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
中医肝病科

泸州医学院附属中医院肝病科系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医专科、肝病治疗中心,泸州医学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位于泸州市水井沟,交通方便。该科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

在全国知名肝病专家孙同郊教授的带领下,该科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贵州、云南、重庆等地求治患者也络绎不绝。根据肝胆病的特点,结合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该科研制了多种专科制剂,配合肝病治疗仪、推按运经仪、腹水回输机、人工肝等用于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肾综合症、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胆石胆囊炎、胰腺炎、肝癌、胆管癌、胆囊癌、胰腺癌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全科医护人员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科室收费合理,深受广大病员的好评。该科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等科研课题31项,完成21 项,在研课题1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出版专著 8 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该科还承担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医学系相关临床教学任务,培养硕士研究生40余名,接收省内外进修生50余名。该科系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医专科、肝病治疗中心,泸州医学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位于泸州市水井沟,交通方便。该科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

在全国知名肝病专家孙同郊教授的带领下,该科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贵州、云南、重庆等地求治患者也络绎不绝。根据肝胆病的特点,结合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该科研制了多种专科制剂,配合肝病治疗仪、推按运经仪、腹水回输机、人工肝等用于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肾综合症、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胆石胆囊炎、胰腺炎、肝癌、胆管癌、胆囊癌、胰腺癌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全科医护人员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科室收费合理,深受广大病员的好评。该科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等科研课题31项,完成21 项,在研课题1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出版专著 8 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该科还承担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医学系相关临床教学任务,培养硕士研究生40余名,接收省内外进修生50余名。该科系四川省首批重点中医专科、肝病治疗中心,泸州医学院首批硕士学位授予点。位于泸州市水井沟,交通方便。该科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

在全国知名肝病专家孙同郊教授的带领下,该科在省内外有较大影响,贵州、云南、重庆等地求治患者也络绎不绝。根据肝胆病的特点,结合国内外最新科研成果,该科研制了多种专科制剂,配合肝病治疗仪、推按运经仪、腹水回输机、人工肝等用于治疗各型病毒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脂肪肝、肝肾综合症、肝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胆石胆囊炎、胰腺炎、肝癌、胆管癌、胆囊癌、胰腺癌均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全科医护人员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科室收费合理,深受广大病员的好评。该科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等科研课题31项,完成21 项,在研课题10余项,获国家级、省部级、厅局级科技进步奖20余项,出版专著 8 部,在国家级、省级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100余篇。该科还承担泸州医学院中西医结合系、医学系相关临床教学任务,培养硕士研究生40余名,接收省内外进修生50余名。

专科特色:在学术带头人孙同郊教授的指导下,在科主任杨华秀教授的带领下,全体医护人员能够应用中医药传统疗法、独特的诊疗手段,中西医结合方法诊疗该专科范围的常见病、多发病及各种危重疑难病症。中西医合参,中医传统治法为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肝炎病原学及临床分型的不同、中医辨证湿热、瘀血、热毒、正虚的轻重缓急/灵活使用清热除湿、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益气扶正等方法的单独运用和联合运用,根据慢性肝病及肝硬化患者虚为本,湿瘀水毒为标的病机关键,重视益气扶正、活血化瘀法治疗肝纤维化患者,还广泛使用专科独特制剂、运用肝病治疗仪和推按运经仪治疗肝胆专科疾病,收到了较满意的临床疗效。对重型肝炎(急型、亚急性、慢性)、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肝腹水)、各种原因引起的脂肪肝、酒精肝、肝昏迷、肝肾综合征、消化道出血(呕血、便血)、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肝内胆管结石、胰腺炎、肝癌、胆道癌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尤其是中药多途径联合给药治疗慢性重型肝炎,提高了该病的有效率,降低了病死率。

专科实验室开展了专科疾病诊疗有关的生化、放免、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如PCR检测HBV-DNA(定性、定量)、放免酶免检测肝肿瘤标志物和肝纤维化指标、血氨仪、蛋白电泳、凝血酶、肝纤维化病例等检测。对专科单病种分别执行相应诊疗护理常规。上述工作的开展,大大提高了专科诊疗水平,受到了专科病人的普遍欢迎。实验室简介:设有国家中医药科研二级实验室,专人管理,实验室固定资产达500余万元。能够及时、准确为临床提供可靠的辅助信息,完全能够满足临床肝胆疾病的诊断、治疗、疗效判断及预后等方面的需要。检测方法涵盖与肝胆疾病有关的生化、酶联免疫、放射免疫、基因扩增、斑点杂交等多种方法。具体开展了10个方面的检测工作;包括:①病毒性肝炎病毒标志物(乙肝两对半、斑点杂交法和基因扩增法检测HBV-DNA、乙肝病毒变异)检测;②肝功能(SGPT、SGOT、A/G、胆红素、蛋白电泳、疑血酶原、凝血酶元活动度等项目)测定;③肝硬化有关指标(PCⅢHA、LX、肝组织胶原蛋白含量等项目)测定;④肝病有关细胞因子(TNF-α、IL-1α、IL-18、TGF-β、r-IFN等)检测;⑤内毒素检测;⑥肝病自由基损伤指标(SOD、MDA)的检测⑦肿瘤标志物(AFP、CEA、SA)检测;⑧血脂(甘油三酯、胆固醇、载脂蛋白等)检测。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中西医结合学院前身为1977年建立的泸州医学院中医系,1993年正式招收硕士研究生。附属中医院于1983年建立, 1998年中医系与附属中医院实行“系院合一”管理体制,2001年中医系更名为中西医结合系,2003年更名为中西医结合学院。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是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产业文化、集团医院、国际交流于一体的具有中医、中西医结合特色的三级甲等综合性教学医院,始建于1983年,医院通过了ISO9001质量认证,是“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重点中医医院”“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和“五星级”中医医院。先后获得了 “全国重点建设中医医院”“中国百强品牌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中医药系统创先争优活动先进集体”“全国冬病夏治先进单位”“全国省级综合性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名老中医师承工作管理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文化建设先进单位”“全国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创新单位”“全国中医电子病历示范单位”“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国家首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教育部首批‘5+3’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四川省中医类别医师资格考试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四川省委教育工委先进基层党组织”“四川省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泸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9次荣获“泸州市110社会服务应急联动一等奖”等殊荣。医院总占地面积80.2亩,建筑面积21万余平方米,形成了城北新院、水井沟院区、忠山院区、龙驰门诊部、天寿同仁国医馆及驾驶员体检中心、机场航空救护站“一院七地”的办院格局。医院现有编制床位3000张,城北传承创新大楼于2019年10月投入使用。现有在职职工25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专家300余人,硕博士300余人,博士研究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100余人,国家级、省级学术专委会委员以上专家200余人次,聘有世界范围内专兼职教授200余人。医院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拥有区域中医脑病、肾病、肝病诊疗中心,设有57个临床和辅检科室,其中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2个(脑病科、肾病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5个(耳鼻咽喉科、脑病科、肝病科、肾病科和重症医学科),国家中医重点专科协作组成员单位3个(治未病中心、护理学、临床药学),四川省中医重点专科13个,四川省卫计委甲级重点学科1个(麻醉学)和一批院级重点专科,国家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8个(孙同郊、王明杰、陈隆晖、汪世强、胡春申、张茂平、黄淑芬、王鸿度)和四川省名中医工作室3个(孙同郊、杨思进、王明杰)。医院获批建泸州市人民政府院士工作站,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中医药重大疾病防治协作中心、四川省中医药“治未病”中心,医院制剂室为四川省中药制剂能力建设单位,近年来,医院大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先后成立了手外科中心、运动创伤及关节微创外科中心、静脉用药调配中心、临床营养中心、治未病中心、胸痛中心、介入诊疗中心、健身中心、医学美容中心、中西医结合药物研究中心、中葡中医药国际合作中心、中医表型组学研究中心、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疾病研究中心等。医院拥有Skyra3.0T、飞利浦1.5TMRI、Flash双源CT、医科达、新华6MeV直线加速器、Ysio双板DR、西门子、联影螺旋CT、Ceiling、Floor平板DSA、美敦力手术导航系统、飞利浦四维彩超、S5人工心肺机系统、进口全自动药品分包机、遗传分析仪、奥林巴斯和潘太克斯胃肠镜、阿玛仕1050RS准分子激光近视手术系统、头颅伽玛刀、腹腔镜系统、林氟泰克关节镜、卡尔史托斯神经内窥镜、徕卡、蔡司手术显微镜、海德堡OTC、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设备以及眼科手术中心多个层流手术室。医院与西南医科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实行院院合一。有中西医临床医学和中医学两个本科专业以及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中西医结合眼耳鼻喉学、中西医结合骨伤学3个辅修专业,中西医临床医学和中医学均为一本招生专业。有中西医结合、中医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中医学为国家卓越医生(中医)培养计划项目,中西医临床医学为国家级特色专业,中西医结合临床为国家中医药管理中医药重点学科、四川省重点学科、四川省高等教育“质量工程”项目,《中医学》为四川省精品课程,《中医骨伤科学基础》为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院以来,先后培养了中医、中西医临床本科人才7000余名,研究生人才400余名,留学生人才500余名。现有在校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2200余人。医院科研氛围浓厚,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863、973子课题等科研项目。医院共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心肌电生理实验室,拥有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二级实验室肝脏生物化学实验室、四川省教育厅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和中西医结合研究中心实验室。主持各级科研课题1000余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30余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00余项,获得各级科研成果奖80余项:其中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中华医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四川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三等奖20余项;泸州市科技进步奖3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4000余篇,其中SCI收录130余篇;获得国家专利授权90余项。开发医院中药制剂56个,拥有科技成果转化公司2个(泸州神农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四川省中医药转化医学中心泸州分中心)。医院先后与德国、美国、日本、加拿大、俄罗斯、葡萄牙、捷克等国家建立了学术交流、长期教学及科研合作关系,成为中国-中东欧国家医院合作联盟单位、国际心脏联合诊疗中心成员单位,成立了捷克中医中心。2011年,成立了以该院牵头的泸州市中医医疗集团,现有167家医疗机构成员单位,有紧密型合作型分院14家。医院始终坚持“管理治院、质量立院、特色办院、科教兴院、人才强院、文化铸院”的办院方针,弘扬“团结建院,艰苦建院”的医院精神,恪守“德业并修,精诚致远”的医院院训,肩负“仁和精诚,佑护生命”的医院使命,坚持“以德聚人,以文化人”的管理理念,践行“千方百计,臻于至善”的服务理念,大力推行“中医院要姓‘中’,中医院也要姓‘综’,中医人才要姓‘博’,现代科技要‘跟踪’”的发展理念,“学术引领,技术指导,上下联动,开放共享”的学术理念,“医院不分大小,发展不分先后,同行相互切磋,互助才是出路”的帮扶理念,以实际行动实现“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医、中西医结合特色现代化医院”的愿景。
城北新院 水井沟门诊部 龙驰门诊部 忠山老院
推荐阅读
股骨头坏死的原因是什么
2025-06-30 19:17:49
股骨头坏死的原因是什么
眩晕恶心是怎么回事
2025-07-01 11:37:21
眩晕恶心是怎么回事
牙齿出血怎么快速止血​
2025-07-03 11:58:41
牙齿出血怎么快速止血​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2025-06-30 17:58:36
儿童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