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小儿外科

学术地位

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河南省高等学校医学重点学科

技术优势

1.产时手术 2.结肠扩张断端缩口缝合治疗巨结肠3.神经原性膀胱手术4.肝内血管成形在巨大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5.联体儿分离手术6.胆道闭锁葛西手术7.漏斗胸NUSS手术8.脊柱侧弯矫形9.髋关节发育不良治疗个体化综合治疗10.食管闭锁胸膜外吻合术11.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术12.小儿膀胱镜手术13.小儿尿流动力学研究

科室简介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是河南省卫生厅重点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平均年门诊量超过25000人,年出院病人量5000余人。现有省管专家1人,主任医师5人,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6人。小儿外科在小儿腹部恶性实体肿瘤的早期诊断及外科治疗、神经源性膀胱的基础与外科治疗和康复研究、小儿先天性消化道畸形的诊断与治疗、儿童尿流动力学、产时手术、小儿尿道下裂组织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处于国内先进行列。

科室主要包括小儿普通外科、小儿泌尿外科、小儿肿瘤外科、小儿胸心外科、小儿骨科、新生儿等专业,主要诊治各种小儿消化道畸形、小儿腹部实体肿瘤、漏斗胸、尿道下裂、肾积水、泌尿系畸形、尿道损伤、泌尿系结石、神经源性尿失禁、先天性骨骼畸形,包括先天性髋关节脱位、脊柱侧弯、各种外伤骨折等疾病;在微创治疗漏斗胸、消化道畸形、胆总管囊肿、膈疝、先天性巨结肠等疾病治疗中积累丰富的临床经验。

科室承担郑州大学医学专业研究生、本科生、留学生的理论和实验课教学。现已培养博士30余人,硕士生100余人。在研科技项目2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项,科研经费达500余万元,近几年发表核心期刊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25篇,获得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国家发明专利5项、出版专著10部。

成果/创新

1.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肾母细胞瘤蛋白质标记物中相关炎症因子的筛查及特异性标记物的鉴定

2.2010河南省科技厅科学技术成果:肾母细胞瘤血清特异蛋白质标记物的检测及鉴定3.2010年河南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一等奖:扩张结肠切端缩口缝合术在改良Soave根治术后的疗效评价

4.2010年河南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Nuss手术治疗漏斗胸

5.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肾母细胞瘤瘤体组织蛋白标记物与相关炎症因子的筛查及特异性标记物鉴定

6.2011年教育部211工程三期重点学科建设项目:干细胞(胚胎干细胞、神经干细胞、肿瘤干细胞)基础与临床研究

7.2011年宋庆龄儿科医学奖:先天性巨结肠及同源病发病机理、诊断与治疗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8.2011年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肾母细胞瘤血清特异蛋白质标记物的检测及鉴定

9.2011年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小儿腹部恶性实体肿瘤相关基因的检测和意义研究

10.2011年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先天性巨结肠及同源病发病机理、诊断与治疗新方法的研究与应用

11.肝内血管成形在巨大肝肿瘤切除术中的应用

12.联体儿分离术

13.小儿肿瘤生物治疗

14.小婴儿双侧肾盂成形术

15.改良隐匿型阴茎延长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是国内最大的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具有较强救治能力、较高科研水平和国际交流能力的三级甲等医院,先后被评为国家级“爱婴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全国医院管理年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医院始建于1928年9月,其前身为原国立河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1958年从开封迁入郑州,更名为河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1985年更名为河南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0年原郑州大学、郑州工业大学、河南医科大学三校合并,医院正式命名为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年,医院正式成为省部共建医院。目前,医院有河医和郑东2个院区,总占地面积582亩。其中,郑东院区占地345亩,设计开放3000张床位,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预计2016年9月16日建成投入使用。河医院区有临床医技科室93个,病区138个,编制床位5000张,年门诊量460万余人次,年出院病人32万余人次,年手术台数19万余台。全院有在职职工7405人,医疗卫生技术人员671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45人,副高级职称550人,中级职称102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人员723人、硕士1479人;有院士1人、特聘院士8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1人、国家杰青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省管优秀专家19人,省级厅级学术带头人30人,创新人才56人。目前,医院有在省以上学术团体担任常委以上职务150余人。其中中华医学会专业分会主任委员2人、候任主任委员2人,副主任委员3人,常委职务11人。在国内外杂志担任编委以上职务的有200多人。医院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20个,居国内医院前列。临床医学是河南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涵盖20个二级学科。医院有河南省卫生厅重点学科25个。医院瞄准国内外医学科技前沿,形成了具有较强综合救治能力的特色优势,以心、脑、肺、肝、肾、耳鼻喉、眼、妇产科等优势学科为支撑的大器官疾病综合诊治技术处于全省领先地位。其中,耳鼻喉科的喉全切发音重建术和耳聋的病理生理研究在国内居领先地位;国内首例同基因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和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获成功,为我国在该领域中赶超国际水平做出了贡献;国内首例体外循环下自体肺移植术的成功实施,为晚期肺癌患者的治疗开辟了新途径;国内首例同卵双生活体供肝肝移植,应用单细胞核苷酸多动态性基因芯片(SNP芯片)技术进行胚胎植入前遗传学诊断试管婴儿在该院成功分娩,韩新巍式可回收支架的临床应用,填补国内空白。肝移植、胰肾联合移植填补省内空白;对食管癌的“介入化疗法”和“内支架植入疗法”治疗水平、布加综合征的外科手术治疗、无痛技术、微创技术和人工耳蜗植入技术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医院是河南省最大的培养高级医疗卫生人才的临床基地,承担着郑州大学临床医学系、医学检验系、预防医学系、口腔医学系及医学影像系的本科,硕、博研究生和留学生的教学任务。临床医学是河南省唯一的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均涵盖20个二级学科;护理学是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有博士生导师99名,硕士生导师505名,年培养硕士、博士500余人,留学生200余人,年接收省内外进修人员2000余人。医院科研平台日臻完善,有院士工作站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工程实验室9个,厅级重点实验室17个,校(院)内研究机构21个,省级、高校、市级、院内科技创新团队70个,院内青年创新基金项目586个。近年来,医院科研立项和获奖总数稳居河南省卫生系统首位,先后承担包括“863”科技攻关项目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51项在内的省部级科研项目1500余项,获科研成果近两百项。其中,《经血传播的HIV感染流行特征及其防控措施的建立与研究》获得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干细胞研究团队《多囊卵巢综合症源性人胚胎干细胞和间充质干细胞的基础及应用研究》荣获河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均是河南省临床医学界首次获此殊荣。医院信息化建设实现了全院级的HIS、LIS、PACS,移动查房,移动护理、电子病历、临床路径管理、门诊“一卡通”就诊等,以无纸化电子病历为核心的信息化建设达到国内先进水平,被国家卫计委评为五级医院。医院设施先进,设备齐全,医疗设备在数量和质量上位居国内前列,有国际顶尖正电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PET/CT)1台、高端螺旋CT 12台、核磁共振(MRI)11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1台、直线加速器4台、模拟定位机2台、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仪(SPECT)3台、C型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11台、罗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5套等,以及海扶刀、电镜设备、全自动酶免分析系统等。还拥有国内一流的现代化生命支撑系统,ICU、CCU、NICU、RICU、PICU,CT复合手术室、磁共振复合手术室、DSA复合手术室和骨髓移植中心设备均属国内领先。近年来,医院不断加强国内、国际间交流,定期派出科技人员到国外学习深造,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学,先后与美国、德国、日本、加拿大、英国、瑞典、挪威、丹麦、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技术合作交流与人才培养协议,培养和造就了一大批高层次人才。近一个世纪以来,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代又一代人秉承着“厚德、博学、精业、创新”院训,执著追求,努力拼搏,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保健做出了不懈努力。今后,这所具有深厚文化积淀的历史名院必将为河南省卫生事业的腾飞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河医院区 东院区 大学路门诊部 北院区
推荐阅读
吃了变质鱼中毒有什么症状
2025-08-02 19:50:22
吃了变质鱼中毒有什么症状
腿红血丝可以用针放血治疗吗
2025-08-01 18:14:14
腿红血丝可以用针放血治疗吗
四个月宝宝上火有什么症状
2025-07-29 15:58:29
四个月宝宝上火有什么症状
双肾结晶是怎么回事
2025-07-29 14:40:41
双肾结晶是怎么回事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