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健康科普
肝硬化患者的饮食管理
肝硬化患者饮食,既保证饮食营养,又遵守必要的饮食限制,是改善肝功能、延缓病情进展的基本措施。有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者应食菜泥、肉末、软食,进餐时要细嚼慢咽,咽下的食团要小,且外观光滑,食物不要混入糠皮,鱼刺,甲壳等坚硬粗糙的食物,以防损伤曲张的静脉。 饮食推荐,蛋白质是肝细胞修复和维持血浆清蛋白正常水平的重要物质基础,应保证蛋白质摄入量,以豆制品、牛奶、鸡蛋、鱼、鸡肉、精瘦肉为主,血氨升高者应限制或禁食蛋白质,但病情好转后再逐渐增加摄入量,并选择植物蛋白,如豆制品、维生素。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如西红柿,柑橘等富含维生素C,日常食用以保证维生素的摄入。
刘溪涛主任医师
时长01:54
肝硬化的危害性有哪些
肝硬化是肝病终末阶段,由于肝功能严重的降低带来了一系列的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由于肝硬化患者劳动力不同程度的下降,甚至需要休息,甚至卧床,会给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 肝硬化有进展为肝癌的风险,肝硬化带来了肝衰竭和各种并发症,可导致死亡。因此,肝硬化的危害性是毋庸置疑的,应该从源头上禁止肝硬化的发展,比如患者要及早的治疗各类型的肝炎,要戒烟戒酒,防止肝硬化的发展。
刘溪涛主任医师
时长01:36
肝硬化会传染吗
并非所有的肝硬化都具有传染性,只有病毒性肝炎导致的肝硬化才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的。引起病毒性肝硬化的原因主要有乙型,丙型和丁型肝炎病毒。个别情况下,戊肝也会导致肝硬化。前三者的传播途径主要包括血液传播,体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而戊肝主要是通过消化道传播。 血液传播是指肝炎病毒能以血液作为载体进行传播,通常的方式是输血及血制品,以使用污染的注射器或针头等。 体液传播通常是以性接触方式进行传播。 母婴传播主要是通过分娩时产道血液、哺乳及密切接触进行传播。 消化道传播是指粪口途径进行传染。
刘溪涛主任医师
时长01:53
肝硬化腹水该如何治疗呢
肝硬化腹水发病原因是因为: 1、门静脉压力过高,淋巴管不能引流过多的液体,以及血管内的流体静脉压力过高造成液体的渗出。 2、是因为体内、血管内白蛋白过低造成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从而导致水分过多的渗出而造成。 治疗方法如下: 1、要限钠限水。患者每天水的摄入量要小于1000毫升。摄钠量要小于每天五克。如果存在严重的低钠血症。水的摄入量需更加严格的限制。 2、给予利尿剂。最常用的利尿剂是呋塞米与螺内酯联用。 3、输入白蛋白。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减少腹水的形成。 4、如果患者有顽固性的腹水。可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减少门静脉压力来减缓腹水的形成。 5、可以通过肝移植进行治疗。
刘溪涛主任医师
时长02:18
肝硬化患者哪些食物不能吃
肝硬化的患者哪些食物不能吃呢?肝硬化患者不能吃以下类型的食物,具体如下: 1、辛辣性的食物。一般肝硬化患者不可以吃辣椒,生蒜等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到患者的肝脏,从而引发消化道出血。 2、油腻性食物。如果患者出现肝硬化的情况是不可以吃肥肉,油炸性的、油腻类的食物。一般患者在食用这些食物后会加重肝脏的负担,使患者的病情加重。 3、坚硬性的食物。通常肝硬化患者是不可以吃核桃、松子等坚硬性的食物的。这些食物容易损伤食管和胃底曲张静脉,使肝硬化患者出现消化道出血。 4、含糖性的食物。肝硬化患者不可以使用含糖过高类的食物,比如冰激凌,冰糖等,这些食物会加重肝脏负担,不利于患者病情的恢复。 建议肝硬化患者需要在医生的建议下服用恩替卡韦、肝复乐等药物治疗,并且用药期间要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吸烟、不喝酒,这些都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
刘溪涛主任医师
时长02:13
肝硬化的日常饮食与禁忌
肝硬化病人的饮食原则以高热量、高蛋白质及维生素丰富的食物为主,包括新鲜的蔬菜、水果,鸡蛋、牛奶、瘦肉等。适当限制动物脂肪,动物油,多盐的摄入,如猪板油等。如患者有便秘,可适当多食麻油、蜂蜜、芝麻、香蕉以保持大便通畅。 严禁饮酒,以免加重对肝脏的负担和损害。忌食辛辣、刺激性的食物、粗硬食物、煎烤食物,带碎骨的禽鱼类的要相当的谨慎,以免诱发胃底静脉曲张破裂。晚期肝硬化并有肝昏迷者,应低蛋白饮食,以免加重或者诱发肝性脑病的发生。浮肿较重或伴有腹水者,应少盐或无盐饮食。
刘溪涛主任医师
时长01:53
肝硬化患者临死前的征兆
肝硬化早期症状一般并不十分明显,发展到晚期,最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甚至导致患者死亡。所以晚期病人临死前症状也表现各异。无法逐一举例,最常见的征兆主要有以下几种: 1、精神不振,消瘦乏力。常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体重明显降低。严重虚弱状态,最后甚至卧床不起。 2、食欲减退。这是比较早期出现的症状,一般随着病情的发展常伴随有恶心,呕吐,严重时会出现明显的厌食,而且进食油腻性的食物容易出现肠道不耐受、腹泻的表现。 3、消化道出血。肝硬化病人晚期常因胃底静脉曲张导致消化道大出血,出现失血性休克而导致患者死亡。 4、出血,牙龈出血。因为凝血功能的下降而引起。 5、持续顽固性的腹水。是因为大量的腹水在腹腔聚集,导致腹部持续膨胀,出现蛙腹征。 6、贫血。肝硬化的病人晚期常常会因为消化道出血而导致严重的贫血。 7、肝性脑病。因为肝脏的解毒功能下降,导致体内有毒物质沉积损伤大脑引起患者行为认知功能异常,甚至昏迷。 8、女性月经不调。激素分泌凝血功能紊乱而引起。 9、少尿甚至无尿。肝功能,晚期肾功能受损而引起。 10、胸腔积液。肝硬化晚期常伴有低蛋白血症引起双下肢水肿。
刘溪涛主任医师
时长03:04
肝硬化患者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
1、要注意休息。肝硬化患者要保证休息,特别是要需要卧床休息,不要过度的劳累。 2、饮食习惯。在饮食上要清淡,不吃辛辣刺激的食物,多吃易消化的食物。 3、药物治疗。可以服用恩替卡韦、替诺福韦酯、索磷布韦等药物治疗药物长须在医生指导下用药,避免自行用药。 4、要定期的检查。肝硬化患者要及时、定期的检查,以便观察疾病的发展,以防止肝硬化的发展。
刘溪涛主任医师
时长01:33
医院医生
医院信息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始建于1958年,经过55年的发展建设,已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医院现开放床位1804张,年门急诊量124万人次,年出院人数70045人次,年完成手术31350台例。全院在职职工2896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96人,副高级职称375人。目前具有博士学历卫生技术人员10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1人。医院现有36个临床科室,15个医技科室,44个病区。拥有神经外科学、普通外科、蒙医科3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呼吸内科学、普通外科学、胸外科学、妇科学、耳鼻咽喉科学、麻醉学6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领先学科;消化内科学、神经外科学、产科学、儿科学、放射肿瘤学、医学影像学、临床检验学7个自治区临床医学重点学科和1个自治区基础医学和预防医学重点实验室、以及自治区首家“分子与功能影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医院挂牌成立。2009年我院挂牌成为内蒙古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2013年内蒙古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在我院成立并揭牌。医院是内蒙古自治区临床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涵盖二级学科18个。医院现有博士生导师3名,硕士生导师134名,博士生100名,硕士生570名。医院承担着我院临床医学、麻醉医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等专业本科、研究生的学生管理、教学任务。第一临床医学院(我院)对管理学生工作十分重视,定期开展学风讲座、毕业生模拟面试课堂等活动,目前管理学生2400名。每年接受区内外进修人员1000多人。近五年来,医院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7项和各类省部级科研项目165项,获科研成果95余项,发表中华系列文章120余篇,SCI收录文章50篇,总数位居内蒙古自治区卫生系统首位。医院目前拥有PET/CT、64排CT、3.0T核磁共振、C型臂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机、ECT机、全数字化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系统、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等先进设备,在质量和数量上均属区内领先。医院设有外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外科实验室、干细胞临床应用实验室、新药临床机构办公室等国内一流的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为医院研究人员进行医学科学研究提供良好的平台。医院近年制定出台《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特聘教授实施细则(试行)》、《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客座教授聘任办法(试行)》等,聘请有特长的知名专家作为特聘教授,来院进行业务和科研指导。医院不断加强国内、国际间交流,定期派出专业人员到国内外学习深造,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来院讲学,先后与美国、日本、蒙古、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技术合作交流与人才培养协议。近年来,医院先后与区内12个盟市的一百多个旗、县、区二级医院组成了以技术协作为主,松散型的“附属医院医院集团”。截止目前,医院集团成员已达110家,并建立了“远程医疗会诊网络”。2008年,我院对二连浩特市医院进行托管,成立了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二连浩特分院,运行以来,医院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了新的提高。目前,医院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精医厚德、福泽民众”的院训精神,正在为建设成自治区布置合理、学科特色鲜明、医疗质量过硬、部分专业技术在国内有一定影响力的自治区区域医疗中心而奋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