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药剂科

药剂科,是集药品供应与管理、临床药学实践与教育、制剂生产与检验、静脉用药集中调配与服务、药学科研与教学于一体的综合性药学技术服务部门。科室始终秉承“以患者为中心”,“合理用药为核心”的服务宗旨,坚持“医教研”一体化发展,不断强化医院药事管理,积极拓展临床药学服务内容,为医院药品供应及临床安全用药提供有力保障。

药剂科下设门诊药房(含各院区西药房、中药房、急诊药房、综合药房)、住院药房、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临床药学室、制剂药检与药库、温州市儿科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1.人员结构

药剂科现有药剂人员170名,其中西药144名,中药26名,其中主任(中)药师5名,副主任(中)药师16名、主管(中)药师职称41名。目前拥有博士1名,硕士25名,硕士生导师5名以及众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药剂专业人才。

2.学术地位

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临床药师学员规范化培训中心

中国医药商业协会社会专业药房执业药师实践培训基地

浙江省药理学与生化药学重中之重学科建设基地

浙江省禁毒人民战争先进集体

浙江省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临床药理学组委员单位

温州医学会临床药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

中国药理学会临床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单位

温州市重点实验室(儿科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

温州医科大学临床药学专业实践教学基地

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临床药学教研室

温州医科大学药学院第二临床药学教研室

3.技术优势

科室多年来不断进行流程改革与持续质量改进。门诊药房率先在温州市成功地实施了“预配候取”处方调配流程,解决了门诊病人排队取药问题。2010年10月引进了2台全自动口服药摆药机,2012年4月门诊药房全面引进了全自动配药系统,2015年新增了1台进口全自动口服药摆药机,2020年龙湾院区再次引进先进的全自动发药系统,极大提高了药房自动化水平与工作绩效。

2004年9月在全省率先建成了按澳大利亚标准设计的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并投入使用,为拓展药师职能、促进临床合理用药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提高了医疗质量,得到了临床与患者的肯定,是卫生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起草单位之一,引起了同行的关注,曾成为国内许多兄弟单位到我院参观交流的亮点。

科室自1990年开始临床药学实践,1995年开始药师下临床工作,至2021年,我们已配备10余名临床药师,其中8人获临床药师培训证书、6人获临床药师师资证书,全面参与抗感染、肠内肠外营养等临床药物治疗,重点服务于成人重症监护、感染科、胃肠外科、儿童神经内科、儿童重症监护、儿童呼吸科等临床科室。

目前已开展抗感染、抗癫痫、抗肿瘤三大类十余种药物的血药浓度监测,并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提供用药建议;并开设儿童药物咨询、孕产妇妊娠期与哺乳期咨询门诊,针对有需求的患者开展用药咨询与指导,在提高孕产妇安全用药意识的同时,减轻她们的用药负担,提升她们的用药安全感。“助你好孕”志愿者项目已获得全国药师科普大赛一等奖,第四届全省卫生健康系统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科室在与儿科各科室长期合作的基础上,针对儿科临床用药难题开展系列基础与临床研究,并以前期研究为基础,于2018年成立温州医科大学儿童药物研究所;2020年3月,我们在温州医科大学儿童药物研究所的基础上,正式获批温州市儿科药物研究重点实验室(温科发[2020]13号),重点实验室立项经费52.51万元,建设周期三年(2020年3月-2022年3月)。

目前本实验室重点研究方向包括:

①儿童群体药动学/药效学研究将经典药物动力学基本原理和统计学方法相结合,研究药物体内动态过程的群体规律、药动学参数的统计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揭示药物在儿童群体的药动学/药效学规律,优化儿童用药方案。

②儿童药物专用制剂及辅料安全性研究目前市场供应的90%药品没有儿童专用剂型,这造成儿童被迫使用成人药物的现状,致力于儿童药物制剂的研究和开发。

③儿童常用药物相互作用研究通过多种实验手段为儿童常用药物的相互作用提供实证性的安全性监测信息和经验。

4、科研成果

药学学科建设成果显著,近3年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省科技厅创新项目1项、省自然科学基金6项,市重大课题1项,厅市级科研课题27项、贺林院士专项基金1项,学会课题5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厅市级科研课题10项。

在专业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70余篇,其中SCI文章45篇,包括一区论文6篇、二区论文24篇,影响因子总分超200。主编著作2部,参编著作10多部,开展院内新技术新项目5项,并获成果奖二等奖1项。每年举办国家、省级继教学习班等。现有各级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常委、委员20余人次。

5、教学成果

作为临床药学教研室,承担温医大《临床药物治疗学》《医院药学》《药事管理学》等理论及实验教学任务,参与临床药学专业本科大纲的编写;同时承担温州医科大学药学研究生培养、本科毕业生带教,包括留学生的实习及论文指导,以及杭州医学院、金华职院等部分院校本专科生实习带教工作,获温医大2017年临床药学专业实习带教比赛特等奖,是温州医科大学临床药学实践教育基地;目前承担教改项目1项,已发表教改论文多篇。

近5年招收全日制硕士研究生39名,所培养研究生成功立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项、浙江省新苗计划项目1项,校级创新创业项目多项,并获得国家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多次,荣获浙江省互联网+比赛铜奖;培养省级优秀毕业生1名、校级优秀毕业生1名;已毕业研究生在全国各级医院、企事业单位走上工作岗位,就业状况良好。

主任:陈瑞杰

副主任:朱光辉林光勇

主任助理:鲍仕慧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座落于浙江省东南沿海之滨温州,是浙江省属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系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医院始建于1976年,前身为 “温州医学院白求恩门诊部”,1982年经省卫生厅批准改建为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1988年同时兼挂“儿童医院”牌子。1991年在台胞何朝育先生的捐助下,新建了儿童医院大楼,同时将“儿童医院”改名为“温州医学院附属育英儿童医院”。2004年浙江省卫生厅授予院“浙江省立育英医院”牌子。2005年购买温州心血管病医院,挂牌为附属第二医院南浦院区。17万平米的瑶溪新院区正在兴建。目前,医院设学院路、急诊、南浦和瑶溪(在建)四个院区,70个病区,52个临床科室,100多个专科门诊,实际开放床位约2500张,年门诊病人304万例次,年住院病人9.6万例次,年住院手术5.5万例次;员工3553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2765人,高级职称452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浙江省“千人计划”6人、浙江省“151人才计划”27人、浙江省卫生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3人、温州市“551人才计划”67人;目前有1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儿童呼吸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建设专科(康复医学)、浙江省重中之重临床医学一级学科4个专业方向(麻醉学、儿科学、骨外科学、妇产科学)、2个浙江省高等学校重点扶植学科和重点专业(麻醉学、儿科学)、1个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麻醉学)、2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麻醉学、骨科学)、9个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麻醉学、小儿外科学、儿童呼吸内科学、康复医学、显微外科学、围产医学、微创骨外科学、环境医学、老年神经病学)、6个浙江省中医药重点学科(专科)(中西医结合儿科肾病学科)、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科、颈腰椎病专科、中西医结合脑血管病专科、中医小儿厌食症专科、脊柱康复专科)、3个温州市重点实验室(麻醉学、儿科学、康复医学)、2个温州市重点科技创新团队(麻醉学、骨科学)、1个温州市高等学校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11个校级研究院所(儿科学、骨科学、疼痛医学、麻醉神经内分泌、环境毒理与健康、中医肛肠病学、心血管分子药理学、妇科肿瘤学、老年神经病学、干细胞与组织工程研究和生殖生物医学研究院)。2009年4月成立“温医附二骨科医院”、“温医附二妇产医院”。作为温州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本院同时承担了本硕博医学生的教学任务,研究生导师128名,其中博士生导师16名,在读本科生2617名,硕博研究生621名;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临床医学)、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临床医学、中西医结合、护理、药学、中药学、基础医学、生物学、生物医学工程),是温州医科大学本科和硕士临床医学专业来华留学生实习基地;每年接受近百名澳大利亚、奥地利、美国、英国和法国等大学医学生来院实习。医院院训:诚信、奉献、求精、创新办院目标:医、教、研并重,成为省内一流,国内有一定地位和知晓度的医学院。
学院路院区 南浦院区 瓯江口院区 龙湾院区
推荐阅读
月子病怎么治疗才能去根
2025-07-13 19:53:34
月子病怎么治疗才能去根
大便干燥拉不出来怎么快速解决
2025-07-12 18:47:15
大便干燥拉不出来怎么快速解决
跟骨骨刺引起疼痛怎么缓解​
2025-07-15 10:12:25
跟骨骨刺引起疼痛怎么缓解​
做完流产有积液是怎么回事
2025-07-15 12:46:43
做完流产有积液是怎么回事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