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
放射科

1. 科室概况:

从儿科医院建院至1960年放射科人员不固定,1960年正式建立放射科时有2名医生和3名技术员,随着放射科业务发展,医技人员不断增加。如今科室有在编工作人员51名,非在编工作人员3名。同时每年返聘若干退休人员,录用数名进修医生、招收小儿影像硕士研究生从事临床和科研工作。

放射科设备从旧到新,从少到多,从只能进行传统X线诊断到开展心血管造影,如今已开展小儿全身CT、MR检查。20世纪60年代初,放射科只有30mA美国(匹克)X线机一台作为透视用,另一台为常规摄片机。1970年添置400mA国产X线机,兼用作透视、X线摄片和胃肠道造影检查等。1983年放射科在原枫林路183号院址改建,添置了原东德D-350 X线机兼用为常规X线摄片和胃肠道特殊检查;另外添置了原东德D-1500mA正侧位双向心血管造影X线机开展小儿心血管造影。1991年更新心血管造影X线机,添置了东芝2000mA双向轴位X线造影机。1993年6月添置了东芝500mA遥控透视点片装置专用于小儿胃肠道造影检查。1995年初门诊放射科再次改建,配置了2台日本岛津X线机用作常规摄片和透视工作。1999年添置GE螺旋CT机,为临床解决了不少以前传统X线检查所不能解决的问题,使放射科诊断水平上了一个台阶。

2008年3月儿科医院搬迁至闵行区万源路399号新院址,放射科设备得到了极大的发展。普通X线摄片全部采用CR、DR摄片,而64排GE VCT机和Siemens Avanto 1.5T MR机的应用提高了影像诊断质量。2011年7月起院级PACS逐步上线,并逐步完善,放射科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2. 科室人员编制和设备情况

目前科室51名在编工作人员包括诊断医师21名,具有医学博士学位6人,医学硕士14人。在读研究生2名。高级职称7人,中级职称10人,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生导师1名。26名技术人员中,主管技师5名,技师21名。在编人员另包括3名护士,1名文员。 非在编人员包括退休反聘、工务人员、进修人员和研究生。

3. 临床教学工作概括

放射科临床工作包括常规X线、胃肠道造影、膀胱排泄造影、肠套空气灌肠整复、CT和MRI检查等。年工作量约22万人次,其中X线检查占80%左右,CT和MRI各占约10%。放射科临床工作按专业进行分组,包括头颈组、心胸组、腹部组、骨骼肌肉组、新生儿组和介入组。各组组长和主要组员定期与临床科室开展业务学习,组织各专业读片会,进行病例讨论,介绍新技术应用。放射科每周一次科室内业务学习,内容包括小儿影像技术进展、手术证实疑难病例读片讨论、住院医生英语读书报告会、国内外会议参会后汇报等。放射科在院内举行每月一次针对全院规培医生的影像诊断讲座。并定期向进修医生、研究生讲授小儿影像学课程。

4. 对外交流和合作、科研论文发表、继续教育项目

放射科目前是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博士生和硕士生招生点,已培养毕业研究生多名,目前有在读研究生两名。每年有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进修人员在科室学习。每年放射科有人员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并作大会发言,如2013年国际会议被录用摘要5篇,大会发言4篇,展板1篇;全国性会议被录用摘要13篇,大会发言6篇,展板7篇。2013年科室发表论文11篇。其中SCI收录论文6篇,中文核心期刊收录5篇。近几年仍持续有多篇中英文论文发表。在医院的支持下,科室近几年连续有人员至国外进修学习,2013年2人至美国辛辛那提儿童医院进修半年。2015年1人至美国斯坦福大学儿童医院学习,2015-2016年1人至香港学习,计划2018-2019年派3名员工到美国学习。近3年来,科室获得3项上海市卫生局、上海市科委科研项目支持。2012年起连续举办多届国家级继续教育“儿科影像诊断新进展”学习班,获得好评。

放射科分别于2009、2011、2014、2016、2017年度获得院级年终评比“优胜科室”称号,2013年度获得“文明窗口”称号,近年来并有多名员工获得院级年终评比“十佳医务青年”、“十佳服务明星”、“十佳总住院”称号。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创建于1952年,系国家卫计委预算管理单位、三级甲等医院,是集医、教、研、防为一体的综合性儿童专科医院,全国儿科学重点学科、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单位,最早被国家授予儿科学硕士、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发布的中国医院科技竞争力排行榜、复旦大学发布的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和北京大学发布的中国医院最佳临床学科排行榜,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儿科学均位居前列。医院是国内首个通过第五版JCI认证的儿童专科医院,于2016年11月通过HIMSS EMRAM 6级国际认证,于2017年1月获批成为国家儿童医学中心。连续八次荣膺上海市文明单位。医院宗旨:一切为了孩子。医院使命:建树医学典范,呵护儿童健康。医院定位:立足上海、服务全国、辐射亚洲。医院愿景:亚洲一流的儿童医学中心,儿科医学教育向全国辐射的中心,中外儿科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医院院训:团结、奋进、严谨、创新。医院理念:尊重、平等、热情、关爱。在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2008年2月29日,座落于闵行区万源路399号的新医院经过将近4年的建设正式启用,医院主体从枫林路搬迁至新医院,原址保留普通儿内科门诊服务功能,以满足周边地区病人的需求。新医院占地153亩,现有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截止2016年底,在职职工1686人,高级职称专家157人,博士生导师32名,硕士生导师31名。目前医院开放床位800张,年门急诊服务量逾225万,出院病人突破4.2万人次,住院手术2.8万。医院专业设置齐全,共设45个临床专业医技科室,拥有7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包括:新生儿、重症医学科、小儿消化科、中医儿科、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小儿外科、临床护理。新生儿、外科、心血管、传染病等专业曾先后被列为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专业。新生儿科是上海市医学重点学科,儿科学是上海市重中之重重点学科,小儿外科是上海市小儿外科疑难重症临床医学中心,呼吸急救专业是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医院有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分别为卫生部新生儿疾病重点实验室和上海市出生缺陷防治重点实验室。科研实力雄厚,近10年来,承担590项科研课题,纵向经费3.0亿元。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课题、卫生部行业专项、国家“863”、“973”、“十一五”、“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等重要项目。在《The Lancet》、《Pediatrics》、《Journal of Pediatrics》和《Pediatric Research》等重要国际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893篇(近4年553篇),获省部级以上奖项44项。出版《儿科学》、《小儿外科学》、《实用新生儿学》、《实用儿童保健学》、《实用新生儿小儿外科学》、《实用新生儿护理学》、《小儿感染病学》、《现代实用儿科学》等五十余部重要专著。主办《中国儿科循证杂志》进入国家核心期刊,并与美国儿科学会协作主办《Pediatrics中文版》。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儿科学系设在儿科医院,每年承担13个专业1000余名医学生的临床教学与实习培养;每年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0余名。医院拥有国家儿科和儿外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以及13个上海市儿科亚专科和儿外科医师培训基地,每年培养200余名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医院每年培养长期进修学员300名,短期进修学员250名,至今已经为全国各地培养进修医生1万余名。每年举办50-60期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医院先后与美国、加拿大等国家的23家国际上知名的医学机构和国内60多个单位建立密切协作关系。每年接待外宾讲学、交流200余人次。多次主办或承办大型儿科国际学术会议,包括第43届太平洋小儿外科年会、第16届国际儿科肾脏病大会、IMFAR亚太区孤独症论坛以及上海新生儿论坛、儿科心血管国际研讨会等等。几十年来,儿科人以“一切为了孩子”为宗旨,以“团结、奋进、严谨、创新”的院训勉励自己,贯穿“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构建和谐稳定的医院文化,营造规范有序的工作氛围,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枫林路门诊部 万源路门诊部
推荐阅读
身上长点点是怎么回事
2025-07-20 15:46:04
身上长点点是怎么回事
痛风脚肿得厉害怎么办
2025-07-19 18:57:02
痛风脚肿得厉害怎么办
高中生两个月没来月经的原因是什么
2025-07-22 10:45:16
高中生两个月没来月经的原因是什么
新生儿有血管瘤是怎么回事
2025-07-23 16:06:35
新生儿有血管瘤是怎么回事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