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影像科室,包含3个工作区域——分别为普通放射科、CT室、MR室。放射科现有在职人员60余人,诊断医师19人,其中副主任医师以上4人,主治医师9人,硕士研究生17人。
放射科拥有高端医学影像检查设备,现有三台DR、一台数字胃肠、两台16排螺旋CT、一台宝石能谱CT,1.5T、3.0T磁共振各一台。可以开展各种影像检查项目,以满足临床需要。放射科PACS系统可保存在线数据并与我院HIS系统和电子病历系统完整对接,实现了全院各病区对患者影像资料的调阅。
业务范围:
普通DR:呼吸系统、泌尿系统、脊柱及四肢的摄片;
数字胃肠:消化道造影、T管造影、输卵管造影、排粪造影、静脉肾盂造影、逆行肾盂造影造影、ERCP、吞咽功能障碍;
16排螺旋CT:全身各部位快速、高质量平扫;脑出血测量;肝、胰腺、肾脏的多期增强;内耳骨性异常、面神经管异常、颅底细小骨折、腕骨、足骨隐匿性骨折的高分辨率显示;骨折容积重建;全景齿科成像,包括牙冠、牙体、牙根、牙髓腔的局部细节及牙齿排列、咬合的情况,以及颌骨病变等信息;内耳重建;全身大血管CTA;尿路造影(CTU);CT引导下穿刺活检、治疗等非血管性介入术;
宝石CT:骨科畸形矫正内固定支架显示;肺小结节分析;腹腔内脂肪测量;内耳多功能成像;全肝体积测量;肺气肿及功能评估;CT多器官功能灌注成像;CT结肠造影功能;冠脉CTA;
能谱扫描的临床应用:
1、头颈部
(1)调整单能图像和(或)MARs去除颅内含有任何金属植入物的伪影;
(2)调整单能图像消除硬化伪影,清晰显示后颅窝或鞍区占位;
(3)应用能谱曲线分析血管斑块性质;
(4)使用物质分离功能,选取血-钙配对,区分出血与钙化;
(5)调整单能图像以及使用碘基图像进行观察,了解肿瘤血供情况;
(6)实用能谱曲线以及碘定量测量工具进行甲状腺病变分析。
2、胸部
(1)使用能谱强化检查,碘-水物质分离观察及碘含量测量,排除肺栓塞;
(2)使用能谱曲线工具鉴别肿瘤来源及性质;
(3)使用能谱曲线工具进行对比观察,定性淋巴结;
(4)调整不同单能图像,碘基图像以及能谱曲线鉴别肺癌与肺不张。
3、腹部
(1)最佳单能图像及碘基图像观察鉴别肝占位及胰腺占位;
(2)选择最佳单能图像VR及MPVR观察静脉或门静脉;
(3)有效原子序数分析肾结石成分;
(4)能谱曲线鉴别肿瘤来源或分析性质;
(5)应用单能图像、碘基图像观察、定量碘测量方法了解肿瘤的血供或观察肿瘤血管;
(6)碘含量测量分析肿瘤治疗后疗效。
4、盆腔
(1)能谱曲线鉴别肿瘤来源或分析性质;
(2)应用单能图像、碘基图像观察、定量碘测量方法,了解肿瘤的血供或观察肿瘤血管。
5、脊柱四肢
(1)调整单能图像和或MARs功能,清晰显示有金属植入物部位的检查;
(2)钙-水分离观察及钙含量测量,了解病灶内的钙含量;
(3)GSI扫描调整最佳单能图像进行下肢静脉造影;
(4)尿酸-钙分离观察及定量测量进行通风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高场MRI:
(1)全身各部位和各系统疾病的常规磁共振检查;
(2)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DWI能反应人体内水分子的布朗运动,是目前诊断超急性期脑卒中最敏感的影像学检查技术,是鉴别囊实性病变和肿瘤分级的重要方法;
(3)磁敏感加权成像(SWI):SWI可用于脑静脉疾病、出血和脑矿物质沉积等疾病的诊断,是检出脑微出血的最佳影像学方法;
(4)扩散张量成像(DTI):DTI是近年来在DWI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技术,能够通过检测白质纤维束水分子的扩散方向反映脑白质束的髓鞘化程度、走行和方向,用于脑部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效果的监测;
(5)磁共振灌注成像(PWI):PWI通过快速注射磁共振对比剂、快速采集和后处理,反映组织血管分布及血流灌注情况,提供血流动力学方面的信息,用于疾病的诊断和鉴别以及肿瘤的分级;磁共振尚可进行不打造影剂的灌注成像(ASL);
(6)磁共振波谱(MRS):MRS是目前唯一无创在体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代谢变化的MRI技术,使得MRI诊断达到细胞生化代谢水平;
(7)磁共振水成像:目前应用较多的是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磁共振尿路成像(MRU)、内耳水成像、磁共振脊髓成像(MRM)等;
(8)磁共振体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