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人民医院
消化内科

与时俱进——初具规模的消化内科

消化内科是内科的基础学科,具有悠久的历史,近10余年来更是在李荣洲主任的带领下获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科室多次获得医院先进科室、医院重点学科等称号。作为一支有着优良传统的团队,一向注重学科建设,并做到临床、科研与教学的有机结合,大力开展内镜治疗技术,努力打造品牌效应,以微创技术解决有关消化科疾病。同时做好传、帮、带,保证了学科人才队伍的健康成长。

内镜技术日臻完善

内镜中心消化内镜作为消化科的特色诊疗项目,一直是消化内科发展过程中的重中之重。在经历了将近30年的发展之后,内镜中心现有国际一流Olympus内镜主机5台,各种电子内镜24根。现全体医生已熟练掌握胃镜肠镜(早期胃肠癌的诊断、单人肠镜技术、经鼻胃镜、无痛胃肠镜、术中内镜、小儿胃镜等);并开展了大量内镜下治疗,包括:息肉摘除术、内镜下止血术、内镜下异物取出、消化道支架置入术、放置空肠营养管、经皮胃造瘘术等各种诊疗技术。

ERCP(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技术一直是诊断胆管、胰管病变的金标准,随着技术的发展,它已从单纯的诊断性技术发展为以治疗为主综合性技术,是现代胆胰病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ERCP技术具有侵入创伤小、痛苦少、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及很好的可重复操作等优点,代表了现代微创手术理念的发展趋向,已成为众多胆胰疾病首选的诊疗方法。近年来,ERCP技术一直被作为衡量消化内科科室是否成熟的标志,消化内科已经成功开展了大量ERCP治疗,每年达一百多例病人,可熟练进行一系列ERCP诊疗项目。

因肝炎病毒或酒精引起的肝硬化导致的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病因之一,既往缺少有效的治疗手段,只能通过内科保守或外科治疗,往往效果较差或存在较多并发症,死亡率高达40%。而随着内镜技术的发展,EVL(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S(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硬化剂注射术)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率及再出血率,其远期疗效不亚于脾切+断流术,消化内科内镜中心熟练已开展这一技术已多年。

瞄准学科前沿动态

瑞安一直是胃癌的高发地区,而胃癌肠癌的早期发现与治疗能够极大提高治愈率与5年生存率,通过对年龄超过40岁的患者进行常规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同时结合色素内镜、放大内镜等技术可有效提高早癌的发现率。EMR(内镜下黏膜切除术)和ESD(内镜下黏膜剥离术)作为消化道早癌的重要治疗技术,一直是消化内科内镜中心的重要发展方向。通过EMR及ESD技术,可以对所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无溃疡糜烂的分化型黏膜内癌、小直径的各种分型的黏膜内癌、小直径的各种分型黏膜下层癌进行根治,同样具有创伤痛苦小、预后好、并发症少等优点。消化内科现已掌握并熟练开展这一新技术,能够更好地服务于患者。EUS(超声内镜)是消化道肿瘤的重要影像诊断学方法,能为外科手术提供有力依据。这一技术也已蓬勃开展。标志着消化内镜中心水平的3个E技术(ERCP、ESD、EUS)消化内科均已大量熟练开展。

学科发展初具规模学科发展初具规模

瑞安市人民医院承担瑞安地区120万群众医疗保健和急救任务,同时还承担周边地区的部分医疗保健任务。消化内科现有固定床位59张,除门诊和病房工作之外,还兼管内镜中心工作。近10年来消化内科出院人数、门诊量、电子胃肠镜数,每年均保持15%以上的增幅。2012年出院人数1830余例,完成门诊量近7.6万、胃肠镜35500余例,各种内镜下治疗近2000例。

作为医院首批重点扶植专科,科室承担温州医学院临床教学和科研任务。2012年共有各类课题立项10余项,发表国家一、二级论文40余篇。科内人才梯队结构合理,现有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6名、主治医师3名、住院医师6名,其中硕士3名,在职就读硕士2名。几年来,科室经过发展也逐步确立了“以医疗质量为根本、以教学工作为桥梁、以科研工作为导向”的科室发展思路,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医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消化内科的全体医务人员,将不断探索,敢于创新,加快发展,必定能够继往开来,迎来生机勃勃的明天。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瑞安市人民医院(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是瑞安地区规模最大的集医疗、科研、教学、预防、保健、康复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是浙江省卫生厅核准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采取“一院两区”模式(即万松院区、瑞祥院区)两个院区专业互补、行政一体,两院区齐头并进,共同打造浙南闽北医疗教学、科研、临床中心,成为瑞安乃至温州的医疗品牌。医院目前开放床位2008张,共设临床专业学科47个,病区54个,拥有35间洁净手术间和功能齐全的重症监护中心。瑞祥院区逐步开启创建感染(肝病)中心、骨科中心、脑科中心、肾内透析中心、肿瘤治疗中心,口腔医学中心。2019年医院业务总收入达23.3亿元,门急诊总诊疗人次417.15万人次,住院病人11.31万人次,住院手术3.9万例,承担着瑞安市160多万人口及周边平阳、苍南、文成、泰顺等地区的部分病员的医疗保健任务。 医院现有在岗职工3004人,高级专业技术人员449人,中级职称604人,具有博、硕士学位231人,兼职教授27人,兼职副教授20人;省千人计划特聘专家1人“浙江省15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2人,浙江省医坛新秀3人,温州市551人才工程培养对象24人,为本地区卫生系统人才数量、人才质量之最。医院坚持“科研兴院”方针,近几年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加强科研工作。医院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立项数、SCI论文发表数稳步升高。2013年-2017年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项,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项,浙江省公益计划项目1项,浙江省医药卫生科技计划项目16项。发表论文1194 篇,其中SCI论文125篇。第五轮温州市“311”工程申报工作取得重大突破,老年医学学科群、介入医学学科群、神经病学和眼科分别成为温州市的重点学科群和重点学科建设单位,妇幼分院的围产医学成为温州市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同时,瑞安市人民医院也是浙江首批卒中中心医院之一,成为中国卒中中心联盟成员。2017年瑞安市人民医院作为温州地区唯一试点单位,认真落实省卫计委有关医共体建设试点工作精神与要求,与全市20个医疗卫生单位签署医共体建设协议,扎实开展各项建设工作,在促进医疗卫生工作重心下移以及提升基层服务能力等方面初见成效。医院还加强国内国际交流与合作,成立了与付小兵院士合作的院士专家工作站,与美国露易斯威尔大学糖尿病研究中心合作成立了中美糖尿病研究所等,有力地提高了瑞安市人民医院技术与科研水平,使瑞安市人民医院的部分学科发展跻身本地区乃至浙江省先进行列。医院目前拥有浙江省重点学科:烧伤科;浙江省的县级龙头学科:骨科和感染科;温州市重点学科:内分泌科、骨科、介入科、眼科、感染科、神经内科、甲乳外科(原肿瘤外科)、肿瘤放化疗科、消化内科、神经外科;温州市重点学科群: 骨与关节疾病诊疗学科群、肿瘤综合防治学科群、老年医学学科群、介入医学学科群。以烧伤科为主体的创伤学科成立首个院士专家工作站。医院120急救中心设在瑞安市人民医院,构建完善了快捷、高效的急救体系。此外,瑞安市医疗质控中心亦设在医院,承担本地区医疗质量监控任务。医院坚持“技术立院”,掌握了一大批学科高精尖技术,在本区域乃至省内具有较高的影响力。脊柱外科年开展脊柱脊髓手术500余例,关节外科年人工关节置换手术量达600多例,名列全省前茅;胃肠外科已成熟开展腹腔镜下的胃、肠肿瘤根治术,大大提高了胃肠癌生存率;肝胆外科开展了半肝或扩大半肝切除术、胆囊癌或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等先进技术,开展腹腔镜下的各类肝胆微创手术;消化内镜中心开展多种复杂内镜治疗技术,每年胃肠镜检查量约40000余例,内镜下治疗近3000例;碎石科从1999年至今,碎石治疗5万余例,居全国之首,且碎石病例的疑难复杂程度、碎石的成功率以及碎石新技术的运用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介入科开展介入新技术42项,如脑血管栓塞术、各类动脉支架置入术、主动脉夹层及主动脉瘤支架隔绝术等,均处于省内领先水平。烧伤科是国内最早且常规开展脱细胞真皮支架与自体皮复合移植的植皮技术和MeeK植皮技术单位之一,在特重度烧伤合并多功能脏器衰竭的救治方面居国内先进水平。医院现代化诊疗设备较为齐全,拥有多排螺旋CT、磁共振成像仪(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DSA)、直线加速器、肿瘤治疗系统、医用碎石机、全自动生化及血细胞分析仪、骨密度测定仪、彩色B超和各种内窥镜等国内外先进仪器,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医院奉行“慈、博、缘”的院训,重视两个文明建设,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促进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的不断提高。近年来,医院先后荣获“全国医药卫生先进集体”、“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卫生科教工作先进集体”“浙江省红十字先进工作单位”、“浙江省卫生系统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2015年医院顺利通过JCI认证,2014-2017年连续四年蝉联全国县级医院综合竞争力排名第一。
瑞祥院区 万松院区
推荐阅读
脑梗死腿肿脚肿是病情加重吗
2025-08-14 12:22:54
脑梗死腿肿脚肿是病情加重吗
怀孕雌二醇低怎么回事
2025-08-15 18:15:54
怀孕雌二醇低怎么回事
儿童痣变大伴有凸起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5-08-14 13:45:02
儿童痣变大伴有凸起怎么回事怎么办
孕期怎么治疗肺气肿
2025-08-15 18:02:04
孕期怎么治疗肺气肿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