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醉手术中心
麻醉科手术室共有医生16人,护士22人,硕士研究生5人,高级职称2人。拥有层流净化手术室十间,其中百级净化2间,千级净化4间,万级净化4间。包括1间数字一体化手术室,1间正负压切换手术室,2间放射防护手术室,能满足器官移植、普外科、肝胆外科、妇产科、腹腔镜手术和呼吸道传染病人的手术。
手术室配备了进口高档麻醉机、多功能监护仪、气体监测仪、肌松监测仪、BIS麻醉深度监测仪或熵指数监测仪,连续心排量监测仪(CCO),TEG凝血分析仪,TCI靶控输注泵,血气分析仪,除颤仪,可视喉镜,纤维支气管镜,自体血液回输机等。
麻醉科手术室以“团结、协作、创新、安全”的建科宗旨,为医院的发展搭建了良好的平台,积极参加了“西非抗击埃博拉”、汶川抗震救灾等多项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圆满完成任务。科室连续三年被评为“先进科室”,先后两次被评为“先进党支部”。目前,科室向提高围术期安全和改善麻醉患者长期转归的围手术期医学转化;向麻醉科室主导的,多学科联合的“无痛医院”的建设转化。
医院信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由原第三O二医院和原第三O七医院于2018年11月台并组建,其前身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中央医院。中心现有两个院区,设有80个科室, 展开床位2763张,年门诊量187万人次,年收容患者近10万人次。中心学科体系完备、医疗特色鲜明,在病原体感染导致的传染病和继发病、疑难重症肝病、血液病、肿瘤诊治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尤其是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重症肝衰竭、肝移植、感染性腹泻、中枢神经性疾病、艾滋病、放射病、白血病、烟雾病的诊治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生物人工肝、肝病细胞免疫治疗、美沙酮替代、血液灌流快速脱毒等多项国内领先特色技术。中心拥有包括感染病、肿瘤中心、脑血管病中心、中医科、检验科、临床药学、病理科、中毒救治中心、采供血中心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军队建设项目。中心拥有国家艾滋病防治培训基地、全军传染病防治技术临床培训基地、全军中医药技能培训基地、全国和全军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军传染病和肿瘤护理示范基地7个国家和军队临床示范基地,以及全军传染病研究所、全军中医药研究所、全军造血干细胞研究所、全军放射病教治研究所4个全军研究所。中心人才队伍厚实、创新成果丰硕,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王新华.以及陈菊梅、皇甫玉珊、陈虎、肖小河、赵景民、奚永志、艾辉胜、刘兵等一大批知名专家。近五年来,中心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427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二等奖5项,军队科技成果一等奖9项,国家和军队高等级科研成果共70余项。中心诊疗设备先进,拥有全球领先的第五代射波刀、达芬奇手术机器人、PET-CT、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术中放疗系统、钴60治疗机、后装治疗机等总价值近14亿元的先进医疗设备。中心矢志姓军为兵、聚力保障打赢,厂泛开展军人诊区一站式服务,认真践行为军服务五个零和六优先要求,军队伤病员满意率连续10年保持100%。 定期组织专家医疗队深入部队送医送药,用心帮扶30余所部队医院,多次被评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单位”。近年来,中心出色完成多次联合实兵演习,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援非抗击埃博拉疫情等重大任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上级机关的高度评价。中心发挥专业优势,真诚服务人民,组织专家医疗队深入北京市社区、街道开展大型义诊活动.以实际行动反哺人民的养育之恩。持续开展精准扶贫、对口支援西部等活动.深入老少边穷地区送医送药送技术,在全国建立技术协作医院100余家。中心先后被评为全国扶贫攻坚先进单位、拥政爱民先进单位、支援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军队医院支援西部地区医院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