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肿瘤科成立于1997年1月,十多年来肿瘤科发展迅速,现科室有2个病区(82张床)及1个分部(广慈52张床)、1个高能聚焦超声肿瘤治疗室和1个肿瘤学实验室。有各级医师23名,其中正高4名,副高3名,中级9名,初级7名;95%的医师具有硕士以上学历(博士10名,硕士12名);有临床护士35名。实验室有研究人员4名,其中1名为教授。为促进科室学科发展,加强医学转化技术在临床应用,肿瘤科于2011年聘请了肯塔基大学在肿瘤与血小板关系研究卓有成就的李震宇博士担任肿瘤学实验室海外主任,使科室的实验室建设和医学转化技术研究有了显著的进展。
肿瘤科主要收治以呼吸和消化系统为主的各种常见肿瘤。自建科以来,遵循肿瘤规范化治疗原则,采用以化疗为主的多学科综合治疗,积极开展临床路径和优质服务,使科室的肿瘤诊治水平不断提高,现已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的学科。由于肿瘤科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和学术地位,科主任被邀请参与《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中国版)》及《中国恶性黑色素瘤诊治指南》的编写;目前肿瘤科年门诊量达2.5万人次,年住院8800多人次。在做好日常规范化治疗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新技术和药物临床试验。2002年开展了第三类医疗技术-高能聚焦超声治疗晚期恶性肿瘤,目前已治疗2000多人次,该技术获2010年市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于2009年开展另一第三类医疗技术-自体免疫细胞治疗恶性肿瘤,目前已治疗500多人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004年科室通过了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物临床试验的资格认证,近3年开展国际多中心临床试验11项、国内多中心临床试验11项;其中ToGA研究(Lancet.2010;376:687-97)的结果作为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修改的1类证据。2011年1月设置胸部肿瘤(包括肺癌、食管癌及乳腺癌)和腹部肿瘤(包括胃癌及结直肠癌)2个亚专科,实行亚专科管理;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于2012年1月起先后对小细胞肺癌、非小细胞肺癌、胃癌、结直肠癌、乳腺癌和食管癌制定了临床路径,对这几病种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近2年进入临床路径的患者的达1213例。
近几年来,肿瘤科的科研工作也取得长足的发展,近3年发表科研论文85多篇,其中SCI论文14篇,中华级9 篇;获得国家自然基金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3项、厅市级科研项目14项;获得江苏省卫生厅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和二等奖各1项,苏州市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苏州市科技进步一等和三等奖各1项,江苏医学科技三等奖1项。。科室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特色为:1)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恶性肿瘤(乳腺癌)循环肿瘤细胞(CTC)的研究,并已取得初步成果(发表在Breast Cancer Res Treat上),并获得了2013江苏省医学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2)转录因子NF-κB信号转导通路与恶性肿瘤的关系,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Mol Immunol》、《J Mol Med》等杂志上;3)蛋白磷酸酶PP2A信号转导通路与胰腺癌的关系,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Cancer Lett》、《Eur J Cancer》等杂志上。
肿瘤科是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点,有博士研究生导师2名,硕士研究生导师6名,承担硕士研究生和七年制学生《肿瘤学》教学任务,近3年已培养硕士研究生23名。 近3年每年举办一项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肿瘤和白血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进展》,取得了良好效应。依托苏大附一院的实力,肿瘤科正逐渐形成立足于苏州,辐射苏南的发展态势,成为本地区有影响力的综合性肿瘤治疗及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