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重症医学科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成立于1987年,目前实际投入使用的ICU床位20张,病床使用率达80-100%。该院重症医学科是全院综合性重症救治科室,将各种专科的ICU集为一体,达到合理利用全院高尖端技术,汇集各种专业人才,整合全院优势,为危重患者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该科现有医生19人,护士40人,副教授3人,副主任医师7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5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8人,在读博士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人,主管护师4人,护师8人,护士28人。

科室现拥有呼吸机26台,无创呼吸机2台,转运呼吸机2台,纤维支气管镜2台,床旁超声2台,数量充足的多功能监护仪、输液泵及输液工作站,配备有降温机、X光机、床旁血滤机3台,PiCCO及漂浮导管心输出量监测仪等一大批先进的监测和治疗设备。在危重患者器官支持、重症感染治疗、镇痛镇静、营养支持、内环境紊乱纠治等方面有雄厚的实力和丰富的临床经验。

目前的诊治范围包括:1、各种休克及多器官功能障碍;2、严重感染;3、产科重症;4、神经重症等。具体包括:重型颅脑创伤、中枢神经系统感染、重症肌无力、格林巴利综合症、各种内分泌危象(糖尿病高渗性昏迷、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产科危重症(产后大出血、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羊水栓塞、HELLP综合症、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先心病合并妊娠、围产期结核等)、重症胰腺炎、坏死性筋膜炎、溶血性尿毒症综合征、毛细血管渗漏综合征、感染性休克、失血性休克、Stevens-Johson综合征、硫酸镁控制重症破伤风持续肌痉挛、可逆性脑后部白质病变综合征、普萘洛尔和加巴喷丁控制阵发性交感神经过度兴奋,以及各种疑难、危重病人的床旁快速评估和鉴别诊断。

开展的技术有:以镇痛为先的最小化镇静技术、各种困难气道处理技术(纤维支气管镜气道维护技术、喉罩插管技术、经皮气管切开术、视可尼、光导芯及可视喉镜气管插管术)、超声引导下动静脉置管术、连续心排血量监测技术、负压封闭引流术、血液净化技术、危重病人营养评估与支持技术、肺复张技术和重症理论引导下的床旁重症超声检查技术。

目前该科开展的肝移植术后急性排斥反应的微透析监测达国际水平,毛细血管渗漏的临床评估及治疗、镇静镇痛治疗和容量治疗达国内先进水平。并被评为昆明医科大学血气临床培训中心及肠内营养输注示范病房。

承担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镇静镇痛治疗与器官保护》《ICU中产科危重症的处理》。

教学培训与社会责任 目前承担着:1.昆明医科大学重症医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任务;2.昆明医科大学本科生重症医学大课讲授、见习和实习教学任务;3.云南省重症医学专业培训和进修医师培养任务;4.云南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救治任务。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干部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是昆明医科大学最早设置的临床学院,在1993年被卫生部首批评定为 “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建于1941年,原为“国立云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即云大医院),1963年更名为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特色专科突出。目前医院占地104亩,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医院编制床位数为3000张,目前实际开放床位2162余张,设有临床、医技科室58个。有国家级重点专科5个(含1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6个,省级质控中心11个,并与云南省137家州(市)、县级医院建立了医疗战略联盟。注重人才培养,人才济济。现有在岗职工3881人,高级职称以上568人,博士生导师39人,硕士生导师253人,博士277人,硕士52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0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4人,全国妇联“三八红旗手”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6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18人, 云南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7人、医学领军人才7人,医学学科带头人18人,云岭名医10人。全国劳模2人,省部级劳模7人,“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和“云南省首届十大女杰”各1人。教学稳步发展,成绩突出。医院设有23个教研室,承担着学校9个专业39门课程的临床教学和部分学生生产实习任务;医院拥有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9项,近三年来获省级优秀多媒体课件一等奖41项、二等奖97项,同时获国家级优秀课件一等奖2项,为我省高校填补了此奖项的空白;获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2项(其中重点项目4项),省院省校合作项目1项,校级教研教改立项76项,其中重点特色项目7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获昆明医科大学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各1项。近5年来,我院教师参加学校课堂教学比赛成绩突出,获奖人次和获奖等级均居于学校各二级学院榜首,共获一等奖11人,二等奖15人,三等奖6人,连续5年获得“教学比赛优秀组织奖”。参与各类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编写共69部,其中主编31部,评为优秀教材2部。建院以来,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合格的高级医学人才近7万人。坚持科教兴院,成果丰硕。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数连续十年名列全省卫生系统榜首。仅近五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获得“863”、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重点项目一级子课题3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80项,市、厅级科研项目410项;外来科研经费7500万元;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4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厅级科技成果奖51项;获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创新团队6个,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9个;有云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医疗卫生单位内设研究机构等级和数量在省内独占鳌头,有8个研究所,22个研究中心;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4个专业具有药物临床试验资格;是“十二五”期间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牵头单位;是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包含31个专业基地;17个专业获批准为省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面向国际,拓展协作。每年选派医疗技术及管理人员120余人赴北美、西欧、亚太、香港、台湾等地区进行学术交流、科研合作、考察、培训、进修学习和攻读学位,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医院重点、优势学科发展及项目开展。聘请樊代明、黎介寿院士为我院客座教授;国际妊娠联盟-云南中心在我院挂牌成立;与台北医大双和医院及台湾秀传医疗体系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香港中文大学建立院士工作站,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儿童心脏中心和心连心基金会在儿童心脏病项目上签订合作协议;医院获得“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的接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继续坚持“仁医仁术立院,真理真心育人”的宗旨,秉承“爱与生命同在”的核心价值观,以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继续深化医院内部改革,增收节支。做好全国优质医院和区域性医疗中心创建工作,使管理科学化、人才国际化、服务人性化、质控标准化、后勤社会化,加速与国际接轨。以建设“管理一流、设备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一流”的现代化医院为目标,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使医、教、研等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呈贡医院 院本部 华兴院区
推荐阅读
两条小腿冷的原因是什么
2025-07-02 11:54:08
两条小腿冷的原因是什么
黑色素瘤早期怎么治疗
2025-07-05 08:02:41
黑色素瘤早期怎么治疗
感冒一周还不正常吗
2025-07-03 15:46:36
感冒一周还不正常吗
急性支气管炎怎么快速止住咳嗽
2025-07-02 08:27:31
急性支气管炎怎么快速止住咳嗽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