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功能检查科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功能检查科包括常规心电图室、动态心电图室、动态血压室、活动平板室、食道电生理室;肌电图室;脑电图室;经颅多普勒室。

心电图室简介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电图室人员梯队合理,技术力量雄厚,现有工作人员10人(硕士研究生5人),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3人,医师3名。

该科现有中健CB-1304型12导联全信息动态心电图4台(记录盒24个);美国DP-5000型动态血压仪三台(记录盒22个);美国mortara-12-lead stress Exercise Testing运动平板一台;麦迪克斯心电网络系统1套,辐射30个病区;日本铃谦12导全自动心电图分析仪两台;飞利浦12导全自动心电图机1台;福田12导全自动心电图分析仪一台;食道电生理刺激仪一台,单道心电图机一台。能开展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24小时动态血压;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食道电生理检查;24小时心率变异分析及十五道、十八道同步心电图检查。该科长期以来一直担任医院住院和门诊病人的检查,及时检查出许多急性心肌梗塞的患者,减少患者危险及猝死的发生,为患者的治疗争取了时间;并担负该院心电图体检任务及富士康社区服务。

十二道同步心电图

描图清晰,并经电脑、人工分析,保证了诊断的准确与快速,可用于检测各种心律失常、心肌梗塞、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药物及电解质紊乱的诊断。

十六道同步心电图

常规同步十二道心电图不能检测到左心室正后壁及右心室的心电变化,尤其对正后壁及右心室急性心肌梗死容易漏诊,十六道同步心电图弥补了此不足。

24小时同步十二道动态心电图

检查的主要目的是监测心律失常或心肌缺血,从而判断与临床症状、病情及预后的关系,以利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并可评价心律失常和症状的关系(如心悸、晕厥、黑蒙、胸痛、呼吸困难等);还可用于人工起搏器的监测,包括正常功能起搏器的测定、感知失灵或脱搏、不规则起搏、起搏器失控与起搏器有关的心律失常;还可用于评价抗心律失常药物疗效。

检查24小时动态心电图的患者最好在检查前一天晚上洗澡或用水擦拭胸前皮肤,检查前24小时尽可能停用抗心律失常药及血管活性药物。检查期间要远离高磁场,记好生活日记,以便准确诊断。

24小时动态血压并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动态血压:

可用于排除“白衣效应”高血压,并用于原发性高血压与继发性高血压的鉴别,并可评价降压药物的疗效;它有以下几方面的优势:1、获得较多的血压信息;2、发现清晨和夜间高血压;3、评价靶器官损害;4、指导降压治疗疗效。

无创血流动力学的监测:

可以有效测得患者中心动脉压、动脉功能、心功能等十六个参数。结合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将不同类型高血压进行分型,从而更有针对性的选择降压药物,提高药物疗效。

运动平板试验、运动血压

通过增加心脏工作负荷,诱发心肌出现相对缺血,通过观察心电图和运动血压变化,以判断冠状动脉的循环功能。 

主要适用于:

1、冠心病的辅助诊断(患者有心前区疼痛、胸闷、胸部不适、胃痛、牙痛等症状,临床怀疑有冠心病,而常规心电图正常者)。

2、心肌梗死病人出院前运动负荷试验有助于预后判断:阳性提示多支病变,运动中出现恶性心律失常为猝死的预测因素之一。

3、评价心功能(运动耐力)

4、冠心病患者中筛选高危患者做PTCA或手术治疗。

5、评价某些心律失常的性质。

6、评价各种症状,胸痛、眩晕、昏厥发作的病因。

7、体育疗法,心脏病康复的运动处方依据。

8、飞行员体检,运动员体力状态鉴定。

9、人群或人寿保险的筛选。

食道电生理检查

可以测定窦房结及房室结功能,包括窦房结恢复时间、窦房结传导时间、窦房结不应期、房室结文氏点及2:1阻滞点的测定,可协助临床对病态窦房结综合症的诊断。可终止阵发性室上速:包括房室折返型心动过速及房室结折返型心动过速的终止,用于隐匿性预激综合症及房室结双经路的诊断。测定传导系统的不应期:主要测定窦房结、心房、房室结、希-浦系及心室的不应期。

肌电图室是河南省最早开展肌电图检查的医院之一,现有副主任医师一名,主治医师一名,曾先后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北京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进修学习。配置有丹麦产高速肌电图诱发电位系统(keypoint)及美国尼高力肌电诱发电位仪-Quset灵敏度高,分辨率强。并经过电脑、人工二次分析,从而确保诊断结果的快速准确。

适应症:

一、神经肌电图:适应于前角细胞疾病、神经根与神经丛病变,多发性神经病、炎性及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病、营养性与嵌压综合征、神经肌肉接头病、肌病、肌肉兴奋性异常的神经肌肉疾病。

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适用于鉴别听力损伤、后颅凹肿瘤、脱髓鞘病;可引起听神经通路损害的脑干病变;各种中枢神经系统遗传变性疾病;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高疸血症的鉴别及判断预后;判断昏迷预后及脑死亡。

三、视觉诱发电位(VEP):适用于视神经和球后视神经、多发性硬化、弥散性神经系统病变、后视路病变、皮质盲。

四、体感诱发电位(SEP):适用于深感觉障碍:脊髓病变、脑干及丘脑病变、脑干或丘脑的缺血、梗塞、出血、炎症、肿瘤、大脑半球病变、神经系统弥漫性病变及遗传代谢病、多发性硬化、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判断昏迷预后及脑死亡。

五、运动诱发电位(MEP):适用于运动系统疾病:多发性硬化与脑白质营养不良 、脑血管病 、运动神经元病、外伤性脊髓病、颈椎病性神经根病、脊髓病、周围神经病和颅神经病 。

六、皮肤交感反射(SSR):可用于多种疾病自主神经功能的状态判断。常见内科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肾病;常见的周围神经病如腕管综合征、格林巴利综合征;运动神经元病;神经系统变性病如帕金森氏病、多系统萎缩;脊髓损伤等。

七、事件相关电位(P300):适用于智力减退、痴呆。如:先天性血管性痴呆、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或为了明确脑血管疾病患者有无早期智力改变等。

注意事项:

1、疑有重症肌无力病人,请在检查前24小时禁服抗胆碱脂酶药物。

2、不能耐受针电极及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禁做肌电图检查

3、做诱发电位的患者最好在检查前一天洗澡、洗头,儿童需提前预约。

4. 高血压、癫痫、心脏放有支架及安装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禁做运动诱发电位检查。

脑电图室现有副主任医师一名,医师(硕士研究生)一名,有上海诺诚NATION8128W型16导视频脑电图仪一台,具有动态脑电、视频脑电及常规脑电图功能。

适应症:

1、癫痫的诊断:在癫痫的诊断中,脑电图检查最为重要,并且是一种无痛苦,无损害,可以反复检查的必备手段,优于CT检查。

2、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脑电图异常率很高,如:病毒性脑炎、细菌性脑炎、脑膜炎、脑寄生虫感染、乙型脑炎等,都需要有脑电图的辅助检查才能下结论。

3、各种中毒(有机磷农药、毒鼠强)。

4、颅、脑损伤;如:脑震荡时CT可表现为正常,而脑电图异常。

5、颅内占位性病变:原发性脑肿瘤、转移性脑肿瘤、脑脓肿、脑血肿及脑寄生虫病等;

6、精神疾患:部分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以及精神发育不良的病人,可有脑电图方面的变化。精神科应用脑电图的主要目的是用以排除包括癫痫在内的脑部疾患。

7、智能障碍的疾病;如:黑蒙性白痴、先天性痴呆、脑积水、老年性痴呆、脑萎缩、脑动脉硬化等。

注意事项:

1、检查前一天应将头洗净。

2、检查前三天应停用一切镇静药物及安眠药物。

3、被检查者来检查时,避免有饥饿现象,以免血糖过低,影响检查结果。

4、对小儿、精神病人如不能合作者,可在检查前给适量的催眠或镇静剂,待病人安静或入睡后再做脑电图检查。

经颅多普勒室(TCD)简介

现有副主任医师一名,医师(硕士研究生)一名。目前采用国际上先进的德国DWL公司Doppler-Box型经颅多普勒(TCD)仪器。TCD是一种无创性检测颅底大动脉血流动力学的诊断技术,通过检测颅底动脉的血流方向、血流速度、频谱形态、动脉指数等能反映脑动脉的狭窄闭塞、痉挛缺血等病理状态从而对脑血管进行初步的检测和评价。TCD无创、经济、易操作、重复性好,对判断侧支代偿提供了重要的血流动力学资料,可作为首选方法,用于脑血管病的筛选、诊断、随诊以及对手术的评价等。 

适应症:

1、临床常见的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脑血管痉挛、脑血管狭窄、脑梗塞、脑出血;椎-基底动脉系统疾病、小脑后下动脉供血不足及狭窄、锁骨下盗血、偏头痛、眩晕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颈椎病等脑血管疾病。

2、适用于脑血管功能状态评价,通过对脑动脉环的检测,可量化了解脑血管在各种生理、病理状态下的舒缩功能,侧支循环的建立及其代偿功能。

3、其他应用研究;如:中风预测、脑血管病的随访,氧和二氧化碳分压、大气压对脑血流的影响等。该科室各项检查的特点:价格低廉、无创伤;对多种在CT或MRI中尚未有改变的神经系统疾病具有早期预报的功能。

脑血流微栓子(MES)

MES监测采用国际上先进的由德国DWL公司生产的双通道双探头监护仪。微栓子颗粒较血流中红细胞体积大,当它在血流中通过时能被超声探头检测到,该颗粒的超声信号较周围红细胞强,在蓝色多普勒血流背景信号上出现的一个红色高强度信号,该信号即MES。

主要应用于:

(1)有潜在心脏源性栓塞疾病:如房颤、瓣膜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等;人工心瓣膜病在机械性心瓣膜病和生物心瓣膜病患者都可以监测到MES,而前者的发生频率高于后者。房颤是导致脑栓塞的重要原因,在有症状或无症状房颤病人也都可以监测到MES。

(2)动脉- 动脉栓塞源性疾病:颅内大动脉狭窄、急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蛛网膜下腔出血、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夹层动脉瘤、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等;MES与血管狭窄及斑块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关系,如果MES监测过程中有MES,则提示该血管部位的斑块不稳定,要引起重视。

(3)血管检查或介入治疗患者:脑血管造影、经皮血管内成型术等;MES在手术过程中的检出率可高达80%,因此,MES的监测可有助于外科手术方式的改进。

MES监测的意义:MES监测可对临床病情严重性的判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卒中、梗死患者有一定的诊断意义,对预防再卒中、再梗死有预测价值,可评价抗血小板及抗凝药物的治疗效果。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儿童医院、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康复医院)是河南省规模最大、建院最早的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省级综合性中医医院。是全国三级甲等中医院、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交流基地,设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医院始建于1953年,前身为河南省人民政府军政机关中医诊所;后与开封市第一中西联合医院合并成立河南省中医院;1956年随河南省政府机关迁入郑州市现院址;1959年归属河南中医学院,更名为河南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设置病床200张,临床各科初具规模;1988年更名为"河南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2016年更名为“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院占地4.46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3.94万平方米。开设临床科室41个、病区44个、医技科室12个;开放诊室119个,日门、急诊量6000余人次;开放床位1700张,年收治住院病人4.56万人次;设有河南省中医内科会诊中心和河南省中西医结合儿科会诊中心等。拥有卫生部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中医)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9个、重点专科14个;河南省一级重点学科4个,河南省二级重点学科7个,河南省中医管理局重点专科12个。医院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一批"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试点单位,建立了全方位的中医体质辨识、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开展有穴位贴敷、针灸、推拿等中医传统疗法。医院目前拥有3.0T核磁共振成像系统、双源螺旋CT等先进的医疗设备,总值近2亿元。成立伊始医院就拥有一批国内著名的中医药学专家,如李雅言、郑颉云、翟景南,中医内科专家刘彦同、吕承全、袁子震,中医外科专家徐世林、司万清,中药专家张永瑞等,为中医药学术传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拥有专业技术人员1900余人,其中"国医大师"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7人,全国名老中医20人,河南省优秀专家11人。形成了一支老中青结合、结构合理的高素质、临床研究型、创新型中医药人才队伍。2003年以来,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实行教学、医疗相结合的院系合一管理模式。设有中西医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医五官方向、康复治疗学等六个专业方向;设有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中医外科学等13个学科;拥有中医内科、中医外科等10个硕士授权点。承担专科、本科、研究生等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教学任务,是河南中医学院的重要教学基地。医院以构建临床研究型医院为目标,先后成为国家药物临床研究机构和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目前拥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科研实验室4个,二级实验室2个;河南省重点实验室1个;科研设备总值超过4000万元;近五年来,该院共承担国家级课题45项,承担省部级科研课题83项,地厅级课题157项;在国内期刊上发表论文2975篇,其中核心期刊约884篇,SCI收录34篇,出版专著193部。医院于2008年12月被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确定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艾滋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基地重点研究病种。按照规划必将使医院在创新特色鲜明的中医诊疗模式、解决重大疑难疾病、提升现代诊疗设备水平等临床服务能力方面,在临床科研设计、实施与评价、中医经验继承创新、传统中药的研究与开发等科研方面,以及在中医药临床、科研、教学、管理的数字化、信息化、现代化建设等方面迈入全国先进行列。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人秉承“厚德精业、继承创新”的院训,以“病人需求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的理念,突出中医特色,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为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健康而不懈努力!
金水东路门诊部 中原西路门诊部 本部 龙子湖院区
推荐阅读
如何解决便秘
2025-07-01 10:24:49
如何解决便秘
近视度数不断加深是怎么回事
2025-07-01 14:46:15
近视度数不断加深是怎么回事
鼻窦炎引起头疼怎么办​
2025-07-01 18:53:27
鼻窦炎引起头疼怎么办​
拉不出屎的原因是什么
2025-07-03 16:34:36
拉不出屎的原因是什么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