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医学影像科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科前身为1946年成立的云大医院X光室和教学小组,由留法博士张蓬羽教授兼任主任,经过科室几代人和历任主任张蓬羽(1946-1951年)、柯成樑(1951-1985年)、宋光义(1985-1991年、1999-2005年)、庞瑞麟(1991-1999年)、赵卫(2005年至今)的不懈努力,不断开拓创新,取得了丰硕的成果。1951年设立放射科及教研组;1979年招收硕士研究生,1982年获国家首批硕士学位授权点;1994年获云南省首批一类课程,同年开办了云南省首届医学影像成人大专班;1997年创建医学影像学专业,开始招收五年制医学学士的医学影像学本科生;1997年至今为云南省医学会放射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单位;2002年成立云南省医学影像临床应用研究中心。2007年创办昆医海源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2013年建立昆明医科大学医学影像技术专业,招收培养4年制理学学士的医学影像技师。

现任科室领导班子为:主任赵卫,支部书记杨亚英,副主任韩丹、孙学进,影像医学系办公室主任张丽芳。科室有内设机构20个:国家级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培训基地;国家级医学影像学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云南省医学影像学临床重点专科;云南省X线诊断质量控制中心;云南省影像诊断与介入治疗研究中心;云南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云南省医学影像继续医学教育基地;云南省精品课程;云南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云南省高校特色专业;云南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云南省高等学校赵卫名师工作室;云南省赵卫劳模创新工作室;昆明医科大学影像医学系;昆明医科大学重点建设学科;昆明医科大学教学团队;昆明医科大学品牌教研室;昆明医科大学研究生优质课程;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学院重点发展学科;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科室现已成为集医疗、保健、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学术交流于一体,全数字化影像诊断和介入治疗种类齐全的综合临床研究型科室,科室设备齐全先进、整体实力雄厚、技术优势明显。已发展为立足云南、面向全国和南亚东南亚,引领该省医学影像学发展的中心之一。

全科现有科室人员 124人,其中技师分为常规、CT、MR及介入专业组,医师逐步分为头颈神经组、腹组、胸组及骨骼肌肉组等专业组。其中正高职称10人、副高职称12人、中级22人、博士11人、硕士32人、出国留学回国8名。

附一院医学影像科有设计先进的独立单体建筑医学影像楼,配备了全院性数字影像存档和传输系统(Full PACS),共60台影像诊断工作站全部配备影像专业DICOM显示屏,并通过RIS与HIS、CIS、教学PACS(130台影像教学终端机)等无缝链接。配套世界先进水平完整系统的医学影像设备,包括:9台平板DR、8台移动式DR、6台螺旋CT、5台高场MR、5台平板血管造影机、3台平板胃肠机、2台平板乳腺DR、1台射频消融治疗仪、1台高能聚焦超声消融仪(H1FU)、1台多普勒彩色超声等,为省内最多配置,临床服务能力强,所有影像学检查都实行24小时X7天连续工作,实现零排队预约。2015年诊治达305,375人次,经济收入120,434,553元。同时配备有4台80寸大屏幕专业显示器和2台BARCO影像专业投影仪,为影像学示教、会诊、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创造优良条件。

科研情况

医学影像科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两项及其它科研基金数十项,现有科研经费200多万元。在国内外杂志发表论文数百篇,其中SCI论文14篇,中文期刊近400篇,其中北大核心期刊300多篇,北美放射学会和欧洲放射学会大会交流论文4篇,主编各类教材及专业书籍20多本。

教学情况

作为我国首批硕士和云南省首个医学影像博士授予点,医学影像科现有博士导师1人、硕士导师10人,已培养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30多名,其中考取博士20余名。在读全日制博士研究生3名,硕士研究生44名。主持和承担昆明医科大学及海源学院影像医学3个专业的专业课教学工作,为云南省该专业人员的主要进修学习培训基地,每年培养数十名进修医生。多人多次承担昆明医科大学教研教改一般项目和重点项目,共发表教学文章17篇。

并于2014年成为国家级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十年来,科室主办、承办多次全国性学术会议,每年都举办国家级和省级影像学继教项目和多种学术活动,常年举办“周三影像论坛”现已259期,开办的“云南医学影像网”在全国都有较好的影响。2014年开设外国留学生MBBS全英文授课的《Medical Imaging》课程;2015年昆明医科大学同意昆明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成立影像医学系,现影像医学系在校学生数1500人,《医学影像学》获准为医科大学研究生优质课程建设。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干部保健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医院,是昆明医科大学最早设置的临床学院,在1993年被卫生部首批评定为 “三级甲等医院”。医院建于1941年,原为“国立云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即云大医院),1963年更名为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更名为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学科齐全,技术力量雄厚,特色专科突出。目前医院占地104亩,建筑面积11.8万平方米,医院编制床位数为3000张,目前实际开放床位2162余张,设有临床、医技科室58个。有国家级重点专科5个(含1个国家中医重点专科),省级临床重点专科16个,省级质控中心11个,并与云南省137家州(市)、县级医院建立了医疗战略联盟。注重人才培养,人才济济。现有在岗职工3881人,高级职称以上568人,博士生导师39人,硕士生导师253人,博士277人,硕士52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30人,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4人,全国妇联“三八红旗手”2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6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18人, 云南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37人、医学领军人才7人,医学学科带头人18人,云岭名医10人。全国劳模2人,省部级劳模7人,“云南省十大杰出青年”和“云南省首届十大女杰”各1人。教学稳步发展,成绩突出。医院设有23个教研室,承担着学校9个专业39门课程的临床教学和部分学生生产实习任务;医院拥有省级教学质量工程项目19项,近三年来获省级优秀多媒体课件一等奖41项、二等奖97项,同时获国家级优秀课件一等奖2项,为我省高校填补了此奖项的空白;获省“十二五”教育科学规划课题12项(其中重点项目4项),省院省校合作项目1项,校级教研教改立项76项,其中重点特色项目7项;获省级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获昆明医科大学大学生临床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各1项。近5年来,我院教师参加学校课堂教学比赛成绩突出,获奖人次和获奖等级均居于学校各二级学院榜首,共获一等奖11人,二等奖15人,三等奖6人,连续5年获得“教学比赛优秀组织奖”。参与各类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编写共69部,其中主编31部,评为优秀教材2部。建院以来,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合格的高级医学人才近7万人。坚持科教兴院,成果丰硕。科研项目和科技成果数连续十年名列全省卫生系统榜首。仅近五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1项,其中重点项目1项;获得“863”、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重点项目一级子课题3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80项,市、厅级科研项目410项;外来科研经费7500万元;获云南省科学技术奖40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厅级科技成果奖51项;获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创新团队6个,云南省院士专家工作站9个;有云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医疗卫生单位内设研究机构等级和数量在省内独占鳌头,有8个研究所,22个研究中心;被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认定为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14个专业具有药物临床试验资格;是“十二五”期间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牵头单位;是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包含31个专业基地;17个专业获批准为省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基地。面向国际,拓展协作。每年选派医疗技术及管理人员120余人赴北美、西欧、亚太、香港、台湾等地区进行学术交流、科研合作、考察、培训、进修学习和攻读学位,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医院重点、优势学科发展及项目开展。聘请樊代明、黎介寿院士为我院客座教授;国际妊娠联盟-云南中心在我院挂牌成立;与台北医大双和医院及台湾秀传医疗体系建立友好合作关系,与香港中文大学建立院士工作站,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儿童心脏中心和心连心基金会在儿童心脏病项目上签订合作协议;医院获得“全国援外医疗工作先进集体”,受到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的接见。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继续坚持“仁医仁术立院,真理真心育人”的宗旨,秉承“爱与生命同在”的核心价值观,以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为指导,牢固树立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思想,继续深化医院内部改革,增收节支。做好全国优质医院和区域性医疗中心创建工作,使管理科学化、人才国际化、服务人性化、质控标准化、后勤社会化,加速与国际接轨。以建设“管理一流、设备一流、技术一流、服务一流、环境一流”的现代化医院为目标,脚踏实地,扎实工作,使医、教、研等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呈贡医院 院本部 华兴院区
推荐阅读
硫酸镁一次喝50g会不会中毒
2025-06-30 10:46:04
硫酸镁一次喝50g会不会中毒
总是犯困想睡觉没精神怎么治
2025-06-29 09:28:51
总是犯困想睡觉没精神怎么治
胆囊切除术七天正常进食
2025-06-28 15:19:55
胆囊切除术七天正常进食
宝宝吐奶严重需要担心什么
2025-06-29 09:39:42
宝宝吐奶严重需要担心什么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