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大学第二医院
肿瘤血液科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肿瘤•血液内科成立于1995年,伴随着医院改革创新的步伐,不断增添生机与活力,发展壮大。现有床位100张,教授4名,主任技师1名,副教授2名,医学博士10名,在美国、加拿大研修、留学归国人员4名。科室主要以治疗恶性实体肿瘤和各种血液疾病为特色,本着循证医学的理念,与外科、放疗科、介入科、 病理科、中心实验室等各学科开展多学科协作,对每一例入院的病人,在完善相关检查的基础上确定分期,参考美国NCCN指南及中国实体瘤规范化治疗指南,制定最佳的规范化综合治疗方案,并积极倡导运用新技术、新疗法,高起点、高水平优质服务。

各种实体肿瘤包括肺癌、肝癌、胃癌、肠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卵巢癌、软组织肿瘤等,在努力探索肿瘤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和临床特点基础上,采用国际标准的化疗方案,给予病人最佳的和规范化的治疗。在通常的联合化疗中还配合有细胞因子治疗、免疫治疗、内分泌治疗、中药治疗等综合措施,尤其是近几年随着科学的突飞猛进,分子靶向药物治疗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非小细胞肺癌,我们给予易瑞沙、特罗凯和多靶点药物培美曲塞等,并获得了神奇的疗效。对乳腺癌的治疗,在联合化疗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内分泌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针对不同患者开展“个体化”治疗,如曲妥珠单抗(赫赛汀)、芳香化酶抑制剂阿那曲唑、依西美坦等药物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科室还特别注重肿瘤病人的术前新辅助化疗、术后的巩固化疗、体腔内化疗以及部分需要姑息化疗的病人。在我省率先将肿瘤基因芯片诊断技术用于临床,能动态观察肿瘤病人体内肿瘤细胞的代谢与变化,同时对恶性肿瘤的诊断疗效监测,为临床制定诊疗计划提供可靠依据。在骨转移癌的治疗方面,近几年采用联合化疗配合用破骨细胞前体抑制剂双膦酸盐类药物,使许多晚期肿瘤病人重新站立起来,获得新生活。在胸腔、腹腔、心包腔癌转移造成大量积液渗出的癌症病人中,采取导管引流加三联药物交替(化疗药物、中药、白介素等)疗法,使多数病人达到缓解。与此同时,在临床工作中,着重解决和及时处理一部分晚期肿瘤病人的上腔静脉综合症、脊髓压迫症、高钙血症和肿瘤细胞溶解综合征等,减少病人痛苦,提高生存质量。

在血液系统疾病的治疗方面,主要包括各种贫血(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MDS)、各种急、慢性白血病,恶性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骨髓增殖性疾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骨髓纤维化)、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血友病等。为提高血液病的诊治水平,在外周血和骨髓形态学诊断基础上,先后开展了骨髓病理诊断、骨髓染色体、细胞组织化学染色、白血病免疫分型和融合基因的检测。

白血病的治疗中,除传统的化疗外,我们开展了分子靶向治疗。在恶性血液病成功治疗典范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采用三氧化二砷联合化疗及其序贯治疗,使患者缓解率达到100%,且无一例复发。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其特征性染色体异位形成BCR/ABL融合基因,由此表达具有很强的酪氨酸激酶活性的 p210蛋白,我们采用甲磺酸伊马替尼(格列卫)作为一线药物治疗,对白血病的融合基因有高度特异性抑制作用,接收治疗的慢粒白血病患者达到了较高的血液形态学和细胞遗传学的缓解率。在恶性淋巴瘤的治疗中,由于单克隆抗体的应用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非霍奇金B细胞淋巴瘤采用CHOP方案加利妥昔单抗(美罗 华)明显提高了完全缓解率和延长无病生存时间。利妥昔单抗在治疗难治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血液科实验室现有工作人员5人,其中主任技师1人,主治医师1人,主管技师1人,技师1人,主管护师1人,现有仪器设备包括OlympusBX53型5人共览显微镜1台,超高倍显微分析仪1台,骨髓细胞显微图像分析系统2套,Olympus光学显微镜3台,Leical切片机1台,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仪1台。实验室开展了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技术,骨髓细胞组织化学染色技术,骨髓病理诊断技术,末梢血象分类等常规检查,拥有的“多功能超高倍微分析仪” 高达0.3μm的分辨率,可直接观察血液、体液、分泌物的细胞、病原微生物及其他各种有形成分的形态,为疾病的诊断治疗和监测亚健康状况提供依据。科室开展的“多肿瘤标志物蛋白芯片检测”项目,是首家在东北三省开展的蛋白芯片检测新技术,可同时检测AFP、CEA、CA125、CA153、NSE、 CA19-9、CA242、PSA、Free-PSA、β-HCG、Ferritin及HGH十二种肿瘤标志物,对恶性肿瘤的诊断、判断疾病的病期、疗效 监测及预后转归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

肿瘤•血液内科是教育部直属吉林大学医学部内科硕士点,是全省继续教育和国家临床药理基地,并担负全省远程医疗会诊的任务,先后承担完成吉林省科技厅课题 14项,国家科技部重大课题1项,长春市科技局课题5项,横向联合课题9项,发表在核心期刊论文80余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二等 奖、三等奖各1项,获吉林大学医疗成果奖4项。近几年先后有4人分别到美国路易威尔大学、托马斯杰弗逊大学、加拿大阿尔伯塔大学研修、深造。另外,学科注重自身素质的不断提高及前沿知识的更新。经常参加国际、国内的顶级学术会议,包括ASCO、CSCO、ASH等,掌握了目前最前沿的知识;同时科内经常举办省级、校级、院级继续医学教育,将与其他科室相关的血液专科知识与同行进行分享。科内经常举办小讲座,不断提高自身医疗水平。并会融会贯通,将最先进的治疗理念融入至日常的医疗实践中。

肿瘤•血液内科是一支拥有高超的诊疗技术水平,丰富的诊疗经验的团队。良好的住院环境,周到的服务理念,竭诚为广大肿瘤血液病患者服务。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是一所国家卫生计生委管理、教育部直属高校附属,集医疗、教学、科研、康复、保健于一体的现代化三级甲等综合性临床医学院。其前身是1936年11月建成的伪满洲国新京特别市立医院,抗战胜利后的1946年,更名为长春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948年11月,东北解放后,聂荣臻元帅、诺尔曼•白求恩1939年缔造的晋察冀军区卫生学校迁至长春,长春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名长春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1950年更名为长春军医大学第二学院,1954年更名为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第二医院,1978年更名为白求恩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 2000年6月白求恩医科大学与吉林大学等五校合并为新的吉林大学后,医院更名为吉林大学第二医院,医院占地面积18.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9万平方米,现有自强院区、青年院区和亚泰院区三个院区。虽然几易院名,传承不变的是对患者服务像亲人,对医疗技术精益求精的白求恩精神,医院被评为吉林省首家国家级爱婴医院、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医院现有50个临床科室,10个医技科室,10余个省校级研究和诊疗中心。医院拥有飞利浦256排极速CT、日立128排CT、E-CT、世界知名品牌核磁共振4台、飞利浦IE33彩超、瓦里安直线加速器、全数字平板式心血管造影机(DSA)、西门子3DC型臂、Stryker计算机辅助手术导航系统、全飞秒激光手术系统等高精尖仪器设备430余台件,固定资产总额18.8亿元。作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疑难和危重疾病的诊疗中心,开放床位2600多张,有教职工4000余名;年门诊量近150余万人次,住院病人9.6万人次,手术近5万例。医院践行白求恩不远万里无私奉献的精神,到基层义诊、送医送药,目前已经建立起13家远程医学网络医院,实现了将技术与服务向最需要的基层延伸的目标。医院现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6个,省级医疗质量控制中心6个、重点实验室5个。为了突出特色学科,提升高峰,拓展高原,医院先后成立了眼科诊疗中心、普通外科诊疗中心、骨科诊疗中心、妇产科诊疗中心、心血管病诊疗中心。眼科在全国首批开展25G微创玻璃体视网膜手术,鼻内窥镜下眼眶微创手术,并处于领先水平。妇产科诞生了吉林省首例试管婴儿;率先开展了腹腔镜下妇科恶性肿瘤根治手术、盆底重建手术。心血管内科率先在吉林省开展了项目齐全的心脏介入治疗技术,使各种疑难、复杂的心脏病患者能够得到高水平的治疗,该科室已成为吉林省介入心脏病学领域开展项目最多、病例最多、成功率最高的领头科室。心血管外科完成首例该省医生为术者的心脏移植;在吉林省率先独立开展大血管病手术治疗以及冠脉搭桥和微创心脏手术。骨科完成了世界首例双髋、双膝四关节同期人工关节置换术和3D打印肘关节置换手术。各学科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纷纷率先在吉林省、东北地区开展新技术新疗法:普通外科的胰腺肿瘤根治门静脉重建;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经纤支镜进行肺、纵隔淋巴结穿刺活检对肺疑难病的诊断;肾病内科的肾穿刺活检技术和血液净化;内分泌科在糖尿病治疗方面开展的“双C”疗法;皮肤科开展的皮肤组织病理学及真菌鉴定;耳鼻喉头颈外科的鼾症手术和喉癌微创手术,首创嗓音专病门诊;胸外科的游离空肠移植肠系膜动静脉重建的颈段食管癌根治术,填补了东北地区的空白。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作为吉林省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医院,医院在国内率先探索集“全程连续、循环交替、责任分层、弹性工作”为一体的“CARE”护理排班模式。首次将网格化管理理念引入护理界,建立全新的“网格一体化”护理管理模式;是吉林省护理学会妇产科等四个专科分会的主任委员单位及吉林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吉林省唯一的教育部中职教师培训基地,并拥有护理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护理团队连续包揽省市护理技能大赛团体、个人冠军,是唯一两次代表吉林省参加全国护理大赛的精英团队, 多次荣获全国巾帼建功标兵岗等荣誉称号,已经成为吉林省乃至东北地区护理领域的一面旗帜。医院是国家卫生计生委临床药师培训基地,是吉林省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主委所在单位,在不良反应监测、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方面走在全国的前列。医院是吉林省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中心,吉林省预防医学会医院感染控制分会主任委员所在单位,是东北三省医疗废物管理培训基地,牵头组织制定了多项全省医院感染控制规范和专项检查标准。荣获全国医院感染监测先进单位。有国内最早提出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是“羊水栓塞”和“产科低纤维蛋白原症”致死原因的妇产科专家阴毓章教授,我国首位用前房角镜检查青光眼的创始人张文山教授;荣获中国皮肤科医师年会杰出贡献奖的张民夫教授;发现病理学诊断新方法——鼓气试验的胸外科专家田荣阁教授等。今天快速发展的吉大二院,师资力量不断得到提升和优化,现有双聘院士2人,36名博士生导师,230名硕士生导师。五年来,医院获评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省级精品课6门(《妇产科学》、《眼科学》、《诊断学》、《皮肤性病学》、《核医学》、《康复医学》);优秀教学团队4个;主编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1部;吉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资助课题1项;获省级教育技术成果奖网络教学资源类一等奖1项;省级教育技术成果奖影视教材类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多媒体课件类二、三等奖多项。医院每年投入师资培养的资金达300万元。五年来医院累计派出中青年业务骨干153人进行国内进修,公派出国留学70余人,派出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五年来先后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教育部、科技部、国家卫生计生委、省市级科研课题520项,共发表期刊论文2932篇,SCI收录论文429篇,EI论文51篇。获得授权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20多项。医院正在长春市亚泰大街4026号建设亚泰院区一期迁建工程,假以时日,一座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占地面积10万平方米的全新的现代化医院将建成并投入使用,这将极大地改善医疗环境,进一步提升诊疗水平,使医院的综合能力再上一个新台阶。中国共产党吉林大学第二医院第四次代表大会工作报告提出,要把吉大二院建成老百姓看病最向往的医院,因为这里能够提供最科学、最放心、最具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要建成医护人员最向往的医院,因为这里能够提供最好的职业生涯规划、发展机遇、工作平台,也最能彰显职业尊严和团队精神。
总院 青年院区 亚泰院区
推荐阅读
乳头痛一碰就疼怎么办
2025-09-09 10:14:01
乳头痛一碰就疼怎么办
如何减轻和避免β受体阻滞药不良反应
2025-09-07 13:14:40
如何减轻和避免β受体阻滞药不良反应
一会便秘一会腹泻是什么原因
2025-09-10 16:38:38
一会便秘一会腹泻是什么原因
吃白果是否能降低血压
2025-09-09 12:41:01
吃白果是否能降低血压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