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外科·肝胆胰外科一部
中日医院普通外科三部成立于2010年10月。主要专业方向为肝胆胰外科疾病,同时亦收治普外科其他专业方向的疑难复杂疾病。科室主任为杨志英教授,于2011年5月由协和医院调任至中日友好医院。科室主要在普外科尤其是肝胆胰外科疑难复杂疾病的治疗方面有丰富的经验。在肝癌的综合治疗,胆道胰腺恶性肿瘤的精准治疗方面走在了国内的前列,恶性肿瘤的远期治疗效果达到国际水平。在肝胆胰良性疾病,尤其是肝血管瘤的治疗上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科室聘请我国著名的肝胆胰外科专家黄洁夫教授、钟守先教授为科室的学术顾问,聘请了日本著名的肝胆胰外科专家东京大学肝胆胰及移植外科主任国土典宏教授、京都大学医学部上本伸二教授为科室的名誉教授及客座教授,邀请了名古屋大学医学部挪野正人教授、英国剑桥大学Addenbrooke医院肝胆外科Neville Jamieson教授为科室的顾问,加强了科室的国际交流以及提高了科室的国际视野,使普外科三部在肝胆胰疾病的诊治达到了国际水平。
人才队伍:
科室主任为杨志英,科室副主任为谭海东。目前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2人。科室成员一半以上为博士学历。
科室硬件:
科室拥有床位25张,开设普通外科门诊,肝胆外科门诊,肝胆胰专病门诊。
仪器设备包括:高清腹腔镜、纤维胆道镜、超声刀、超声乳化吸引刀、术中超声诊断设备、能量平台、手术模拟操作系统。目前科室设备齐全,涵盖肝胆胰外科各类术式所需硬件设备。
医疗特色:
工作涵盖了肝脏、胆道、胰腺、脾脏的所有外科疾病,开展肝胆胰外科所有手术包括第二三肝门肝癌、中央型巨大肝癌、尾状叶肝癌以及合并腔静脉癌栓的肝癌等复杂难治性肝癌的外科手术治疗。
科室与介入超声医学科、病理科及肿瘤科等多学科协作,针对患者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在肝癌的综合治疗方面也居全国领先地位。
巨大疑难部位肝血管瘤剥除术是科室另一医疗特色,患者的临床预后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联合半肝及门静脉切除的肝门胆管癌切除、胆囊癌、胆管损伤修补及复杂肝内外胆管结石的治疗等胆道外科疑难手术,以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联合门静脉切除的胰十二指肠及全胰切除术、保留十二指肠的胰头切除、保留脾脏的胰体尾切除、半肝联合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进展期胆囊癌、胰岛素瘤切除等肝胆胰外科疑难手术,治疗效果达到国内外科先进水平。科室保持着6年来胰十二指肠切除病例无外科相关死亡的记录。
专病门诊:
肝胆胰外科专病门诊
科研情况:
近3年来,科室成员于国内外期刊杂志发表论文五十余篇,SCI论文15篇。作为第一合作单位与清华大学医学院、北京化工大学相关研究单位共同开展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相关研究课题2项。承担并完成数项中日友好医院院内课题。
教学工作:
承担协和医科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部本科生及研究生教学工作。
表彰奖励:
2014 中日友好医院医疗奖“whipple术无手术相关死亡”
2016 中日友好医院先进集体奖
医院信息
中日友好医院(简称“中日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于1984年10月23日开院。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时任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同志分别题写院名。中日医院现编制床位1610张(含北区、西区),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等功能为一体,并承担中央保健医疗任务、国家紧急医学救援任务,附设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同时是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远程医疗管理与培训中心、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国家基层远程医疗发展指导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中日医院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首批国外无偿援助项目,是当时中国最富于国际色彩、设施最为先进的现代化医院。自诞生之日起,中日医院就站立在了时代的前列,承载了建设中国现代化医院的示范、中西医结合的基地、对外合作的平台的重托。中日医院在三十余载的发展历程中,努力践行科学和人道精神,不断追踪现代医学发展,着力传承中华医学瑰宝,在多个领域位居国内外前列。辛育龄、潘孝仁、焦树德、印会河、王国相、晁恩祥、许润三、王辰等医学前辈的大医风范和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在医院的发展史上树起座座丰碑。医院为国担当,2003年,成为集中收治SARS患者的专病医院;2005年,参与印尼海啸救援;2008年,作为北京奥运会主要医疗保障医院,为中国添彩。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逆行出征,驰援武汉,承担重症病区、方舱医院和临床科研攻关任务,为抗击疫情贡献智慧和力量。医院现有院士1人、国医大师2人、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2人、教育部人才项目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岐黄学者3人、首都国医名师6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9人以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50人。副高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500余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人员1200余人。学术方面,潘孝仁教授、李光伟教授等历时长达20余年进行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被称为2型糖尿病一级预防的里程碑式研究,是国际医学研究的经典;杨文英教授团队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以科学的数据揭示了我国糖尿病防治的严峻形势;王国相教授等在神经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晁恩祥教授等参与研制的金花清感方被确证对新甲流有效,在我国新发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许润三教授在中医妇科领域开创了中医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先河;王辰院士等在慢阻肺、哮喘、呼吸系感染、呼吸危重症、间质性肺疾病、肺血管病、戒烟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肺栓塞半量溶栓疗法等多项重要创新进入国际诊疗指南。医院以呼吸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人体器官移植、肿瘤综合治疗为主线。内分泌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风湿免疫科、老年医学科、急诊医学科、胸外科、疼痛科、中医风湿病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中医肺病科、肛肠科、临床护理专业、肾脏病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皮肤病与性病科、心脏科等17个科室及专业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院现有研究生导师近200人,是内科、外科等20个专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还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6个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先后承担了40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曾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医院是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国内知名学术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多所医疗机构和大学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医院是北京市A类定点医疗机构。国际部被外国人在京协会评为“外国人在京就医国有医院满意率第一单位”,是北京市外籍人才医疗服务示范基地。医院在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绩突出,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模范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文明单位、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展望未来,医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抓手,贯彻落实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持续提升综合实力,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标而不懈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