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
PET影像中心

PET影像中心(核医学科/PET影像中心)于1973年建科,经历了学科萌芽与初创阶段(1973-1979)、学科发展初期阶段(1980-2012)、学科发展阶段(2012-2019)及学科全面快速发展阶段(2020.1-)。在学科萌芽与初创阶段开展了当时称为同位素的“三大常规”项目,即肝扫描、肾图和摄碘-131率测定。且在1977年,500m2的核医学楼基本竣工。科室名称由同位素室更名为同位素科。

首任主任为孙明华教授。1980年后进入学科发展初期阶段,成立了核医学教研室,开展了放射免疫分析检测,并拓展了体外诊断项目,引进了SPECT,开展了单光子显像,同时于1991年开设了核医学第三支柱项目放射性核素治疗专科,开展了碘-131治疗甲亢及敷贴治疗等。

这一阶段核医学发展的主要贡献者是苏见知主任,她也是核医学教研室首任主任。2012年9月医院从新进行了学科设置,宣布成立了独立的PET-CT中心,为医院二级学科。王云华担任首任主任,吴永港任副主任。

2013年8月1日西门子BiographmCTxPET/CT(128层螺旋CT/52环高清PET)投入临床使用,为湖南省唯一一台A类PET-CT,此后PET-CT中心常规开展了18F-FDGPET/CT成像,为临床上肿瘤的早诊、定性、分期及疗效评估发挥了其它影像技术无可替代的作用。

2014年6月引进并安装了1台西门子EclipseRD医用回旋加速器和多台18F标记与11C标记的多功能正电子药物合成模块(1台西门子FDG-4合成模块,1台西门子FDG-GN多功能合成模块,1台多功能11C合成模块),不仅结束了18F-FDG需要从外调剂的历史,且开展了11C-胆碱、11C-乙酸盐、11C-蛋氨酸PET/CT成像技术。

2017年12月湖南省卫健委正式下文宣布成立湖南省PET质控中心并挂靠湘雅二医院(PET-CT中心),由王云华主任担任主任。2018年12月,湖南省药监局对PET-CT中心正电子药物生产、质控、与使用全流程进行了严格的检查与评审,最终通过了我院放射性药物使用许可证第四类的申请,正式获四类药物使用许可证。这在全国三甲医院中只有少数几家获得。

2019年下半年引进了1台AllinOne多功能合成模块,从此可开展了18F、13N、15O、11C等多种核素标记的显像剂PET/CT成像技术与诊断。尽管2000年后因多种原因我院核医学科发展一度处于落后状态,但由于PET-CT中心的快速崛起,弥补了我院整个核医学事业发展的不足,使其在省内外仍具有一定地位。2014年,PET-CT中心与核医学科、放射科、超声科一起作为医学影像学科成功申请获批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2020年1月PET-CT中心更名为PET影像中心,并将核医学科与PET影像中心合并,成立新的核医学科/PET影像中心学科,王云华教授任核医学科与PET影像中心主任、核医学教研室主任与住培基地主任;马晓伟副研究员任核医学科副主任;吴永港副教授任PET影像中心副主任。此后学科进入全面快速发展阶段,我院核医学发展开启了新的篇章。

目前核医学科/PET影像中心有员工37人,是硕博培养点,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湖南省PET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与主任单位,湖南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会长单位。目前有正高1名,副高5名,在读博士与硕士生10余名,基地招收的住培医师10余名。

下设PET分子影像组(包括肿瘤组、心脏核医学组、神经核医学组三个亚组)、SPECT显像组、功能检测组、体外分析组(体外检测平台)、核素治疗组、放射性药物组、技术组与综合护理组,其工作场所包括PET影像中心、正电子药物生产与质控区、单光子核素药物标记室、SPECT核素显像室、体外分析(含放射免疫分析)实验室(体外分析检测平台)、核素功能测定室、核素治疗专科门诊、核素病房(筹)及放射性生物实验室等。硬件配备BiographmCTxPET/CT1台、uMI780PET/CT1台、uPMR790PET/MR1台、SkylightSPECT1台,EclipseDR回旋加速器1台、锗-镓发生器1台,西门子正电子药物合成模块2个(FDG4与LG各1台)、AllinOne多功能正电子药物合成模块1台、正电子药物自动分装模块2台、放射性药物合成热室4个,放射性活度计5台、皮肤治疗敷贴器1套,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8台,以及其他配套设施50多台套

已应用于临床的新型正电子放射性药物有近10种,包括PSMA、OCT、FAPI、AV45、P3BZA等,每年完成PET/CT检查8200余人次,SPECT检查7600余人次;年门诊量超过12000人次;核素治疗2000余人次;每年完成体外检测项目,包括肿瘤标志物、激素与甲状腺功能87万多项次等(数据截止2022年12月)。

科室合并后进一步开展了一系列核素诊疗新技术:包括2020年7月在省内首次应用99mTc-PYPSPECT诊断心肌淀粉样变性。2020年6月开展了18F-奥曲肽神经内分泌瘤诊断PET显像、2020年5月开展了18F-PSMA-1007前列腺癌诊断PET显像、2020年11月开展了18F-FPEB精神疾病PET显像、2021年7月开展了18F-FAPI肿瘤PET显像、2021年6月,99mTc-奥曲肽用于临床SPECT显像诊断神经内分泌肿瘤。

2021年8月18F-P3BZA恶性黑色素瘤诊断PET显像、2021年12月18F-AV45阿尔兹海默症评估PET显像,2022年1月,引进了68Ge-68Ga发生器,开展了68Ga标记的一系列特异性放射性药物临床转化应用,包括68Ga-奥曲肽进行神经内分泌瘤诊断显像(2022年2月)、68Ga-PSMA-617前列腺癌诊断显像(2022年4月)、68Ga-Pentaxfor原发性醛固酮增高症显像(2022年6月)以及其他68Ga标记显像剂的研发。

2022年4月,开展了首例13N-氨水心肌血流灌注与18F-FDG心肌活性评估显像,全面开始了心脏支架或搭桥术前的PET心肌活性评估。2022年5月,获批开展223RaCl2治疗骨转移癌,2022年6月获批开展放射性微球介入治疗肝癌。显著拓宽了PET显像与核素治疗的应用范围,提高了肿瘤、神经精神疾病的PET/CT诊断的特异性和准确度。2022年下半年引进了第二台PET/CT并于2022年9月投入临床使用。2021年7月获国家卫健委PET/MR配置许可证,2022年10月引进了一体化PET/MR显像仪,并已于2023年4月投入临床使用,开展PET/MR检查。

同时,2020年1月,建成放射生物实验室,配置了包括细胞培养、荧光成像、放射检测等试验设备,并增加一台先进的多功能合成模块同步投入使用,2022年下半年已获批准引进小动物PET/CT,并将建立核医学分子影像实验研究平台。2016创办了学术活动《潇湘分子影像论坛》,并分别于2016、2017、2018年、2020年、2021、2022年连续主办六届,已成为了知名学术品牌活动,每次活动都特邀国内外知名专家来湘讲学,并将继续每年不定期主办。这些举措进一步助推了科室临床、基础科研与学科品牌的发展与提升。学科已进入了良性与全面快速发展轨道。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原湖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位于历史名城,湖南省会长沙,脱胎于1906年美国雅礼协会在中国创办最早的西医院之一——雅礼医院,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卫生部直属的大型三级甲等医院,隶属于教育部直属的中南大学,是国内学科最齐全、技术力量最雄厚的医院之一,素有“南湘雅”美誉。先后荣获全国百佳医院、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医院现有在岗正式职工4100余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631人,“千人计划”学者2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占地面积230余亩(其中医疗用地约160亩),医疗建筑面积36.46万平方米,编制床位3500张;设有27个教研室、40个临床科室、9个医技科室、106个护理单元以及9个研究所、23个研究室(中心);拥有目前最先进的PET-CT(Biograph mCT·X)、医用回旋加速器、医用直线加速器、双源CT、3.0T核磁共振仪等千万元以上设备8台(件)。医院拥有国内先进的门诊自助就医系统,2013年医院门急诊量逾261.2万人次,为湖南省首位,出院病人10.4万人次,住院病人手术6.4万台次。每年开展高新技术近100项,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多种器官移植,受术者生存质量高,整体水平达国内先进,是全国获准开展器官移植项目最多的医院之一。还拥有30个卫生部专科医师培训基地、卫生部全科医师临床培养基地,10个省级诊疗中心、11个省级质控中心,湖南省卫生应急救援培训基地亦落户该院。医院拥有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精神疾病诊治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两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形成了由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含医学心理中心)、心胸外科、代谢病与内分泌学、神经病学、耳鼻咽喉科学、普通外科学(重点培育学科)6个国家重点学科以及药学部(临床药学)、骨科、心血管内科、血液内科、内分泌科、胸外科、心脏大血管外科、精神病科、临床护理专业、呼吸内科、神经内科、肾病科、普通外科、眼科、皮肤科、麻醉科、耳鼻咽喉科、消化内科、医学影像科、感染病科、康复医学科、风湿免疫科、老年病科等23个卫生部临床重点建设专科,糖尿病免疫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肾脏病和血液净化学湖南重点实验室、医学表观基因组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湖南省心血管病现代医疗技术研究中心、精神疾病诊疗技术湖南省工程实验室、精神病学与精神卫生学湖南省重点实验室和湖南省麻醉临床医疗技术研究中心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皮肤病与性病学、儿科学、眼科学、护理学、肿瘤学、医学心理学、中西医结合医学、特种医学等11个湖南省重点学科组成的优势学科平台。医院为临床医学和中西医结合一级博士点单位,拥有临床医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在岗博士生导师100人,硕士生导师243人。承担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等多层次教学任务,在院学生2000余名。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牵头儿科学、内科学和精神病学3门国家精品课程,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医院先后获得各级成果奖400余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10项(其中4项为参与),全国科学大会奖3项。近五年来承担国家课题近300项,其中主持973项目1项,公益性卫生行业专项项目1项,支撑计划项目、国际重点合作项目、重大国际合作项目国家自然基金杰青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和973课题共计15项。
本院 五官科楼
推荐阅读
麻醉后记忆力下降是怎么回事​
2025-09-05 11:33:47
麻醉后记忆力下降是怎么回事​
粉瘤变硬了怎么回事
2025-09-07 16:47:49
粉瘤变硬了怎么回事
感冒分几种类型,都有什么症状
2025-09-06 16:15:11
感冒分几种类型,都有什么症状
结膜乳头增生严重吗
2025-09-07 15:57:37
结膜乳头增生严重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