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红十字医院
心血管内科

技术人员:

该科现有初、中、高技术人员11名(高级职称5名),由享有国家津贴专家及技术总监亲自指导工作,主任医师3名,副主任医师2名,主治医师2名,医师4名。全科医护人员曾多次派往东部战区总医院、沈阳军区总医院、武汉同济医科大学等著名医院进修学习。在长期从事心内科临床诊疗抢救工作中,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医务人员整体业务素质过硬,技术精湛。

业务范围:

心内科:心内科全体医护人员一切从患者角度出发,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更新理念,遵循循症医学,对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的无创治疗达到省内先进水平,尤其是心血管急症经验丰富,抢救成功率高,急性大面积心肌梗塞的抢救疗效显著,成功安装心脏起搏器,正逐步开展冠状动脉疾病的介入诊治。

针对患者在高血压认识上存在的误区以及不恰当的治疗,心内科开展了广泛的高血压知识教育,采用个体化治疗措施,使广大的高血压患者消除了误区,接受正规的治疗,明显降低了心、脑事件的发生,保护了重要脏器功能,避免了药物的毒副作用,提高了生活质量,得到患者和社会的广泛好评。

心力衰竭严重影响着心脏病患者的健康,科室采用微创技术准确检测心功能,成功救治了大量的患者,其价廉、高效,能快速解除患者痛苦,复发率低。

门诊:常年有高级职称专家坐诊,擅长各种心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及疑难杂症的诊治,特别是广大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指导患者正确用药,消除患者在心血管疾病认识和治疗中存在的误区。

诊疗结果:

我们更新观念,破除陈旧的模式,采用全新的高血压个体化治疗措施,为广大高血压患者解除了病痛。采用独特的微创手段,准确地检测患者的心功能,明确浮肿的原因,指导心衰患者用药,方法简单、可靠、无痛苦,为心脏病患者提供最全面、准确、快速及廉价的治疗,延长患者寿命,提高生活质量。

临床研究:

该科率先将肘静脉压测定用于心衰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评价中,并将此技术扩大应用于休克补液的监测及肾衰患者病因的初步筛查中,获得省卫生厅“三新”技术项目,在省内外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

就医条件:

心内科设备齐全先进,拥有先进的中央监护系统及床边监护、运动平板、24小时心电监护、动态血压监测,为心脏病患者的诊治提供了有力的手段, CCU 病房的先进设施、优质的服务使危重症心脏病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医护人员服务热情周到,护士训练有素,穿刺成功率高,科室管理严格有序,医师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患者提供一个良好的就医环境,最佳治疗效果。

服务承诺:

服务热情周到,治病一视同仁,恪守职业道德,以病人为中心,坚持患者随访,为患者开通咨询电话,免费进行心血管知识健康宣教,用我们的爱心、细心、热心、责任心、耐心为患者服务。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青海红十字医院始建于1949年10月,是青海省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监管医疗为一体的三大医学中心之一、青海省120急救网络医院、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也是全国监狱系统规模最大、医院等级最高的现代化医院,是国内第三家、西部地区第一家通过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JCI)认证评审的公立综合性医院。医院设有医疗专业科室65个,定编床位1100张,员工总数2380人,专业技术人员1945人。其中高级医疗专业技术人员22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省级首席专家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6人,区域性学科带头人12人,外籍医学博士、专家10人,医学院校教授2人,硕士生导师6人,省级以上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41人,国家级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4人。青海红十字医院始建于1949年10月,是青海省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监管医疗为一体的三大医学中心之一、青海省120急救网络医院、卫生部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也是全国监狱系统规模最大、医院等级最高的现代化医院,是国内第三家、西部地区第一家通过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JCI)认证评审的公立综合性医院。医院设有医疗专业科室65个,定编床位1100张,员工总数2380人,专业技术人员1945人。其中高级医疗专业技术人员227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省级首席专家1人,省级学科带头人6人,区域性学科带头人12人,外籍医学博士、专家10人,医学院校教授2人,硕士生导师6人,省级以上医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和副主任委员41人,国家级专业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4人。医院秉承“红十字让生命更健康”的最高服务理念,以“科技兴院、文化强院”为工作方针,遵循“仁爱、和谐、诚信、卓越”的医院精神,以“敬畏珍惜生命,患者需求至上”作为医院的价值观,加强专业学科和特色专科的建设。医院确立了以妇产科、麻醉科、急诊医学科、小儿外科、心脏介入科、检验科、放射科和病理科为医院的A级重点学科,全方位地支持其发展。医院A级重点学科妇产科由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级学科带头人和青海省妇产科专业首席专家领衔,带领拥有二十多名主任医师和副主任医师专家队伍,在科研、教学、临床技术服务等综合实力方面具有显著的技术优势,已经形成七个科室,共380张病床的规模和特色,是省级重点学科、青海省名科和青海省妇产科疾病诊疗中心,也成为国内10大妇产科之一,是医院的形象品牌。张建青院长也成为国家西部地区唯一的中华妇产科学会常委。医院妇产科于2011年被国家卫生部评定为西北地区唯一的一家四级腹腔镜培训基地。医院A级重点学科麻醉科经几代人的努力已成为具有雄厚科研、临床、教学力量的科室。目前是省内条件最好、技术力量最雄厚、设备最先进、综合实力最强的科室,被评定为“青海省临床麻醉质控中心”、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小儿麻醉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麻醉学会区域麻醉培训中心。病理科、急诊医学科也被省卫生厅评定为省级特色专科,检验科质量和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被省卫生厅认定为青海省临床医学检验中心,检验科已通过ISO15189国家实验室认可,并于2014年10月再次通过新标准监督评审。医院重视民族医药学科的培养和发展,中西医结合糖尿病专病治疗、回医科、藏医门诊等已成为独具特色的专科,深受广大少数民族就医群体的欢迎。由于疗效好、治疗规范,糖尿病专科被省医保局指定为糖尿病鉴定专科,被省卫计委评审批准为省级重点学科。医院眼科是省内唯一拥有飞秒激光治疗近视眼技术的科室,手术例数全省第一。医院耳鼻喉科的呼吸睡眠专业在省内规模和水平名列前茅。心脏介入科在中组部博士团成员甘立军博士的指导下,开展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放支架术,成为省内首家对急性心梗开展绿色通道的医院,获得了国家卫生计生委“急性心肌梗死规范化救治项目”的资质,赢得了省内患者的信赖和好评。小儿外科在瑞士医学博士鞠天伟的努力下,成功的开展了多项新生儿手术,填补了青海省内空白。医院在通过JCI认证及三甲新标准评审的推动下,对医院的精细化管理进行彻底改造,在内部从医疗流程入手,采用和顺精准医疗理念进一步关注患者需求、关注患者安全、确定患者价值、强调患者疗效、缩短治疗时间、降低医疗成本、确保财务稳健、服务精益求精的理念,对医疗服务环节进行彻底的改善。在医院文化内涵建设中,提出了打造医学历史博物馆式医院的理念,建成了“阳光医学历史博物馆”、“中国回医药历史博物馆”、“人体解剖病理标本馆”和院史馆,并迁建了反映医农同源、医食同源的建筑文物,为此,2009年被青海省科技厅、中共青海省委宣传部、青海省科协确定为“青海省科普教育基地”,2010年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普教育基地”。医院近年来先后获得多项荣誉,2012年获得全省民族团结先进示范单位,2013年获得全国改革创新医院,2014年获得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2014年医疗机构最具公信力医院,院后勤服务部获青海省总工会授予“高原工人先锋号”称号。同时,医院从2003年起创办了院报《阳光天使》和院刊《高原与人体健康》,国内首家《现代回医药研究》杂志,并以中文版、藏文版、英文版等不同版本面对不同读者,免费为全省各民族就医群体和社会各阶层发送,在青藏高原地区传播卫生保健常识。多年来,医院主动与佛教人士、穆斯林教长联系,先后为多家佛教寺院的宗教人士建立了健康档案,以及为多座清真寺的阿訇、教长、满拉建立了健康档案。医院针对我省旅游人群不断增多的实际,及时成立了高原野外徒步医疗救护队,为在救护车无法到达的高原野外区域,配合“120”急救站做好突发事件的应急与处理。救护队的成立填补了我省高原旅游医学中的空白,对广大旅游人群的野外旅游安全起到积极的防范和推动作用。医院每年在青海的最好季节,开展“大美青海人文医学文化节”系列活动,已多次成功举办“友好医院院长高峰论坛”, 与省内外多家友好医院开展交流;就医院改革成果、经营管理经验、医院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交流;各专业科室配合医学会的各项工作,开展省内外的学术交流活动;医院文化中加入以民族多元化、宗教多元化、文化多元化的理念,分别召开“伊斯兰文化与医学论坛”、“佛教文化与人文医学论坛”、“基督教文化与西医历史论坛”等活动,让各宗教领袖和民族宗教学的专家学者以人文知识讲座的形式及科学知识讲座的形式进行双向交流,达到民族团结、宗教宽容、医患和谐的目的,为我省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活动作出了贡献。
推荐阅读
海绵微针脱皮好还是不脱皮好
2025-07-02 14:13:40
海绵微针脱皮好还是不脱皮好
大便干燥怎么办
2025-07-01 19:04:59
大便干燥怎么办
手上有紫色淤血是什么情况
2025-06-30 18:46:21
手上有紫色淤血是什么情况
小儿鞘膜积液该如何治疗​
2025-07-02 13:07:26
小儿鞘膜积液该如何治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