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医院
内分泌代谢病科

福建省宁德市医院内分泌代谢病科系我院内科亚专科之一。该科技术力量雄厚,设有内分泌代谢病房、门诊和实验室,主要从事内分泌代谢病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近几年在医院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支持下、在科主任和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及全体成员的集体努力下,秉承优良传统并继往开来,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学科带头人陈兆樵主任医师是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兼职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宁德市市管拔尖人才,宁德市医学会会长,中华医学会福建分会内科学会委员、内分泌学会委员、肾脏病学会委员、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福建省科协委员,宁德市科协常委。科主任林奉森副主任医师为中华医学会福建内分泌学会委员、糖尿病学会委员、中西医结合糖尿病学会委员。

全科医护人员20余名,其中主任医师(教授)1人,副主任医师3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3人,其中硕士研究生4人。全科病床总数35张,年收住院患者近800余人,年门诊量40000余人次。定期开展糖尿病患者教育项目,通过进行糖尿病教育使患者受益匪浅,获得良好社会效益。学科重视科研工作,参加多项省、市科研工作,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宁德市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二项,三等奖一项,部分临床诊疗水平和科研项目达国内、省内先进水平。于2014.10.30搬迁至东侨院区后,住院及门诊就诊条件得到了更大改善。

全科医护人员始终重视临床工作,注重服务质量。病房每年收治大量的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及垂体、肾上腺、性腺疾病和骨质疏松症、痛风患者。成功抢救了许多危重病人,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高渗昏迷、垂体危象、肾上腺危象等。诊治了来自全区及周边各地的许多患者。每日均有专科门诊,并安排一定数量的主任、副主任、主治医师出门诊。糖尿病的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致残早逝的主要原因,其中心脑血管并发症、糖尿病神经病变、眼病变、糖尿病足及骨质疏松所致的骨折等均十分常见,近几年应用核磁共振、眼底血管荧光造影、动脉彩超等较先进诊断技术,诊疗手段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糖尿病并发感染及多器官衰竭病情凶险,死亡率极高,我科近年来积累较成熟的经验,治愈率明显提高。

全科承担各种类型带教,每年接受规范化培训住院医生及轮转研究生及全科医师规划化培训医师上的临床带教,各种类型专升本及本科以上实习带教,为了让他们及时了解临床各专业新理论新技术新进展,经常专题讲座、科内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收到良好效果。

科室特色技术:

胰岛素泵:糖尿病的发病率正在日益增高,已成为继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目前认为,糖尿病应该积极进行强化治疗,使患者血糖、血脂、血压和BMI等全面达标,而胰岛素强化治疗就可以让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得到理想控制,其方法主要分为每天多次注射胰岛素(MDI)和胰岛素泵治疗。1.我院从2006年开始,使用胰岛素泵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2.胰岛素泵又称为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CSII),是近20年来临床上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一种胰岛素输注系统,是糖尿病治疗中的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胰岛素泵一经临床应用,将血糖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是非常方便有效的。其主要特点是机体对胰岛素的吸收稳定,使血药浓度趋于平稳,还可通过患者病情(如在患者有不同用餐需要或旅行时)和血糖的变化来调节基础率、临床基础率及餐前大剂量,平稳控制血糖,减少低血糖的发生,方便患者使用,延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尤其适合反复发作的低血糖或无症状性低血糖糖尿病患者。目前,CSII经过临床验证被认为是控制血糖的最佳手段,也是目前“胰岛素强化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是血糖监测领域的一项创新型技术突破。通过持续监测皮下细胞间液的葡萄糖浓度而反映血糖水平。被誉为血糖监测的“Holter”。

动态血糖监测系统(CGMS)由血糖记录器、信息提取器、感应探头、线缆、和血糖分析软件等组成,血糖记录器通过线缆与探头连接,每10秒钟接收一次电信号,每5分钟储存一个平均值,每天自动记录288个血糖值。CGMS能准确自动记录患者的血糖值及相关事件(口服药、胰岛素﹑饮食﹑运动以及其他),并通过电脑下载完整的单日血糖图﹑多日血糖图﹑进餐前后血糖图、特定时间段血糖图及统计数据表报告,从中可以了解全面的血糖信息,发现许多平时不易发现的高血糖、低血糖以及血糖波动的规律,并了解口服药、胰岛素﹑饮食﹑运动等与血糖之间的关系,为拟定、评估合理化、个体化的降糖治疗方案提供有价值的临床依据,并有效帮助糖尿病患者教育,提高患者对糖尿病的认识和医从性。

医院信息
宁德市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宁德市医院)座落于闻名世界的天然深水良港三都澳之滨,地处宁德市中心,创建于1972年,现已发展成为一所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及康复为一体的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是闽东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医院之一,其功能辐射福州地区、闽北、浙南一带。医院现有两个院区,蕉城院区占地面积28亩,总建筑面积54850㎡。东侨院区总占地面积为223.18亩,建设规模为1500张床位,项目总建筑面积32.9万㎡,设计床位1500张,分二期建设,项目(一期)建筑面积15.07万㎡,床位设置1000张,按日门诊5000人次设计,2014年12月全面投入使用。项目(一期)按“园林医院”规划建设,院前的50亩土地全部用于建设绿化、患者休闲活动、停车场等公共设施,门诊布局突出不同群体的需求,住院楼采用错位工字型布局,病房采光和通风良好,结构布局合理,就医环境温馨、舒适。医院现有编制床位1000张,实际开放1300张,2015年门急诊病人106万人次,出院病人4.8万多人次。现有员工1800多人,卫技人员中高级职称180人,中级职称452人,博士6人,硕士110人;享受国务院政府津贴专家3人,全国名老中医药专家1人,省级名老中医药专家1人;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兼职教授35人,兼职副教授49人;入选福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2人。医院学科设置齐全,技术力量雄厚。设有29个临床专科,28个医技、药剂、功能检查科室,一个中心实验室。其中市级重点专科有心血管内科、血液风湿科,院内重点专科有呼吸内科、肾内科、眼科、产科;特色专科有神经内科、内分泌内科、普外科、肿瘤科、泌尿外科、神经外科、放疗科、介入放射科、病理科、口腔正畸。7个市级医学质量控制中心(肿瘤、药学、放射影像、病理、院感、病案、急诊)和3个市级医学研究所(中西医结合肾病研究所、内分泌代谢病研究所、眼耳鼻喉病研究所)挂靠我院。医院中心实验室为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分子细胞学一级实验室,为进一步提高宁德市医学科研水平搭建平台。医院不断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多项医疗项目全市领先,部分项目达到了医院省级先进水平,腔镜技术在医院各学科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开展,肝硬化门脉高压、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双介入治疗技术系省内首家开展,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医院高端医疗设备配套齐全,处于全市领先地位。拥有西门子双源螺旋CT、GE 3.0T核磁共振、西门子1.5T核磁共振、瓦里安直线加速器、GE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SP-ECT)、锐珂口腔数字化体层X射线机和飞利浦FD 20大平板血管造影机等影像系统;GE E8/E9、西门子S2000和飞利浦EPIQ5等高端超声诊断仪;奥林巴斯、富士能等内镜系统;罗氏全自动生化免疫流水线和奥林巴斯整体手术室等,医疗设备总值达3.88亿元。医院的工作成绩得到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认可,在本市甚至全省发挥重大、积极的作用。是“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国家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国家卫生计生委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基地”,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指定为闽东地区唯一一所“对人身伤害的医学鉴定有争议进行重新鉴定的医院”,“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伤员救治定点医院”,“福建省新生儿急救网络宁德分中心”,“宁德市儿童救治分中心”,“外籍船员医疗定点医院”,“台湾同胞定点医院”,“福建省高等医学院校临床教学基地”,“全科医学临床培训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莆田学院等高等医学院校的教学医院,2014年成为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对口帮扶医院,2015年成为福建省肿瘤医院、福建省妇幼保健院专科对口帮扶医院。医院坚持“人才立院、科技兴院、管理强院”的发展理念,以“厚德博爱、至精求新”为宗旨,注重医疗质量和内涵建设,彰显社会公益,沿着医改方向,组建了以宁德市医院为核心,古田县第二医院、屏南县医院、宁德人民医院和宁德市妇幼保健院(含儿童医院)为首批成员单位的宁德市医院医疗集团,对霞浦县医院、霍童镇卫生院和洋中镇卫生院开展技术帮扶并与之建立分级诊疗和双向转诊合作关系。医院以所取得的成就为动力,不断加强质量建设,拓展优势,创新特色,提高医疗服务水平,以保持在全市医疗服务行业的领先地位和带头作用,为闽东人民健康保驾护航。
东侨院区 蕉城院区
推荐阅读
腿出凉气的原因是什么
2025-07-14 15:07:17
腿出凉气的原因是什么
白带异味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2025-07-14 13:07:19
白带异味重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老年人记忆力衰退严重怎么办
2025-07-17 12:38:49
老年人记忆力衰退严重怎么办
孕36周特别困怎么回事
2025-07-15 19:58:14
孕36周特别困怎么回事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