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诊断与研究中心
病理科于1976年建立,2009年更名为病理诊断与研究中心。学科为国内肝病病理、肝移植病理和传染病病理诊断与研究的领军学科,为国内疑难肝病、肝移植和疑难传染病病理权威会诊单位,承担中央/军委保健肝病病理会诊任务。
中心建有国内一流的病理诊断与实验技术平台,开展项目种类和先进性位居国内同类传染病专科医院之首。曾完成我国大陆首例艾滋病死亡病例的系统尸检、临床病理和基础研究,完成北京地区首例SARS的系统尸检和病理学研究,为我国艾滋病、SARS等传染病病理学研究做出了重要的开创性工作,产生了重大影响。
近年来,承担或参与国家“973”、国家“十一五”、“十二五”重大专项、国家自然基金重点、军队重点、美国CMB基金等各类课题50余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军队医疗成果一等奖1项、全军“十一五”医学科技重大成果奖1项,教育部等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军队、北京市科技进步/医疗成果二等奖7项,三等奖6项。发表论文500余篇,其中SCI论文70余篇,IF近300分,包括Hepatology、J Pathol等本专业领域国际顶级期刊,主参编专著18部,其中1部获“国家十一五重点规划出版图书”。参与我国乙型病毒性肝炎、丙型病毒性肝炎、肝癌等多项诊治指南/行业规范病理部分的制定。
医院信息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由原第三O二医院和原第三O七医院于2018年11月台并组建,其前身为抗日战争时期的延安中央医院。中心现有两个院区,设有80个科室, 展开床位2763张,年门诊量187万人次,年收容患者近10万人次。中心学科体系完备、医疗特色鲜明,在病原体感染导致的传染病和继发病、疑难重症肝病、血液病、肿瘤诊治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尤其是肝硬化及其并发症、重症肝衰竭、肝移植、感染性腹泻、中枢神经性疾病、艾滋病、放射病、白血病、烟雾病的诊治方面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拥有生物人工肝、肝病细胞免疫治疗、美沙酮替代、血液灌流快速脱毒等多项国内领先特色技术。中心拥有包括感染病、肿瘤中心、脑血管病中心、中医科、检验科、临床药学、病理科、中毒救治中心、采供血中心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军队建设项目。中心拥有国家艾滋病防治培训基地、全军传染病防治技术临床培训基地、全军中医药技能培训基地、全国和全军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军传染病和肿瘤护理示范基地7个国家和军队临床示范基地,以及全军传染病研究所、全军中医药研究所、全军造血干细胞研究所、全军放射病教治研究所4个全军研究所。中心人才队伍厚实、创新成果丰硕,拥有中国科学院院士王福生、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王新华.以及陈菊梅、皇甫玉珊、陈虎、肖小河、赵景民、奚永志、艾辉胜、刘兵等一大批知名专家。近五年来,中心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427项.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 二等奖5项,军队科技成果一等奖9项,国家和军队高等级科研成果共70余项。中心诊疗设备先进,拥有全球领先的第五代射波刀、达芬奇手术机器人、PET-CT、 放射治疗计划系统、术中放疗系统、钴60治疗机、后装治疗机等总价值近14亿元的先进医疗设备。中心矢志姓军为兵、聚力保障打赢,厂泛开展军人诊区一站式服务,认真践行为军服务五个零和六优先要求,军队伤病员满意率连续10年保持100%。 定期组织专家医疗队深入部队送医送药,用心帮扶30余所部队医院,多次被评为“全军为部队服务先进单位”。近年来,中心出色完成多次联合实兵演习,在抗击“非典”、抗震救灾、援非抗击埃博拉疫情等重大任务中发挥了关键作用,受到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上级机关的高度评价。中心发挥专业优势,真诚服务人民,组织专家医疗队深入北京市社区、街道开展大型义诊活动.以实际行动反哺人民的养育之恩。持续开展精准扶贫、对口支援西部等活动.深入老少边穷地区送医送药送技术,在全国建立技术协作医院100余家。中心先后被评为全国扶贫攻坚先进单位、拥政爱民先进单位、支援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军队医院支援西部地区医院工作先进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