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新生儿科

新生儿科成立于1988年,是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发展最快科室之一。在过去的二十余年中,学科在临床、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取得长足的进步。新生儿科为院重点学科,围产新生儿医学为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和浙江省医学支撑学科,新生儿科为浙江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系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

新生儿科现有100多位医护人员。教授、主任医师4人,副教授、副主任医师4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2人;护理队伍中主任护师1人,副主任护师1人,主管护师5人,80%护士具有大学本科文凭。近年先后有7位医生和2位护士分别在美国西奈山医学中心、美国西北大学、加拿大不列颠省儿童妇女医学中心、日本宫崎大学围产医学中心从事访问学者/博士后、新生儿专科医师(Fellow) 工作或进修学习, 并聘请了美国新生儿科专家、西奈山医学中心Jing Lin教授担任科外方主任,芝加哥大学Sidhartha Tan 教授和复旦大学儿科医院新生儿主任陈超教授担任客座教授。

新生儿科设三个病区,病房面积近2000平方米,拥有国内一流设施的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床位45张和新生儿特殊监护病房(Neonatal Special Care Unit, NSCU ) 床位55张,实际收住病人平均在105张床位;年收治新生儿病人3100余人次, 其中包括800多例危重病儿,病人来源覆盖了整个浙南以及福建闽北地区,部分来自浙中和浙西地区。2013年上半年将再增设一个新生儿病区,到时将可达到150张床位。新生儿科在省内率先或国内较早开展的医疗新技术有:亚低温疗法治疗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脑脊液储存器植入术治疗新生儿脑积水;一氧化氮吸入治疗肺动脉高压;脐动、静脉插管和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建立长期静脉通道;交换输血治疗新生儿重症高胆红素血症;肺表面活性物质防治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症;新生儿腹部外科、心胸外科、脑外科术前术后治疗和护理。2003年在省内率先开展新生儿转运工作,已在浙南地区及闽北地区建立以NICU为核心的宫内、新生儿医疗救护转运网,开展介入产房抢救的全方位、全过程综合医疗服务,大大降低了围产期死亡率和发病率,本院出生的新生儿死亡率约1‰,达世界先进水平。2011年开始规范的早产儿高危儿随访干预门诊。护理方面,近10年来开展了发展性护理、亚低温治疗护理、新生儿疼痛评估及干预等新技术、新业务。近年来救治150多例超低出生体重儿(体重脑损伤、胃肠道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作为学科的主要研究方向,承担各级纵向或横向科研课题20余项,其中美国儿科学会课题(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1项,省部级课题3项,厅市级课题15项,参与5项全国多中心临床研究。近年在国内外核心医学期刊上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国外SCI收录论文12篇(1篇论文已被应用39次),国家一级杂志32篇,2篇文章获中华儿科杂志10年间被引用次数最高奖。多人次参加在美国、瑞典、加拿大、中国举行的国际儿科学术会议。主编、参编、主译、副主译和参译的著作有《围产医学》,《早产儿家庭护理全攻略》,《实用新生儿学》,《新生儿急诊处置》,《儿科急诊医学》和《麻醉相关的小儿遗传性和代谢性疾病综合征》。课题《亚低温对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保护作用和安全性研究》获温州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温州市永乐医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和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创新二等奖;《留学生教学网络平台》获2011年浙江省高校教师教学软件比赛三等奖。学科带头人担任中华医学会新生儿学组委员,浙江省围产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温州市围产医学分会主任委员,为《临床儿科杂志》、《中国新生儿科杂志》、《温州医学》编委,《Pediatrics》、《中华临床医学杂志》、《中国生育健康杂志》等审稿专家。学科计划引进高级人才,加强基础研究,希望与国内外医学界同仁开展各种学术交流。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座落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之滨温州,是浙江省属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系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医院始建于1976年,前身为 “温州医学院白求恩门诊部”,1982年经省卫生厅批准改建为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988年同时兼挂“儿童医院”牌子。1991年在台胞何朝育先生的捐助下,新建了儿童医院大楼,同时将“儿童医院”改名为“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2004年浙江省卫生厅授予院“浙江省立育英医院”牌子。2005年购买温州心血管病医院,挂牌为附属第二医院南浦院区。17万平米的瑶溪新院区正在兴建。目前,医院设学院路、急诊、南浦和瑶溪(在建)四个院区,70个病区,52个临床科室,100多个专科门诊,实际开放床位约2500张,年门诊病人304万例次,年住院病人9.6万例次,年住院手术5.5万例次;员工355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765人,高级职称452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浙江省“千人计划”6人、浙江省“151人才计划”27人、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3人、温州市“551人才计划”67人;目前有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儿童呼吸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专科(康复医学)、浙江省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一级学科4个专业方向(麻醉学、儿科学、骨外科学、妇产科学)、2个浙江省高等学校重点扶植学科和重点专业(麻醉学、儿科学)、1个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麻醉学)、2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麻醉学、骨科学)、9个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麻醉学、小儿外科学、儿童呼吸内科学、康复医学、显微外科学、围产医学、微创骨外科学、环境医学、老年神经病学)、6个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专科)(中西医结合儿科肾病学科)、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科、颈腰椎病专科、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专科、中医小儿厌食症专科、脊柱康复专科)、3个温州市重点实验室(麻醉学、儿科学、康复医学)、2个温州市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麻醉学、骨科学)、1个温州市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11个校级研究院所(儿科学、骨科学、疼痛医学、麻醉神经内分泌、环境毒理与健康、中医肛肠病学、心血管分子药理学、妇科肿瘤学、老年神经病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和生殖生物医学研究院)。2009年4月成立“温医附二骨科医院”、“温医附二妇产医院”。作为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本院同时承担了本硕博医学生的教学任务,研究生导师12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6名,在读本科生2617名,硕博研究生621名;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临床医学)、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药学、中药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是温州医科大学本科和硕士临床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实习基地;每年接受近百名澳大利亚、奥地利、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大学医学生来院实习。医院院训:诚信、奉献、求精、创新办院目标:医、教、研并重,成为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地位和知晓度的医学院。
学院路院区 南浦院区 瓯江口院区 龙湾院区
推荐阅读
西地那非和他达拉非的区别
2025-07-17 08:24:17
西地那非和他达拉非的区别
口腔干燥症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5-07-17 11:52:43
口腔干燥症怎么回事,怎么办
鼻塞老不好怎么办​
2025-07-17 08:58:39
鼻塞老不好怎么办​
头发轻轻一扯就掉什么原因
2025-07-14 15:15:44
头发轻轻一扯就掉什么原因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