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消化内科(脾胃病)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期间脾胃病重点专科建设单位,湖南省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配有专科病房1个,床位50张,医护人员21名,其中名老中医专家指导老师2名,继承人1人,博士生导师1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名,主任医师、教授4名,副教授2名,主治医师2名,护理人员12名。医务人员临床经验丰富,突出中医药特色,以“中医有特色、西医争先进”为科室文化建设中心,充分发挥中西医结合优势,采用序贯疗法、穴位敷贴、隔物灸、耳穴压豆、神灯(TDP治疗仪)照疗法、电子针疗仪疗法、拔罐疗法、中药热熨敷技术、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中药灌肠等多元化治疗手段,对胃脘痛(慢性胃炎/胃癌)、胃痞病(慢性胃炎/消化不良)、休息痢(溃疡性结肠炎)、呕吐(慢性胃炎)、吐酸(胃食管反流病)、臌胀(肝硬化腹水)、血证(消化道出血)、腹痛(胰腺炎/胆囊炎)、便秘(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泄泻(急慢性肠炎)、肠蕈(肠息肉)等常见急慢性疾病有深入的认识,结合“胃脘痛”、“腹痛”等中医临床路径,为广大患者提供“简、便、效、廉”的优质医疗服务。
科室硬件配备
科室配备奥林巴斯电子高清胃肠镜及附属内镜介入治疗设备,可以开展普通及无痛胃肠镜检查、内镜下胃空肠置管、取异物、消化道止血、息肉切除(EMR)、胃肠癌癌前病变防治、幽门螺杆菌检测等多种内镜诊疗,对脾胃病科疾病的临床诊断、病理诊断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准确性。
研教两手齐抓
科室充分发挥科研与临床相结合的优势,参与国家级课题1项,主持省市级课题1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主编及参编书籍3本,制作的多媒体课件《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获湖南省高等学校第三届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二等奖,参编全国教材《中西结合内科学》获学院教材编写特等奖;定期参加国内专科学术讲座、中医药特色学习班、国外消化病论坛,丰富了我科整体诊疗经验,提高了脾胃病科在消化界学术地位及科研、教学、临床实力,培养硕士研究生30余人,继续教育人员500余人。
科室特色治疗
科室积极开展序贯疗法、穴位敷贴、隔物灸、耳穴压豆、神灯(TDP治疗仪)照疗法、电子针疗仪疗法、拔罐疗法、中药热熨敷技术、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中药灌肠等多元化中医特色治疗手段。
科内自制敷贴药膏--“溃结宁膏”,为朱莹教授多年治疗脾胃病经验的结晶,在病患中间拥有良好口碑,围绕其展开的科研项目亦是硕果累累。溃结宁膏原为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所研制,现已拓展应用于多种脾胃相关疾病,尤其是功能性腹胀、功能性消化不良等此类难治疾病,疗效颇佳。
脾胃保健常识
(一)养胃的生活习惯禁忌:
1.忌酗酒无度:酒精可直接损害胃粘膜,加重胃的损伤;此外酗酒无度还能引起肝硬化、慢性胰腺炎等疾病。
2.忌嗜烟成癖:吸烟可促使胃粘膜血管收缩,减少胃粘膜粘膜保护因子——前列腺素的合成。吸烟还能刺激胃酸和蛋白酶的分泌,加重对粘膜的破坏。
3.忌滥用药物:容易损伤胃粘膜的药物主要有三类:一是乙酰水杨酸类,如阿司匹林;二是保泰松、消炎痛、布洛芬等非甾体抗炎药物;三是皮质类固醇等激素类药物。故应尽量避免使用这些药物。如必须服用时,要控制剂量和疗程,最好在饭后服用。
4.忌过度疲劳:无论是体力劳动或是脑力劳动,如果疲劳过度,都会引起胃肠供血不足,分泌功能失调,胃酸过多而粘液减少,使粘膜受到损害。
5.忌精神紧张:一个人在紧张、烦恼、愤怒时,其不良情绪可通过大脑皮质扩散到边缘系统,影响植物神经系统,直接导致胃肠功能失调,分泌出过多的胃酸和胃蛋白酶,使胃血管收缩、幽门痉挛、排空障碍,胃粘膜保护层受损,造成自我消化,形成溃疡。
6.忌使胃部受凉:胃部受凉后会使胃的功能受损,故要注意胃部保暖不要受寒。
(二)便秘的自我保健
1.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养成每天定时大便的习惯,即使在没有便意的情况下也应坚持,每次4-5分钟,但不要坐得太久或太过用力,以免诱发痔疮等肛肠疾病。如大便过于干燥,可外用开塞露辅助通便或咨询消化科医生口服其他通便药物。
2.多饮温水:每天饮水2000ml,相当于4斤水或普通水杯8杯。
3.保证足量纤维素摄入水果及蔬菜含纤维素丰富,纤维素有润肠通便作用。每天应保证吃400克以上的水果,每餐保证有足量的蔬菜。
4.保持良好心态:精神紧张、生活节奏过快、熬夜、懒于运动也是造成便秘的原因之一,应注意调节,每周保证运动5天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形式可多样化,以不过劳为宜。同时应保持心情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