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华大学附属医院
医学影像科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中心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影像科室,为吉林省医学影像重点实验室,吉林市CT、磁共振重点专科,北华大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北华大学临床放射医学研究所。拥有1.5T超导磁共振机、四维128层螺旋CT机,炫速双源螺旋CT机等设备。科室拥有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6人,其中主任医师、教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3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人员10人,其中博士2人,目前科室在读研究生15人。是目前东北三省设备最先进、配置最齐全、人员业务最精湛的影像诊断中心之一。近五年承担国家教育部、吉林省科技厅、教育厅、卫生厅及国际间合作项目29项,获吉林省、市科技进步一、二、三等奖18项,发表论文100余篇,其中SCI、EI收录检索论文6篇,主编及参编影像学专著及教材19部。率先开展多项新技术和新项目,处于国内及省内领先水平,使许多疾病早期明确诊断。

主要有:

1、腹部肿瘤诊断,特别是肝癌、胰腺癌的诊断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率先开展采用128层螺旋.CT及磁共振进行肝癌、胰腺癌等多期增强扫描技术,开展双源CT灌注成像及双能量成像,使直径小于1.0cm的肿瘤得到早期诊断,并对肿瘤治疗后有无残留及疗效进行影像学的评估, 在此领域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其中“肝脏肿瘤影像学综合临床应用研究" 2005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钆贝葡胺肝硬化结节MR研究"2010年获吉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肝癌影像学可切除评价研究”,2012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MRTrue FISP序列对梗阻性黄疸诊断研究'及“DWI对肾上腺肿瘤的诊断研究' '两项科研成果分别获2008年吉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2、心胸部疾病的诊断,特别是肺癌128层螺旋CT的诊断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其中肺癌影像学可切除评价研究”2005年获吉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肺癌早期诊断-DNA异倍体CT研究"2007年获吉林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在吉林省率先开展双源CT双能量肺小结节分析、双能量肺容积灌注检查、双能量肺栓塞血管分析,其诊断水平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冠心病的诊断方面,吉林省内率先开展双源CT低剂量冠状动脉血管成像,优化和规范冠状动脉CTA的3描模式,使双源CT低剂量CTA作为冠心病的常规筛查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在吉林省内率先开展心脏功能和心肌活性负荷的双源CT检查,有效评估心脏功能和心肌梗死的存活情况,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3、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开展128层螺旋CT全时相动态CTA检查,脑血管病的弥散、灌注成像、双源CT脑出血双能量定性分析,特别是老年性脑血管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及肿瘤的早期诊断处于国内领先水平,规范了脑血管疾病的影像学检查流程。取得了多项科研成果,其中“脑肿瘤瘤周水肿DWI与DNA异倍体相关研究"及“H-MRS鉴别脑膜瘤术后反应性损伤、残留与复发"分别获2011年吉林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及2011年吉林市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4、血管病变的诊断,目前对主动脉、颈部血管、肾动脉、腹腔干、髂动脉、股动脉、腋动脉、腔静脉等大血管病变的诊断, CTA及MRA和对比增强MRA相配合已基本能取代常规血管造影。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其中“3DCE MRA对四肢血管病病变的研究”2009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吉林省内率先开展双能量外周血管硬斑块显示及成分的分析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5、骨关节疾病的诊断,对于骨关节肿瘤性病变及骨关节外伤的影像学诊断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磁共振弥散成像对脊柱压缩性骨折病因诊断价值的临床应用研究"的科研成果, 2010年获吉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在吉林省内率先开展CT双能量肌腱成像, CT双能量骨关节通风结节尿酸盐结晶的检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开展双源CT结肠成像、 双能量肾结石成分分析,全脏器CT能谱、能量成像,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在疾病的分子水平及功能水平上进行影像学成像,使许多疾病早期及时得到诊断,对疾病的发生及发展进行有效的干预及治疗,避免疾病进一步发展与恶化。在此领域已发表SCI检索论文3篇, El检索论文2篇,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其中“分子影像学在糖尿病脑病发病机制的研究”2013年获吉林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58年,经过附属医院人四十五年的奋斗,现已发展成为科室建制完善、人才梯队合理、技术水平领先、医疗设备精良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以雄厚的技术实力、先进的医疗设备、优良的服务水平享誉省内外。医院建筑面积5.2万平方米,开放床位738张;年门诊量达30余万人次,年收治病人在1.3万人次;具有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74人,中级专业技术人员270人,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107人。医院有临床科室33个,医技和其他技术科室15个,省重点专科2个,市重点专科7个,有5个学科14个专业为硕士研究生授予点,硕士研究生导师20余人;有7人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设有临床免疫研究室、心血管病研究室、脑血管病研究室、手显微外科研究室、医学真菌研究室、肾病(风湿病)研究室、呼吸病研究室、糖尿病与代谢性骨病研究室等8个研究室,其中临床免疫研究室为省卫生厅重点研究室。 近年来,为适应现代化医院发展的要求,医院购置了大量先进的医疗仪器设备,综合实力不断增强。现拥有多功能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遥控数字胃肠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全自动免疫分析仪、螺旋CT、磁共振机、准分子激光治疗仪、全自动血球分类计数仪、全自动血气分析仪、全自动电解质分析仪、全血动血凝仪、彩色多普勒、伽玛照相机、超声乳化仪、体外循环系统、心脏床旁监护仪、电子胃镜、电子结肠镜等,形成了较为完备的技术设备规模体系,提高了医院的综合诊治能力。 医院还建立了院内微机管理网络系统、远程会诊系统,固定资产超亿元。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注重坚持以人为本,科技兴院的发展战略,瞄准国内外先进技术,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在诊治疑难病、高新医疗技术方面跃上了新台阶,救治大批危重病人,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医院开展了心脏射频消融术、冠状动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术、二尖瓣及肺动脉瓣狭窄球囊扩大张术、人工心脏起搏器安装、断肢、断指(趾)再植技术,断指延迟再植功能重建手术、臂丛神经损伤治疗及积压种带血管的组织瓣移植、肾移植等高难度手术、经皮经肝胆手术、右腋下微创切口心脏直视手术,开展了首例视网膜玻切手术和电视野、电生理诊查技术、白内障超声乳化治疗技术和人工晶体植入技术等技术,使医疗技术与国际接轨,部分科室的技术水平达到了国内领先、省内知名、地区权威的水平 。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还承担着北华大学的临床教学工作,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精粹的医学人才。1985年实行院系合一的管理体制,设立医学系、护理系、医学影像系,设有临床教研室35个和4个教学实验室,医院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日趋完备,承担6个系8个专业的临床教学任务,年完成理论授课12000学时,年接收课间实习、毕业实习学生800余人次。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承担过国家“七.五.”、“八.五”期间攻关课题,近三年,共立科研究项目87项,完成37项,获国家、部省级、厅局级共24项。其中《我国儿童青少年风湿热的调查与群体性一级预防方法的建立》于2001年获国家科学进步二等奖。新药“复方联苯苄唑溶液”获转让费120万元。开展新技术、新项目140项。发表学术论文590篇,其中国家级523篇,地方级67篇。 北华大学附属医院对外交往和技术交流不断扩大:先后与美国、俄罗斯、日本、韩国等一些高等学校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经常派学者访问、研修,并进行了多次学术交流。
推荐阅读
外阴反复痒是怎么回事
2025-07-04 14:47:43
外阴反复痒是怎么回事
眼睛疲劳是怎么回事​
2025-07-06 18:26:24
眼睛疲劳是怎么回事​
脸红疼痛怎么了
2025-07-06 12:49:27
脸红疼痛怎么了
多发性肌炎怎么治疗​
2025-07-04 14:10:11
多发性肌炎怎么治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