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院
急诊科

江苏省中医院急诊中心成立于1963年,经60余年发展为集临床、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一级独立专科。1995年,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批准为全国第一批“中医急症中心”建设单位。2007年被评为国家中管局中医急诊基地重点建设单位,2012年被评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重点专科以及全国外感发热、急性咳嗽协作组组长单位。2013年被评为江苏省中医药局中医急诊临床重点学科。现为中国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副主席单位、江苏省中医急诊专科医联体主席单位、江苏省急诊医疗质控中心副组长单位。专科包括江苏省中医院本部和紫东两个院区急诊科,共开放床位72张,具备120急救分站、急诊抢救室、急诊病区、EICU的完整急诊科建设体系,开设急诊内科、外科、脑病、骨伤科、儿科、妇科、眼科、耳鼻喉科等,省级胸痛中心、省级卒中中心、市级创伤中心均已验收通过,目前为国家级卒中中心建设单位。常规开展心肺复苏、有创/无创机械通气、血流动力学监测、急诊床边超声、床边纤维支气管镜、急诊内镜、急诊介入、血液净化、体外膜肺氧合等先进诊疗技术。2023年急诊量43万人次,抢救1万余人次,急诊输液15万人次,出院1047人次,床位使用率99.77%,各项运行指标在全省名列前茅,在中医系列中排名第一。

科室立足国家级中医重点专科和省中医急症重点学科建设,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开展中医急症病种特色诊疗,开设了中医急症专家门诊,成立江苏省名中医奚肇庆工作室、中医急症研究室,致力于加强中医药参与急危重症治疗,积极进行中医急症诊治经验的传承和挖掘。中医特色优势病种涵盖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重症肺炎、脓毒症、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心肺脑血管急症、心肺复苏后综合征、休克、急腹症、蛇咬伤、蜂蛰伤、中毒等,以风温肺热(社区获得性肺炎)、喘病(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外感高热(脓毒血症)为重点病种,实施中医诊疗方案、临床路径和单病种质量管理,多次参与相关指南共识的修订。

近年来,在透表清气法辨治外感发热、益气养阴法治疗重症肺炎、通阳宣痹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期、中医药干预多重耐药菌肺炎、中医药脓毒症器官功能保护等方面的研究获得多项国家级、省级课题资助。奚肇庆教授通阳宣痹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加重期相关研究获得江苏省、南京市科技进步奖和中华中医药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持续植物状态中医药辨治技术相关研究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奖和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新冠疫情之后,奚肇庆等专家研发获批院内制剂“芪参固表颗粒”和“羌藿祛湿清瘟合剂”,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期间我科承担多项中医药干预新冠肺炎的预防-治疗-康复相关国家级课题,相关成果已在权威期刊公开发表,我科在温病防治方面的学术成果得到了省内外同行的认可,学术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为配合我院国家级疫病中心建设,现阶段集中力量在中医药全流程治疗新感温病(急性呼吸道感染)方面开展临床及基础研究,继续发挥我科在温病治疗方面的传统优势。

学科带头人为江苏省名中医奚肇庆教授,曾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防治传染病专家,江苏省新冠肺炎中医防治组组长,现任中华民族医药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第七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专科目前拥有医护人员共136名,其中医师29名,主任医师7名,副主任医师8名,博士生导师2名、硕士生导师5名,已形成了一支基础知识扎实,技术力量雄厚、中医特色突出、人才层次合理的先进的中西医结合诊疗团队。专科近五年承担国家级课题、部省级科研课题8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论文60多篇,SCI论文10余篇。急诊科作为南京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急诊硕博士点,江苏省中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青年医师培训重点科室,承担南京中医药大学急诊医学课程约200余课时/年,培训规培、轮转、实习、进修医师200余人/年,作为副主编单位参编“十三五”“十四五”全国中医药高等医学规划教材,培养30余名急诊专业硕博士研究生。

2019年急诊科作为全国中医急诊医联体副主席单位,牵头成立江苏省中医急症医联体。现为江苏省中医药学会急症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江苏省中西结合学会急诊分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江苏省研究型医院学会急诊医学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单位。近年来,多次主办省级继续教育班、中医急症名中医经验交流学习班,积极支持医联体工作,多次到省内各级中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义诊和授课,在省内、乃至全国均具有一定影响力。2023年,中医医院学科(专科)学术影响力评价位列全国第8,“艾力彼”中医医院急诊医学科标杆位列全国第6,均为省内第一。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江苏省中医院创建于1954年10月,为全国首批成立的省级中医医院之一,首任院长叶橘泉为中科院学部委员。建院近60年来,经过几代人的励精图治,辛苦耕耘,坚持以中医为本,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国医大师、名医群体荟萃。为适应社会需求,医院还不断提高重危及疑难病症的诊治能力,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学术水平和诊疗能力不断提升,持续保持在全国中医系统的领先地位,现已成为全国著名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中医院。医院先后荣获“全国省级示范中医院”、“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文明单位”、“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医院文化建设先进单位”、“省卫生行风先进集体”、“江苏省十佳医院”、“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等光荣称号。医院南扩工程建成启用后,占地面积4.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开设病区58个,病床增至2500张。现有职工3000多名,其中医技人员占87.5%。有国医大师4名,白求恩奖章获得者2名,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6人,省名中医、名中西医结合专家60人,有博士216人、硕士623人,博士和硕士生导师分别为77人和189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0人,省“333工程”重点人才50人次,省卫生厅“科教兴卫”工程重点人才2人,省中医药领军人才13人,中医临床医学中心1个,省六大人才高峰78人。全院正高级职称252人,副高级职称285人,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人员839人。医院开设临床及医技科室44个,其中,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6个,教育部重点学科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2个,江苏省中医药重点学科5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及建设单位14个,省级重点专科、示范单位及专科建设单位19个,“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及培育项目5个,拥有国家级三级重点实验室3个和国家药品临床基地及国家科技部“中药GCP中心”,医院伦理委员会于2007年11月通过WHO/TDR“发展伦理审查能力战略行动”(SIDCER)认证,为国内首批、中医系统首家通过该认证的机构。检验科为华东地区首家、全国中医药系统第二个通过国家认可委ISO15189认证的医学实验室、临床药理实验室通过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ISO 17025认证,为全国中医系统第一家通过认证的临床药理实验室。医院拥有包括磁共振、全身螺旋CT、高压氧舱等大型医疗仪器设备总值达6.8亿元,这些配备齐全、功能先进的设备不仅满足医院医教研工作需要,更促进了医疗技术水平向更高更快发展。根据名老中医药专家提供的临床验方,医院制剂部常年生产20多个剂型140余种特色制剂,深受患者欢迎。近几年来,该院以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为目标,着力突出中医药特色优势,同步提高综合医疗服务能力,以医院管理年活动为抓手,积极推进内涵和外延建设,夯实医院基础,全院广大医务员工牢记使命,勤奋工作,医院两个效益连续多年显著提高,各项事业始终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2014年,医院门急诊量突破460万人次,连续14年年门诊量位居全省第一。医院各项医疗业务指标在全国中医系统乃至江苏省各大医院中处于前列,综合实力、学术地位在全国省级中医医院中居领先地位,社会影响力不断扩大,在江苏乃至全国享有较高声誉,病人遍及国内外。
本部 紫东院区
推荐阅读
肝水泡的原因是什么
2025-09-03 14:10:01
肝水泡的原因是什么
贲门癌复发的症状有什么
2025-09-06 18:05:42
贲门癌复发的症状有什么
十大高胆固醇食品排行榜是什么
2025-09-06 10:41:08
十大高胆固醇食品排行榜是什么
脚气的水泡应该破裂吗
2025-09-06 09:25:11
脚气的水泡应该破裂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