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急诊科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急诊科创建于1982年,经历30余年全体急诊医务工作者的共同努力,发展成为浙南闽北地区急危重症及突发事件医疗急救中心。2012年迁入位于瓯海区南白象的温州医学院附属一院新院区。新院急诊科建筑面积约11000m2,由急门诊、抢救复苏区、急诊观察区、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急诊医学科病房、急诊医技辅助科室等等组成。急门诊分别设有急诊内科、急诊外科、急诊神经内科、创伤外科、急诊骨科、神经外科等诊室。其中急诊抢救复苏区18张床位、急诊留观区45张床位、急诊医学科病房26张床位及急诊监护病房(EICU) 18张床位。急诊医技辅助科室包括急诊化验室、急诊药房、急诊CT/CR及心电图室、急诊B超室等。新院急诊配备了直升飞机停车坪,以便更好地为急诊病人提供优质、快捷的服务。现有固定编制医师33人,固定编制护士96人,其中高级职称9人,博士学位1人,硕士学位30人。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培养人选2人,温州市"新世纪551"培养人选3人,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

急诊科以抢救各种急危重病如心肺脑肝肾等功能衰竭(MODS)、各种化学物急性中毒、心肺脑复苏、休克、脓毒血症、严重创伤、突发事件医疗急救等为重点特色。常规开展各种危重病急救与监护、危重病的呼吸机治疗、急诊床旁血液净化治疗、有创与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床旁急诊经皮气管切开技术、床旁纤维支气管镜与床旁急诊超声检查、严重多发创伤的急诊手术治疗等急救技术。配备有国际上先进的有创及无创呼吸机、转运呼吸机、急救转运床、ICU抢救监护床、病人心电及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床旁血液净化系统等等。近年来,急诊科年急诊人次在12~13万,其中抢救病人近1万人次,抢救成功率高,在全省三甲医院中名列前茅。

目前急诊科已逐步形成了急性中毒毒理与解毒研究、脓毒症发病机制和干预研究、心肺复苏技术规范及基础研究、危重病急救及基础研究等稳定的研究方向。已完成省部级科研项目2项,厅级项目10余项。现在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浙江省自然基金重点1项,一般项目2项,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1项,卫生部科研基金1项,厅级科研项目10余项。2007年被列为“浙江省医学扶植重点建设学科计划”,并于2010年通过验收并授牌。2011年被列入“浙江省第一批医学创新学科(临床中毒学)”,2012年被列为 “十二五”省高校重点学科(危重病与灾害救援医学)。在急诊科全体医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急诊科获得了很多国家级荣誉,1996年荣获“全国青年文明号”,2001年荣获“全国杰出青年文明号”,2005年获“浙江省巾帼文明示范岗”,2007年获得“全国巾帼文明岗”,2008年荣获“浙江省三八红旗集体”,2009年荣获“全国三八红旗集体”称号。是浙南闽北地区急危重症及突发事件医疗急救中心。

急诊科将以简捷、科学的急危重症急救流程,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竭诚为急危重症病员提供优质的医疗急救服务。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创建于1919年,是浙江省首批通过三甲医院评审的四家综合性医院之一,医疗服务辐射浙南闽北赣东3000万人口。2017年,医院的综合实力和科技影响力排名均为浙江省综合性医院前三,分别位列“中国顶级医院100强”排行榜第66位和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综合)第79名。此外,共有24个学科入围全国学科科技影响力百强。医院历史悠久、底蕴深厚,曾培养造就了我国著名眼科专家、“对数视力表”和“五分记录法”发明人、国家《标准对数视力表》起草人缪天荣教授,与编著我国腹部外科领域较早专著并影响一代外科医生的钱礼教授等一批医学名家。目前,在岗职工5935人,其中高级职称647人、硕士生导师205人、博士生导师23人。拥有浙江省特级专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家卫生计生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各级各类人才工程入选者426人次。医院现有南白象、公园路、城西(计划于2020年投用)三个院区,总占地面积560余亩,总建筑面积近48万平方米,开放床位4100张。南白象院区二期——占地约65亩的“温州生命健康医学研究创新中心”项目正在立项中,将打造成为区域医学创新大中心。医院学科设置齐全,整体综合实力突出。其中,胰腺危重病诊治、心血管介入、造血干细胞移植、生殖医学、呼吸系统疾病诊治、急诊医学、大器官移植等多个领域在国内颇具影响力。医院的年门急诊量和开放床位数居浙江省第一。2017年,年门急诊量达441.39万人次,出院病人16.36万人次,开展手术8.53万台次,其中四、特类手术占比为51.19%。拥有PET-CT、320排CT、容积调强直线加速器、3.0T MRI、SPECT、手术导航、回旋加速器以及生化免疫流水线、基因测序仪、质谱仪等一大批高精尖设备,为医教研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医院与温州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信息与工程学院实行院校合一、一体化运作管理机制,现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点、博士后流动站、专业博士点,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及5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已形成本科、硕士、博士、留学生、毕业后教育全方位、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临床医学专业是国家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特色专业和浙江省重点专业、浙江省优势专业。现有在校本科生近3000人、研究生近千人、办学规模在温州医科大学二级学院中居于首位。医院也是首批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首批全科医师规范化培养基地、国家专科医师培训试点基地(呼吸与危重症医学、普通外科学、重症医学),在培学员近650人。科研工作不断取得突破。近2年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其中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各1项。获国家科技部项目首席、课题负责各1项、国家自然基金64项。发表SCI论文834篇,平均影响因子2.923分。现有浙江省高校重中之重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个、浙江省一流学科1个、浙江省高校重点学科7个、浙江省医学重点学科12个、浙江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专)科5个、浙江省重点实验室3个、浙江省重点工程中心1个、厅局级重点实验室9个。2018年,在英国Nature出版集团发布的“自然指数排行榜”(医疗机构)上位列全国第66位。医院积极承担公立大医院的社会责任。全面托管文成县人民医院、永嘉县中医院、玉环县人民医院、乐清市第三人民医院等4家医院,专科托管泰顺县人民医院和泰顺县中医院,并与贵州省荔波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对口支援关系。开展多项慈善救助项目,在重大突发事件的医疗救援任务和援外、援疆、援川、援贵的任务执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信息化建设走在国内医院前列,获“亚洲医院管理金奖”,自主研发的系统已向全国20余家医院输出,服务流程优化模式被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央电视台等多家中央媒体集中报道。医院坚持民主管理人文关怀,高度注重提升职工幸福感,设立职工服务中心,并建有职工足球场、篮球场、健身房、乒乓球场、瑜伽室、音乐工作室,开办暑期职工子女托管班,在2017年度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评选中荣获薪酬福利十强。近年来,荣获全国人文爱心医院、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杰出青年文明号、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省级医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文明单位等荣誉。新时代发展理念:传承、创新、转型、突破发展路径:以学科建设为抓手,医教研一体化发展核心目标:打造群众满意、职工满意、政府满意的三满意医院医院愿景:创建国家区域医学中心、高水平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老院 新院
推荐阅读
婴儿后脑勺有疙瘩怎么回事​
2025-07-13 18:52:30
婴儿后脑勺有疙瘩怎么回事​
闭合性粉刺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5-07-11 09:31:56
闭合性粉刺怎么回事,怎么办
左肩膀上一阵阵刺痛像针扎痛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5-07-13 13:01:28
左肩膀上一阵阵刺痛像针扎痛怎么回事,怎么办
肺癌基因检测的费用是多少
2025-07-14 19:26:51
肺癌基因检测的费用是多少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