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血管外科

郑州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依托郑州大学五附院血管外科及中心实验室,进行周围血管疾病的基础与临床研究工作,是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河南省血管外科主任委员单位,河南省介入治疗副主任委员单位,郑州大学博士硕士学位授予点,2010年被郑州市授予“健康卫士先锋号”。学科技术力量雄厚,设备先进,拥有省内少有的“杂交手术室”,能开展各种复杂血管疾病诊疗。郑州大学五附院早在2000年就成立了血管外科组,开展了诸如大动脉瘤等许多血管疾病的外科治疗,是省内率先开展血管外科工作的单位之一。2009年在原血管外科组的基础上,正式组建了血管外科。作为河南省高水平知名专科、省特色专科,在诸多周围血管疾病的诊疗方面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特别是在颈动脉硬化狭窄,胸、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外科手术联合腔内治疗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在静脉血栓疾病、布加氏综合征、血管瘤、静脉曲张等疾病的外科治疗方面,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在糖尿病足血管病变的介入和干细胞移植治疗方面取得满意效果;在不稳定颈动脉斑块形成及干预策略等基础研究方面成绩突出。目前完成代表血管外科先进水平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4000余例,杂交技术治疗复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3000余例,胸腹主动脉外科及腔内治疗300余例;引进世界先进的多尼尔半导体激光治疗仪,实现浅表血管疾病的美容效果;省内率先从北京协和医院引进淋巴管-静脉显微吻合术治疗肢体淋巴水肿,目前已完成200余例;开创多切口分段剥脱术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费用低、远期通畅率高。郑州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站在学术前沿,已主办省第1-6届血管外科年会及两届中南六省血管外科学术会议,举办省首届杂交技术研讨会,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继续教育项目,接收地市进修医师百余人,培养研究生30余人。郑州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拥有舒适的住院环境,博、硕、本高素质的专业团队,先进的医疗设备,以周到的人性化服务为广大患者保驾护航。目前共有医护人员30余人,病床60张,年门诊、急诊量3000人次,年收治住院病人2000人次,年外科及腔内手术1000余台。科室管理是学科发展的关键,是医疗安全的保证。血管外科研究所高度重视科室管理、人才梯队建设和提升全科整体凝聚力,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规范,强化学术钻研精神和医疗服务意识,使学科发展更具有规范化、制度化和标准化;高度重视医德医风建设,强化服务意识,开辟创新思路,注重医患交流和病人宣教,建立了血管外科疾病宣传展板,介绍疾病治疗进展,每周进行病例讨论、业务学习及研究生进修生示教。郑州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本着“精益求精、扎实勤奋”的治学精神,在医学殿堂不断探索、发展和完善,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诊治特色:(动脉系统、静脉系统、淋巴系统)1.颈动脉硬化狭窄的外科及腔内治疗(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支架植入术);2.椎动脉、锁骨下动脉、肾动脉、肠系膜动脉等外周及内脏动脉疾病外科及腔内治疗;3.腹主动脉瘤、主动脉夹层、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等动脉疾病外科及腔内治疗;4.动、静脉血栓疾病,布加氏综合征,血栓闭塞性脉管炎,髂静脉压迫综合征等周围血管疾病的外科及腔内治疗;5.糖尿病足的综合治疗;6.各种血管瘤、静脉曲张、动静脉畸形治疗;7.肢体淋巴水肿的手术及非手术治疗。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是一所历史悠久的省级综合医院,其前身为郑州铁路局中心医院,始建于1915年,2005年9月归属于郑州大学。医院位于郑州市中心,紧邻郑州火车站西广场,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占地面积92.17亩,实际开放床位2000张。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医院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成长历程。1915年医院成立于郑县,称京汉铁路郑县医院。1932年陇海铁路郑县医院成立。1938年抗战爆发,郑县沦陷,医院解体。1948年医院重建为郑州铁路管理局郑州总院。1956年医院正式更名为郑州铁路中心医院。随着铁路改革和机构调整,90年代医院更名为郑州铁路局中心医院。2005年,医院归属郑州大学,成为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百年风雨兼程,记载着无数医德高尚、医术精湛的专家学者,是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毕生精力,铸就了五附院的辉煌;百年沧桑迭宕,印刻着无数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白衣天使,是他们用自己的汗水、热情和青春年华,汇成了五附院的历史长河。——1949年建国之初,医院派出精干力量组建医疗队,赴东线、西线及黄河大桥为铁路建设服务。——1965年,医院克服种种困难,抽调医护人员71人,分期分批到郑州铁路局沿线站段抢救危重病人和巡回医疗。——1976年,唐山大地震,医院先后派出多批医护人员奔赴灾区抢救运送伤员。——1998年,医院组织青年医务工作者到运输一线服务,开展“千里铁道巡诊”活动。同年,长江水灾,白衣天使情系灾区,踊跃捐款,无偿捐献医疗器械、药品,支援灾区人民。——2003年,非典肆虐,医院组建了由82名医护人员组成的发热门诊,派出65名医务人员在贯通全国的十余列客车上进行“非典”防治工作,确保了京广、陇海两大铁路动脉的安全畅通。——2008年,汶川地震,医院组建了由9名医务人员组成的抗震救灾医疗队,赴地震灾区进行救援。经过104年的发展,医院已经成为设备先进、专业齐全、技术精湛、服务优良,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康复为一体的现代化省级综合医院,同时也是河南省、郑州市、郑州铁路局、郑煤集团及河南省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医保定点医院。1993年,被卫生部评为河南省首批“三级甲等”医院;1999年被卫生部授予全国“百佳医院”称号;2004年荣获首批“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称号;2013年荣获“河南省医改创新示范医院”荣誉称号。医院设有59个临床医技科室,学科齐全,综合实力雄厚。拥有11个重点学科,其中,8个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3个原铁道部重点学科,康复医学、神经病学、消化内科、神经外科、血管外科、医学整形美容科、呼吸内科是河南省医学重点学科, 肿瘤内科是河南省医学重点培育学科;骨科、泌尿外科、心血管内科是原铁道部重点学科。优势明显的学科诊疗体系使医院在康复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治疗、神经系统疾病治疗、心血管疾病治疗、肿瘤治疗和体检预防保健等方面具有鲜明的特色。医院现有职工2510人,高级职称307人,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77人,医学博士、硕士498人。医院是郑州大学第五临床学院,也是郑州大学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拥有6个博士学位点、7个硕士学位点。先后设立了一个示范基地:河南省康复医疗服务示范基地;一个省级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幽门螺杆菌及微生态与消化道肿瘤重点实验室;两个临床中心:郑州大学临床医学康复中心、郑州大学临床医学整形美容中心;三个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神经变性疾病实验室、河南省医学微生态与临床营养医学重点实验室、河南省康复医学重点实验室;五个研究所:郑州大学康复医学研究所、医学微生态学及临床营养研究所、脑血管病研究所、血管外科研究所、整形美容研究所;六个省级中心:河南省康复医学质量控制中心、河南省癫痫病系统化诊疗中心、河南省伽玛刀治疗中心、河南省康复医学工程研究中心、河南省儿童自闭症康复中心、河南省儿童早期发展与评估工程研究中心。医院医疗设备精良,配置有旋转式头部伽玛刀和体部伽玛刀、3.0T核磁共振、256层极速CT、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数字减影心血管造影系统(DSA)、人工肾血液透析机、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设备。先进的医疗设备,雄厚的技术力量拓宽了医院的服务领域,同时也为医疗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2015年11月,医院康复医学部被河南省卫计委批复为“郑州大学康复医院”;2016年3月,医院申报的“康复治疗学”专业通过国家教育部审批,已圆满完成三届康复治疗学专业招生。2018年6月4日,郑州大学康复医学系依托郑州大学第五附属医院获批设立。医院与因发现胃中幽门螺杆菌与慢性胃炎、消化病溃疡及胃癌之间的关系而获得2005年诺贝尔医学奖的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教授开展紧密合作,建立了“郑州大学马歇尔医学研究中心”、“郑州大学马歇尔医院”。2016年12月6日,医院与巴里•马歇尔(Barry J. Marshall)院士合作建立的河南省幽门螺旋杆菌与医学微生态院士工作站获得河南省科技厅批准。2017年10月,康复医学、消化病学、神经专科获批《河南省省直医疗机构医疗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2018年2月26日,医院申报的脑血管病学正式获批国家发改委、国家卫计委《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建设项目(全国113家,河南省6家)。2018年,郑州大学五附院再次荣登复旦版中国医院排行榜,成绩稳中有升,位列华中区综合实力排行榜第17名(河南省综合医院第4名);康复医学连续3年位列华中区第5名,河南省第1名;消化病学、神经外科、整形外科获得华中区专科提名。2019年,全院教职工将继续围绕“一个中心、两个环节、三个抓手”的总体发展思路,坚持“一切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凝心聚力,开拓进取,积历史之厚蕴,力争再创百年名院新的辉煌!
推荐阅读
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怎么办​
2025-07-17 08:20:15
膝关节半月板撕裂怎么办​
肾血管性高血压怎么治疗​
2025-07-15 17:53:12
肾血管性高血压怎么治疗​
如何快速缓解头晕
2025-07-16 14:22:10
如何快速缓解头晕
甘油二酯什么人不适合吃
2025-07-13 18:00:47
甘油二酯什么人不适合吃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