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院党委的直接领导和各职能部门、临床各科室的关心和支持下,铜仁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全体医护人员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把医疗工作是否满足患者日益增长的医疗需求,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健康生活水平,是否有利于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作为衡量工作好坏的度量尺。坚持“以病人为中心”,实施科技兴医战略。近年来,医院不惜重金购置了PHILIPS1.5T超导磁共振(MRI)、西门子(SIEMENS)1.5T超导磁共振(MRI)、西门子(SIEMENS)128层螺旋CT; 西门子(SIEMENS)16排螺旋CT 、西门子(SIEMENS)DR 等;实现放射信息系统(RIS)管理,建立了影像通讯与存档系统(PACS),成为全省首家建立数字无胶化影像科室,使X线、CT、MRI影像资源实现共享的大型现代化科室。
一、学科基本情况
科室50名医护人员中,大专以上学历人员占90%以上,其中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共5名,副主任护师1人,主治医师1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人),主管护师3人,医师10人,技师3人、护师1人,技士12人。
科内实现诊断与技术的专业分工;设备先进,技术力量雄厚,科室主任有突出贡献的学科带头人,是医院规培基地影像教研室主任、铜仁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主任委员、铜仁市区域远程影像诊断中心主任、铜仁市放射诊断质量控制中心主任;贵州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委员、贵州省医学会影像技术学分会常委、贵州省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影像专业委员会常委;贵州省评标专家、铜仁市人民医院法医司法鉴定专家等。科室配置有PHILIPS1.5T超导磁共振(MRI)1台、西门子(SIEMENS)1.5T超导磁共振(MRI)1台、西门子(SIEMENS)128层螺旋CT 1台; 西门子(SIEMENS)16排螺旋CT 3台 、美国GE16排CT 1台、西门子(SIEMENS)DR 2台,西门子(SIEMENS)数字胃肠机1台、乳腺钼靶机1台及影像通讯与存档系统(PACS),实现了科室内影像信息资源共享和办公自动化,诊断报告图文并茂,并可将CT、MRI、DR、数字乳腺摄影等检查的原始图片以电子二维码的形式提拱给病人随身携带,方便其就医和会诊。
在院党委的领导和各科室的支持下,一支富有朝气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队伍逐渐成长起来,给放射医学事业的发展带来了勃勃生机。短短几年,放射影像由过去单一的放射诊断发展到如今集X线、CT、MRI和数字钼靶乳腺摄影为一体,形态与功能成像相结合的新型影像学科。近年来,全科在国家级和省级专业杂志发表论文数十篇,并有多篇论文在全国、西南地区和省、市放射学术交流会上交流。
除完成日常诊疗任务外,该院放射科还担负着全市放射医学质控、教学、科研任务。根据统计数据,放射科年服务量为15万人次左右。检查项目多样,平片包括常规平片、长骨无缝拼接、乳腺摄影、泌尿系造影、食道吞钡及胃肠道钡餐检查、T管造影、空气灌肠、排便造影、窦道造影;全身CT及MRI包括心脏运动的实时成像、快速血管成像、三维重建、还可以完成MRI超快速成像、功能成像(弥散和灌注成像)等。
学科注重医德医风建设,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不断提高医护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最大限度地把方便留给病人。放射影像科借助先进的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系统,定期进行职工岗位继续教育,开展学科内不同领域的学术研讨与交流,不断提高医疗诊治水平。
二、核心技术与科研、教学水平
核心技术:主要体现在CT、MRI医学领域,放射医学是科室技术水平实现跨越的基础,CT、MRI医学是学科腾飞的助推器和催化剂。
CT:薄层高分辨率CT(HRCT)成像技术;全身骨关节和CT血管造影技术;心脏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技术;脏器三期动态扫描、CT三维重建技术;复合创伤急诊CT检查技术;CT灌注成像技术等成为支撑和推动临床医学发展进步的重要手段,是复杂、疑难疾病诊断、治疗和疗效评估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之一,也是学科发展的支柱产业,为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以及显著降低死亡率、致残率,提高临床诊治水平,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经济和技术效益。
MRI:高分辨率神经成像技术;快速MRI成像技术(STIR、3D Vibe、Haste,Trufi);MR血管成像技术;MR水成像技术(MRCP、MRU);弥散加权和灌注成像(DWI&PWI); 化学位移成像技术;脂肪抑制技术;水激发技术;类PET成像;波谱成像与波谱分析技术;心脏大血管MR成像技术;动态增强MRI和图像后处理技术;磁敏感加权成像(SWI)技术;快速自旋回波、梯度回波、反转恢复、平面回波、全景一体化成像技术等核心技术的应用弥补了CT和超声、核医学等诸多不足,为临床科室的发展搭建了高科技平台,也为复杂、疑难病变的诊断和鉴别提供了形态、功能、代谢和生物化学、组织成分等改变的重要循证医学证据。MRS是目前能在活体检测器官功能、代谢变化的分子影像手段之一,已成为医学新兴学科的重要支柱,在临床学科建设和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PWI和DWI为疾病诊断与鉴别、指导治疗和评估疗效,提高肿瘤分期准确率等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也为脑和心肌缺血、存活组织和不可逆损害的判断,指导相关学科治疗提供关键的病理-生理学变化依据,成为引领医学影像发展方向的重要核心技术,在社会、经济和技术方面展现出显著效益。
除完成日常工作任务外,每年为基层和下级医院培养专业人员十余名,并担负规培教学和实习生带教工作。
三、目前在省内同类学科中具有的优势和不足
人才队伍基础薄弱、学历结构不尽合理,研究人才不足,不能满足科研需要;优势在于拥有大量的病源,设备性能基本与省级医院处于同等水平。
四、学科与学术队伍建设目标
计划在今后5 年的时间建立一套完整的医学影像学基础与临床研究体系,实现基础研究及临床研究相结合。研究针对实际工作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展开,并做到研究成果尽快转化为临床应用,按照研究工作的需要建立和完善制度,做到设备人员的合理调配和高效使用,同时建立完善规培生,进修生培养基地,做到研究的深入性、连续性,力争申报省级重点学科,使临床与基础研究处于省内先进水平。
学科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必须依赖一支优秀合理的人才梯队和学术队伍,科室将继续加大人才梯队建设的力度,制定适应新形势的人才培养计划,实行外派进修学习,报考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和岗位自学成才相结合的培养模式,鼓励医技、护师干事业,干成事业,并提供相应条件。五年内使青年医技、护师队伍基本素质全面得到提升,具有硕士学位率达5-10%以上,博士率学位达2%以上。培养造就数名在省内学术界有影响力的学术带头人,同时注重后备学术带头人的培养,建成一个人员结构更加合理,有利于学科发展的学术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