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妇幼保健院
儿科

?科室概况】:

江苏省临床医学重点专科,江苏省妇幼保健重点学科,江苏省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中心。现有床位100张,年门诊量:120246人次。医护人员100 名,其中主任医师 3名,副主任医师 5 名。

主要学术成果:近5年来,共获得各类科研课题25项,其中国家自然基金7项,江苏省课题9项,南京市课题8项,南京医科大学课题10项,中华医学会资助课题1项,吴阶平医学基金会资助课题1项,发表论文115篇,其中SCI论文38篇。主要从事围产期心脏发育、新生儿营养、新生儿肺发育、新生儿脑发育的临床以及基础方向的研究。

获奖情况:近5年来,共获得4项省级新技术引进奖,其中2011年循证医学在肥胖营养管理中的应用获得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一等奖,2012年新生儿经皮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曲线图的建立及其在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的临床应用获得江苏省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2013年新生儿遗传代谢性疾病筛查、诊治及随访的临床研究获得江苏省妇幼保健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2014年针对性信息支持和护理干预在新生儿父母焦虑抑郁中的临床应用获江苏省妇幼保健新技术引进奖二等奖。

专利:

一种新生儿包被(CN201020152246.8)

极低和超低体重儿约束带的使用(CN201220027629.1)

【技术专长】:

1、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随着围生期技术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现在新生儿病房,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抢救成功率一直是衡量医院新生儿诊疗水平的标志。该科借鉴美国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诊疗常规,开展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专科病房,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的救治水平达省内领先。

2、危重症新生儿呼吸治疗新技术:NO吸入治疗肺动脉高压已经成为美国新生儿诊疗常规,疗效肯定,副作用小,已经在该科开展用于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减少早产儿慢性肺部疾病的发生率,减少神经系统后遗症。同时还开展高频振荡通气,提高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呼吸衰竭的抢救成功率。

3、危重症新生儿脑保护治疗:开展缺氧缺血性脑病的亚低温疗法,降低神经系统后遗症。同时采用新生儿振幅整合脑电图检查及时发现脑损伤新生儿,早期干预治疗以减少后遗症。

4、新生儿疼痛的管理:尤其是早产儿疼痛的诊断、评估和治疗,力争达国内领先水平。

5、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早期预测和治疗:自主研究和发展新生儿专业的核心技术,如已经通过前瞻性研究该院出生的新生儿,同期儿科住院的新生儿,收集生后时间和经皮胆红素对应的数值,进行统计分析以及对于处于高危风险(经皮胆红素>95%)的新生儿,对其围生因素、产后情况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制定出小时胆红素百分位数表及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评分表,开发出一套可预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风险评分模型;对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的早期预测和治疗,从而减少新生儿胆红素脑病的发生。

6、母乳库:2013年8月成立全国第二家、华东地区首家母乳库。母乳库采取全公益性的运行方式,同时配备母乳采集车开往居民区上门采奶。使用母乳库提高了NICU患儿母乳喂养率,减少NICU患儿的感染发生率、改善预后,具有较好的社会经济学价值。

【科室电话】:025-52226578,025-52226583

【科室公众微信号】:muruku2013

【学科带头人】:

韩树萍,儿科行政主任,主任医师/教授。现任中华医学会围产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专业委员会早产儿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健康专业委员会母乳库学组副组长,江苏省优生优育协会新生儿质量控制分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儿科分会新生儿学组副组长,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南京医学会围产分会委员,南京市卫生局质量控制管理委员会围产分会委员。先后荣获江苏省妇幼保健新技术引进二等奖,江苏省妇幼保健新技术引进二等奖,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一等奖,南京市新技术引进奖特等奖。近5年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论文43篇,其中SCI论文15篇。江苏省儿科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南京市妇幼保健院创建于1936年,前身为国立中央高级助产职业学校附属产院,现为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国家级爱婴医院、省内首家三级甲等妇幼保健院,集保健、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始终坚持“以保健为中心、以保障生殖健康为目的,保健与临床相结合,面向群体、面向基层和预防为主”的妇幼卫生工作方针,常年为南京及周边地区妇女儿童提供多层次、全方位健康保健和疾病预防诊疗服务,是中国医院协会妇产医院管理分会会员单位、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医院协会妇幼保健院分会主委单位。医院坐落于市中心,占地面积2.02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0.5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的妇幼保健中心大楼已于2011年1月投入使用。医院编制床位1000张,现有职工总数1679人,其中高级职称237人,硕士380人,博士73人,硕士生及博士生导师78人。医院学科体系完善,其中腔镜科为卫生部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培训基地,中医科为全国综合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产科、产前诊断研究室、新生儿科、妇科、麻醉科、中医科为省级临床重点专科,儿童保健科、妇女保健科、乳腺科、检验科、超声诊断科为市级临床重点专科,妇女保健科、儿童保健科、生殖医学、计划生育、乳腺病学为第二周期省妇幼保健重点学科。南京市妇女保健所、儿童保健所、新生儿疾病筛查中心、南京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均设于院内。近年,医院先后建成南京医科大学儿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南京医科大学妇产科学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南京医科大学外科学(普外)博士研究生培养点、南京医科大学重点学科——妇产科学、生殖医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队列研究基地、卫生部四级妇科内镜手术培训基地、全国综合(专科)医院中医药工作示范单位、中华医学会麻醉学分会产科麻醉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围产医学分会围产期优质护理实训基地、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中国妊娠期糖尿病规范化诊疗合作中心医院、国家级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中国出生缺陷干预救助示范基地、国家卫计委第二周期“早产(儿)干预研究”项目实施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母婴保健质量与安全管理项目试点单位、中国妇幼保健协会中医中西医结合培训基地、中国妇幼保健协会妇科内分泌与妇科常见病培训基地、江苏省优生学质控中心、江苏省产前诊断超声影像中心、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江苏省母婴专科护理培训基地、江苏省第二批全科医生培养省级示范临床基地、江苏省新生儿疾病筛查质量控制中心、江苏省妇幼保健科研示范基地、江苏省母乳喂养技术培训基地、江苏省省级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江苏省省级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江苏省出生缺陷精准防控研究中心、江苏省整形美容协会乳房整形技术规范培训基地、南京市遗传临床医学中心、南京市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中心、南京市医学重点实验室、南京市孕产妇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南京市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医院坚持科技兴院,重视科研发展。新增各类课题57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4项、省自然科学基金5项;已发表论文380篇,其中SCI论文96篇;获各类奖项16项,其中第二届妇幼健康科学技术奖自然科学奖2项、江苏医学科技奖1项、江苏省卫计委新技术引进奖1项、南京市科技进步奖3项;成功申报各类专利与软件著作权21项。医院倡导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建立人性化服务体系。开创产科门诊"一医一护一诊室"、产科病区母婴床旁护理新模式,省内首开二胎咨询门诊,增设产科专病、特色门诊,成立高级专家会诊中心,开设胎儿大学、好宝宝俱乐部,推出家庭式一体化分娩;加强病员服务中心建设,拓宽预约挂号渠道,优化分时段就诊,打造微信支付平台,升级微导诊服务,加大建设复诊患者绿色通道;成立国内第二家、华东地区首家纯公益性质的母乳库,推进住院早产儿或疾病患儿母乳喂养,提高母乳喂养率;加强医院自媒体(官方微博、微信平台)建设,增进医患沟通;初步建成符合我院特色业务流程的信息系统,实现门诊病历电子化、全流程电子确费、专家分时段预约诊疗等,完成掌上妇幼APP框架论证,推进远程医疗项目系统建设。作为部分公共卫生性质的妇幼保健院,医院在政府职能履行方面承担了南京地区全部包括省部属和军队各级接产医院在内的新生儿疾病筛查、新生儿窒息复苏培训、助产人员技术培训及孕产妇保健系统管理、儿童保健系统管理、孕产妇死亡、围产儿死亡、7岁以下儿童死亡、出生缺陷和妇女病普查情况的统计、分析、上报工作;担负着全市近200家妇幼保健三级网络机构的业务指导和管理工作;辅助各级政府妇幼保健政策的决策与制定。在妇幼卫生服务方面,医院在出生缺陷预防干预、产前诊断、产科和妇科疾病诊疗、乳腺病诊治、妇科腔镜技术、妇女儿童健康促进等方面独具特色,优势突出,医疗保健服务辐射全省乃至外省市。2018年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攻坚年,也是深入推进“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关键年。医院将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全局,与时俱进、抢抓机遇、攻坚克难、开拓创新,以病人为中心,抓好医疗质量,提升服务内涵,培育特色优势,使医院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
推荐阅读
如何区别皮炎和湿疹
2025-07-07 11:37:39
如何区别皮炎和湿疹
外阴瘙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2025-07-07 18:49:41
外阴瘙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足背屈受限什么原因造成的
2025-07-08 17:11:25
足背屈受限什么原因造成的
脚趾甲往肉里长怎么办​
2025-07-05 13:46:04
脚趾甲往肉里长怎么办​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