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中日医院内分泌科于1984年建科,是中日医院重点学科,并于2011年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科室是集临床、科研、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医学研究和实践中心,是医院具有全国领先地位的学科之一。

门诊、病房设置:

科室现有专病门诊11个,分别为:甲状腺穿刺随访门诊、甲状腺术后随访门诊,动态血糖监测与胰岛素泵门诊、肥胖与三高门诊、骨质疏松与代谢性骨病门诊、老年糖尿病管理门诊、早年发病糖尿病门诊、糖尿病神经病变门诊、妊娠与内分泌疾病门诊、甲状旁腺疾病门诊和垂体肾上腺疾病门诊。住院病床共51张。设有功能检查室两间,内分泌实验室一间,药理基地研究室一间。"

诊疗设备介绍:

糖尿病防治研究实验室拥有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高压液相HbA1c分析仪、PCR扩增仪等国际先进的高科技精密设备,可检测胰岛素、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皮质和髓质激素、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多项内分泌代谢疾病指标,曾多次被选为全国多中心药物研究的中心化实验室。科室拥有激光多普勒+经皮氧分压监测仪、全身外周血管检查系统、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系统、彩色血管超声诊断仪,生物电阻抗体脂测定仪、眼底照相机,可全面精细评估糖尿病多种并发症、行超声引导下甲状腺穿刺。

科室诊疗特色:

内分泌科以诊断糖尿病和甲状腺疾病为特色,同时能够诊断和治疗多种内分泌疑难和重症疾病:

1.在糖尿病诊断、治疗、管理、预防和药物观察等领域居全国领先地位。能够完成成熟的葡萄糖钳夹技术、胰岛素泵强化治疗、连续动态血糖监测等先进的医疗技术。此外,科室在长期临床实践活动中建立起了一整套独特而实用的糖尿病治疗和科研的综合管理体系,可对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长期、有效的监护和管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和延缓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发展。共开设多项糖尿病相关专病门诊包括:早年发病糖尿病门诊、老年糖尿病管理门诊、妊娠内分泌代谢门诊、糖尿病教育门诊(教育、饮食)、糖尿病周围血管和神经病变筛查门诊。对不同情况糖尿病患者进行细化管理。

2.开设了甲状腺穿刺随访专病门诊,每年开展甲状腺细针穿刺数百例,可准确地对甲状腺疾病进行病理诊断,并且在2012年2月开始对细针穿刺样本进行BRAF基因突变检查,在鉴别甲状腺肿物良性或恶性方面具有很大的领先优势。

3.在国内率先开展了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可以为部分血糖严重升高的糖尿病患者(新诊断、病程短于5年),提供数月至数年少服药或不服药能良好控制血糖的机会。目前开展了动态血糖与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门诊。

4.开设了肥胖与三高专病门诊,对肥胖症患者进行系统的诊断和治疗,控制其体重,并使其高尿酸、高血糖、血脂异常等代谢紊乱得到改善。特别是针对肥胖伴月经紊乱、不育、女性多毛症等通过减轻体重、改善胰岛素敏感性等治疗措施进行综合治疗,效果良好。

5.开设了骨质疏松与骨代谢专病门诊,为每一位骨质疏松患者进行病因鉴别,排查甲状旁腺疾病、骨软化症、肾小管疾病等,从饮食、运动和药物全方位地维护患者的骨健康。

6.在下丘脑、脑垂体、肾上腺、甲状旁腺、性腺等内分泌代谢疾病的诊断、治疗方面居全国先进行列。依托实验室优势,可快速准确进行垂体肾上腺疾病相关的内分泌试验。与神经外科/泌尿外科合作,对内分泌肿瘤患者进行术前术后的处理随访。科室已经开设的专病门诊还有:脑垂体和肾上腺专病门诊。甲状旁腺疾病专病门诊、甲状腺术后随访门诊等。

现有专病门诊:

现有专病门诊11个,分别为:甲状腺穿刺随访门诊、甲状腺术后随访门诊,动态血糖监测与胰岛素泵门诊、肥胖与三高门诊、骨质疏松与代谢性骨病门诊、老年糖尿病管理门诊、早年发病糖尿病门诊、糖尿病神经病变门诊、妊娠与内分泌疾病门诊、甲状旁腺疾病门诊和垂体肾上腺疾病门诊。

科室科研成果:

建院以来,内分泌科在科研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曾牵头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卫生部部级课题、北京市首发基金课题、中华医学会临床医学科研专项资金项目、院级课题等30余项研究项目,并参与了多项合作课题,如国家“十一五攻关计划”、北京市科委重大课题、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课题、世界卫生组织课题、欧洲糖尿病学会基金课题、国家863课题组织工程专项课题、北京市首发基金课题等。科室与美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欧洲糖尿病学会也进行着长期密切地合作,研究课题经费近5000万。

科室奠基人、第一任科主任潘孝仁教授牵头于1986-1992年完成“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该研究是国际上最早的糖尿病高危人群(葡萄糖耐量异常,IGT)随机对照的糖尿病预防临床试验研究,首次证明生活方式干预可以预防糖尿病,是中国糖尿病学家对世界糖尿病预防研究做出的重大贡献,与后来的美国及芬兰同类糖尿病预防研究一起被誉为世界2型糖尿病一级预防的里程碑式研究。潘孝仁教授还牵头完成中国第二次大型糖尿病流行病学研究“全国糖尿病患病率调查”(1994年),总结了中国糖尿病患病规律及变迁。

前科主任杨文英教授牵头完成了2007-2008年“全国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调查得出的“中国人群糖尿病患病率研究”成果发表在全球顶尖医学专业杂志《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为在全社会深入、有效地开展糖尿病防治工作打下了坚实的研究基础。

前科主任李光伟教授牵头完成了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的随访研究,发现生活方式干预预防糖尿病的作用在干预停止后仍长期存在,该成果2008年发表在著名Lancet(《柳叶刀》)杂志。首先报告生活方式干预可以减少IGT人群的心血管事件及死亡风险,该研究成果于2014,2019年发表于Lancet子刊。

现主持工作的科主任张波主任医师负责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糖尿病高风险人群多种危险因素的控制现况、风险预测模型、干预适宜技术与管理策略研究”。该研究结合机制探讨,促进大庆糖尿病研究成果的真实世界转化,发现新的糖尿病预防靶点,使国内糖尿病预防领域继续保持世界领先地位。

杨文英教授还独立设计并牵头中国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的口服药起始治疗的研究(MARCH研究),结果首次证明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阿卡波糖作为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起始用药非劣效于西方指南唯一推荐的二甲双胍,该成果修改了指南中的高血糖治疗路径并得到推广。原创设计并牵头二肽酶肽酶-4抑制剂联合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磺脲类或二甲双胍的疗效与安全性研究(SUCCESS研究),为中国人群2型糖尿病口服药联合起始治疗提供了新的循证证据。

科室专家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的刊物上发表了大量医学论文。科室内近五年内发表在国内外核心期刊上的论文达300余篇。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文章的国际著名杂志包括NEnglJMed,Lancet,LancetDiabetes&Endocrinology,Circulation,Euro-HeartJ,DiabetesCare等。

科室教学情况:

1、连续五年举办中日医院内分泌论坛,并取得很好的反响。

2、该科每年接收进修医生25-30名,科内医生均将自己所学无私相授,获得进修医生的一致好评。

3、每年按期完成多项医院为主办方的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学会为主办方的国家继续教育项目、区级项目及市级项目。

4、每年培养北京大学医学部及北京中医药大学研究生数名。

5、护理团队每年带教全国各地的糖尿病专科护士十余名。

科室获得荣誉:

该科先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7)、卫生部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001)、中华医学科技进步三等奖(2001)及国际胰岛素分泌研究奖两次(2006、2007)、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2011)、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另外还多次获得中日友好医院科技进步奖。2011年第一批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

2018年原中医糖尿病科并入内分泌科,即内分泌科二病区,以中西医结合诊治糖尿病及其急、慢性并发症、代谢综合征为主要特色,治疗上强调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视中西医结合。科室目前承担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工程“印会河名老中医工作室”项目,并出色的完成了中医药学术传承任务,获得“北京中医薪火传承贡献奖”。

科室注重发挥不同医师的专长,每一位医生在学术上都各有建树。现有主任医师1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5名。其中,全国优秀临床中医人才1人,博士4人。该科是优质护理模式病房,现有床位26张,其中单人房间4间,双人房间6间,五人房间2间,可以满足患者的不同需求。

诊疗特色:

1.未病先防,采用个体化的生活方式指导及中医辨证论治,改善肥胖、高血压、高血脂、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非正常体质,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2.已病防变,尚无糖尿病并发症患者,合理使用降糖、降压、调脂、活血化瘀等药物,控制各项指标达标;配合中药干预治疗,预防和延缓并发症的发生。

3.有糖尿病并发症患者,配合中医内服、外治(药浴、灌肠等)系列疗法,延缓并发症的发展;减轻全身损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4.设有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胃轻瘫等专病门诊,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缓解浮肿、麻木、疼痛、皮肤瘙痒、出汗异常、心悸、早饱、腹泻便秘交替等症状。

5.药物治疗同时,从健身体育、药膳食疗、心理调节及生活方式调整方面给予患者健康指导,使患者学会采用健康的生活方式而受益终生。

设有中医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胃轻瘫、肥胖等专病门诊。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中日友好医院(简称“中日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于1984年10月23日开院。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时任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同志分别题写院名。中日医院现编制床位1610张(含北区、西区),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等功能为一体,并承担中央保健医疗任务、国家紧急医学救援任务,附设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同时是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远程医疗管理与培训中心、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国家基层远程医疗发展指导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中日医院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首批国外无偿援助项目,是当时中国最富于国际色彩、设施最为先进的现代化医院。自诞生之日起,中日医院就站立在了时代的前列,承载了建设中国现代化医院的示范、中西医结合的基地、对外合作的平台的重托。中日医院在三十余载的发展历程中,努力践行科学和人道精神,不断追踪现代医学发展,着力传承中华医学瑰宝,在多个领域位居国内外前列。辛育龄、潘孝仁、焦树德、印会河、王国相、晁恩祥、许润三、王辰等医学前辈的大医风范和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在医院的发展史上树起座座丰碑。医院为国担当,2003年,成为集中收治SARS患者的专病医院;2005年,参与印尼海啸救援;2008年,作为北京奥运会主要医疗保障医院,为中国添彩。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逆行出征,驰援武汉,承担重症病区、方舱医院和临床科研攻关任务,为抗击疫情贡献智慧和力量。医院现有院士1人、国医大师2人、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2人、教育部人才项目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岐黄学者3人、首都国医名师6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9人以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50人。副高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500余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人员1200余人。学术方面,潘孝仁教授、李光伟教授等历时长达20余年进行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被称为2型糖尿病一级预防的里程碑式研究,是国际医学研究的经典;杨文英教授团队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以科学的数据揭示了我国糖尿病防治的严峻形势;王国相教授等在神经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晁恩祥教授等参与研制的金花清感方被确证对新甲流有效,在我国新发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许润三教授在中医妇科领域开创了中医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先河;王辰院士等在慢阻肺、哮喘、呼吸系感染、呼吸危重症、间质性肺疾病、肺血管病、戒烟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肺栓塞半量溶栓疗法等多项重要创新进入国际诊疗指南。医院以呼吸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人体器官移植、肿瘤综合治疗为主线。内分泌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风湿免疫科、老年医学科、急诊医学科、胸外科、疼痛科、中医风湿病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中医肺病科、肛肠科、临床护理专业、肾脏病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皮肤病与性病科、心脏科等17个科室及专业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院现有研究生导师近200人,是内科、外科等20个专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还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6个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先后承担了40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曾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医院是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国内知名学术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多所医疗机构和大学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医院是北京市A类定点医疗机构。国际部被外国人在京协会评为“外国人在京就医国有医院满意率第一单位”,是北京市外籍人才医疗服务示范基地。医院在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绩突出,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模范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文明单位、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展望未来,医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抓手,贯彻落实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持续提升综合实力,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标而不懈努力奋斗。
本部 西区 北区
推荐阅读
糖尿病足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2025-06-30 19:11:32
糖尿病足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哪些症状​
2025-06-30 15:13:09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哪些症状​
想拉屎拉不出来怎么回事
2025-06-30 14:34:24
想拉屎拉不出来怎么回事
脊椎骨压迫神经如何治疗
2025-07-02 08:45:42
脊椎骨压迫神经如何治疗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