿性二尖瓣狭窄的经皮二尖瓣球囊成形术、肥厚性梗阻性心肌病的化学消融术等。

2、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风湿性心脏病、部分先天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高脂血症、心肌炎、心肌病、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等各类心血管疾病的正规诊断和药物治疗。

学术地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前身为浙江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内科心血管组,组建于上个世纪50年代,1991正式从内科系统独立,成立心血管内科。创建5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由小到大、由弱到强,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已成为发展成为一个规模庞大、设备先进、技术一流的的心血管医学中心及会诊中心,影响力辐射至整个华东地区乃至全国。学科先后被评为浙江大学重点学科、浙江省重点学科、浙江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国家临床药理学基地、卫生部心血管专科医生培训基地、卫生部冠心病介入治疗培训基地、卫生部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培训基地,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博士后流动站,其整体临床、教学、科研水平居于省内领先、国内先进地位。

技术优势

学科下设有心血管内科病房、心血管病重症监护病房(CCU)、心脏病介入中心、无创性心血管检查室(包括心血管超声动图室,心电图和心功能室、电生理实验室等)和心血管病研究所等多个分支机构,心脏介入中心有达到目前国际最先进水平的心导管室2间,拥有DSA造影机2台(另有一台在购置中),CARTO系统1套,血管内超声诊断仪(IVUS)1台、血管内旋磨机1台等先进设备。每年完成各类心脏介入手术超过3500例。学科拥有一支学术造诣深,医疗技术精湛,人才结构合理,综合实力雄厚的心血管内科专业学术队伍,现有医护和技术人员50余名,其中教授/主任医师11名,副教授/副主任医师14名。已获博士学位16人。博士生导师4名,硕士生导师11名。学科现职医师8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中青年医师95%具有博士学位,副高级以上人员70%具有美德日等国家留学经历。浙一心血管内科的飞速发展是几代浙一心内科人的励精图治的结果,老前辈们如黄元伟教授、陈君柱教授等都是国内享有盛誉的心血管病专家,他们的艰辛努力为科室现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科室现任的领导班子更是锐意进取,勇于创新,引导学科飞速发展。现任科室主任朱建华教授、博士生导师,为国内著名心脏病专家,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心血管专业的学科带头人,兼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心脏病中心主任,中华心血管病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分会委员,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主任委员兼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心脏学会主任委员,浙江省介入心脏病学组组长,浙江省新药审评委员会委员,系《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心血管病防治杂志》等多本专业学术期刊编委,杭州市上城区第十二、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主要从事冠心病的机理研究和临床介入治疗,在国内外享有相当高的学术声誉。

研究方向

心血管内科近5年来承担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研究20多项,自2006年起每年均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2008年至今连续两年每年均获得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研究方向有肺动脉高压的诊断和以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肺动脉高压研究;树突状细胞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机制研究;甲羟戊酸途径在高血压发病机制中的研究等,特别是内皮祖细胞移植治疗肺动脉高压在国际心血管病领域处于领先,取得多项科研成果。每年安排相关人员参加国内外大型学术会议并进行交流。近年来在国内外发表论文200多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0多篇,包括Circulation、Hypertension、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等国际心血管病研究顶级期刊,主编和参编学术专著10多部,获部省级科技进步奖 10多项。

心血管内科特色

心血管内科是省内最早开展介入性诊断和治疗的单位,在国内也属领先,介入心脏病学是本科室的传统优势项目。目前的学科主攻方向为介入心脏病学,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和先天性心脏病及其他心血管疾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总体在浙江省内处于领先地位,国内处于先进水平,部分项目达国际先进水平。

冠心病介入治疗:在冠心病的介入性治疗领域,我科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其中经皮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旋切术、经桡动脉冠心病介入治疗等均属省内最先、国内较早开展单位。冠心病介入治疗(PTCA及支架植入)累计超过6000例,居全省之冠。仅在2008年,我科就完成了冠脉造影术1202例,PTCA及药物涂层支架术641例,有效地解决了病患的痛苦。同时建有急性心肌梗死“绿色通道”,进行24小时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明显地提高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的成功率。目前我科拥有心内科主任、心导管室主任、中华医学会浙江分会介入性心脏病专业组组长朱建华教授、浙江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前任主任委员陈君柱教授、科室副主任张芙荣主任医师、邱原刚主任医师等数位国内著名介入专家以及赵莉莉副主任医师、尚云鹏副主任医师、郭晓纲副主任医师等多位优秀中青年专家,在长江、钱江国际心血管会议等大型国际会议上,我院专家与来自美国、日本等地的国际著名介入专家一起,为来自五湖四海的与会学者进行手术示范。

心律失常介入治疗:心脏起搏与电生理介入治疗方面本科也是国内最早开展该治疗的单位之一,目前开展了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器治疗,ICD治疗阵发性室速,双腔起搏器治疗肥厚梗阻型心肌病,三腔或四腔起搏器治疗扩张型心肌病慢性心力衰竭,射频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室上术、室性心动过速、室性早搏及心房纤颤等。所植入的起搏器种类包括世界上所有最先进的产品,无论是起搏器植入数量抑还是疗效果均属国内领先水平,其中三腔起搏器植入在我省开展最早且开展例数最多。仅在2008年,我科就完成射频消融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室速431例,起搏器植入术治疗缓慢型心律失常415例,ICD治疗阵发性室速30例,三腔起搏器13例,CARTO指导下射频消融阵发性心房颤动50例。与药物治疗相比,射频消融术治疗复杂心律失常具有能根治、极少复发的优点,且避免了长期服药的副作用。而起搏器则是心动过缓病人生命的守护神。我科拥有两位科室副主任郑良荣主任医师、陶谦民主任医师、美国博士后归来的王利宏副主任医师和澳大利亚进修归来的胡晓晟副主任医师等多位专家,除了在复杂疑难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特发性室速方面有很高造诣外,近年还积极开展CARTO和双LASSO电极标测指导下射频导管消融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已在国内居于领先地位。

先天性心脏病导管治疗:国内较早开展导管法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和房间隔缺损(ASD)及室间隔缺损(VSD)等先天性心脏病技术,现已完成了大量病例的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与外科治疗方法比较,导管法治疗先天性心脏病具有疗效确切、创伤轻、痛苦小、恢复快等优点。2008年,我科完成导管法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DA和房间隔缺损及室间隔缺损等先天性心脏病54例,

其他:在国内较早、省内最早开展二尖瓣狭窄、肺动脉狭窄、主动脉缩窄的球囊扩张术, 梗阻型肥厚型心肌病化学消融术等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风湿性心脏经皮经导管二尖瓣球囊成形术我科是全国最早开展该治疗的四家单位之一,其中首创的希氏束电图卵圆孔定位房间隔穿刺技术,改良了这一治疗技术,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和安全性,被国内外广泛采用,为该技术在国内广泛开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传统的冠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高脂血症、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血管迷走神经性晕厥等各类心血管疾病的诊断和药物治疗方面,我科拥有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学会前任主任委员、享受政府津贴的博士生导师黄元伟教授、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心血管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王锡田教授等两位名老专家和浙江省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副理事长、浙江省医学会心电生理学分会主任委员、美国归来的博士后、科室副主任胡申江教授、美国著名的梅约(Mayo Clinic)医学中心留学归来的博士后刘忠主任医师、以及金争鸣、姚雪艳主任医师;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学院(UCSF)留学归来的高丹忱副主任医师、美国归来的张磊副主任医师、以及张芸、严卉副主任医师、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的博士张力副研究员、日本归来的鄢定红博士等老中青优秀专家,除了负责我院门诊和病房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之外,他们还为省内兄弟医院心血管疑难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主编专著《现代缺血性心脏病学》、《现代心脏起搏学》、《缺血性心脏病:介入性诊断与治疗》,培养博士生20余名,硕士生40余名。负责浙江大学医学院本科、七年制学生和温州医学院部分优秀学生的心内科授课及实习带教。承担全省多数地市级以及国内部分其他省市的进修生培养。是全省心内科、大内科医生的主要培训基地。每年冠心病、心律失常、先心病、起搏器、超声心动、心电图等各专科组都进行系统讲座。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建院于1947年,是浙江大学创建的首家附属医院,秉持“严谨求实 卓越创新 国际一流”的发展理念,以综合实力雄厚、医疗质量过硬、学科特色鲜明享誉海内外。医院是首批“辅导类”国家医学中心创建单位、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综合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单位、全国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试点单位、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试点医院,拥有庆春、总部一期(余杭)、之江、大学路、城站、钱塘六大院区,现总占地面积519亩,开放床位5000余张。现有职工10000余人,拥有一支院士、国家杰青等高层次人才领衔的顶尖人才队伍。 医院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多年来在器官移植、传染病、血液病、肾脏病、泌尿系统疾病、临床药学等领域享有盛名,成功开展肝脏、胰腺、肺、肾、小肠和心脏等多器官移植手术,是国内开展大器官移植门类最齐全的医学中心。2021年3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最新发布的2019年全国三级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国家监测指标结果中,医院综合排名位列全国第6、浙江第一,等级A++,全国前1%。2021年11月,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医院排行榜》中,医院综合排名全国第10,连续12年保持浙江第一,8大专科进入全国前10。2021年10月,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2020年度中国医院科技量值》中,医院综合排名全国第4,10大专科进入全国前10,传染病学、消化病学双双名列全国第1名,其中传染病学连续8年位列全国第1位。 医院坚持科教协同发展,拥有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和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2个,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建国以来教育、卫生系统唯一)、一等奖2项、二等奖9项,承担了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国家级课题,近十年每年到位科研经费保持在一亿元以上,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科研经费突破3亿元,2021年国自然基金获立项项目139项,获批浙江省医学领域首个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医院高度重视医学教育,致力于打造国际一流的临床医学院,是国家首批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示范基地、“中国精英教学医院联盟”创始成员单位,在首届全国高校附属医院临床实践教育质量评价位列全国前10,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主编/副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42部。 医院坚持党建引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秉持救死扶伤、生命至上的人道主义精神,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作为全省集中收治危重症患者的省级定点医院,实现了患者“零死亡”、疑似“零漏诊”、医护“零感染”。发布28种语言《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救治手册》,连线全球50余个国家的政府与医疗机构,为全国乃至全球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贡献了“浙一力量”,被中央电视台、新华社、《光明日报》等重要媒体多次报道。医院获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集体等国家级荣誉10余项。
海创园门诊部 城站院区 庆春院区 之江院区 余杭院区
推荐阅读
白带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025-08-16 13:07:24
白带多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肺炎饮食不能吃什么
2025-08-19 13:52:00
肺炎饮食不能吃什么
男性生活不行怎么办
2025-08-16 14:55:03
男性生活不行怎么办
肚子有点胃疼已经连续几天了怎么回事
2025-08-17 12:53:00
肚子有点胃疼已经连续几天了怎么回事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