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友好医院
健康科普
脊柱侧弯的危害都有哪些?
脊柱侧弯的危害概括如下: 1、首先脊柱侧弯会影响到患者的美观,非常严重的会对心理上造成影响,进而会出现自卑、不自信的心理。 2、如果是儿童以及青少年出现脊柱侧弯,会对身体的生长发育产生限制,甚至还会对胸部,心、肺等器官造成压迫而影响到正常功能。 3、当脊柱侧弯加重时,有可能会对神经根产生压迫,会出现下肢的活动障碍、麻木以及无力等症状,严重还可能会导致大小便失禁。 出现脊柱侧弯时,要及时根据侧弯的原因以及程度来选择方案进行矫正,以减少危害。
孙伟主任医师
时长01:25
脊柱侧弯该怎么矫正?
脊柱侧弯的矫正方法有很多,通过运动、支具以及手术等方式进行矫正。 1、首先如果是轻度的脊柱侧弯,可以通过运动加强对肌肉的锻炼,比如靠墙站、练瑜伽等,同时要注意保持正确的坐姿、站姿,侧弯就会逐渐恢复。 2、如果侧弯的程度较重但还达不到手术的标准,可通过佩戴专用的矫正工具来进行治疗,这种方法对于儿童的治疗效果会比较明显。 3、如果脊柱侧弯已经使心肺功能受限,或者压迫到神经根、脊髓等,可考虑手术治疗,但手术也有一定的风险,要谨慎选择。
孙伟主任医师
时长01:23
孩子做完脊柱侧弯手术还能长高吗?
通常青少年做了脊柱侧弯的手术,以后是可以继续长高的,但也有些会对身高的增长产生一定的影响。 脊柱侧弯的手术目的,是为了对侧弯的部分进行矫正,从而使脊柱达到正常发育的目的。常用脊柱侧弯手术有融合以及生长棒手术,经融合治疗以后脊柱一般不会继续生长,但不会影响到四肢以及颈椎的生长,生长棒治疗后也会有不同程度的身高增长。 脊柱侧弯术后身高的增长会因手术方式、病情等不同而有所差异,所以不能一概而论,并且也不是所有的患者都适合手术,要根据病情来定。
孙伟主任医师
时长01:17
脊柱侧弯术后多久要复查
脊柱侧弯通常会在术后的一个月、两个月以及半年进行复查,如果出现不适应该随时复查。 脊柱侧弯术后一个月进行复查,主要是来检查钉棒有无出现松动、断裂等意外的情况,同时要注意有无出现伤口的感染、发炎等症状,如果出现异常应该及时处理,避免后期出现畸形愈合的现象。 在术后半年复查,目的是检查有无后期的后遗症,比如肌肉萎缩、神经受损、血流不通畅等。脊柱侧弯术后要根据医生的要求定期复查,以保证达到最佳的手术效果,具体复查主要是进行影像检查。
孙伟主任医师
时长01:15
发现自己脊柱侧弯怎么办?
发现自己脊柱侧弯处理如下: 1、应该立即前往医院骨科或者脊柱外科就诊,拍摄脊柱全长片,了解脊柱侧弯的程度。 2、如果脊柱全长片显示有脊柱侧弯,Cobb角小于20°的通过卧硬板床,纠正不良姿势,半年复查一次。Cobb角在20°到25°之间的要密切观察。Cobb角大于25°的需要支具外固定,并且定期复查,如果侧弯进展快需要手术治疗。 3、如果脊柱全长片显示有脊柱侧弯,Cobb角大于40°的,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方式是脊柱后路椎弓根钉棒系统纠正畸形或其他内固定方式,内固定需要同时植骨融合。
孙伟主任医师
时长01:30
强直性脊柱炎能好吗?
随着医学水平发展,强直性脊柱炎的症状是可以控制的,但是目前仍不能治愈。 对于女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症状一般比较轻,而且发展到一定阶段,症状会静止,不会对工作、生活造成影响。对于男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病情一般不会静止,需要正规系统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 男性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就是出现髋关节强直的并发症,目前通过成熟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技术,也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疼痛症状,最大限度恢复患者的髋关节功能,达到生活自理和重新回归生活的目的。
孙伟主任医师
时长01:18
强直性脊柱炎的检查方法有哪些?
强直性脊柱炎最常见的检查方法主要有三大类,影像学检查是主要的诊断方法。 1、体格检查:可见明显的脊柱僵硬,甚至驼背畸形。腰部的疼痛,也可表现为臀部、腹股沟的酸痛。 2、实验室检查:人类白细胞抗原B27检查(HLA-B27)检测对诊断强直性脊柱炎起辅助作用。C反应蛋白、血沉及血常规等对判断强直性脊柱炎病情活动度有一定帮助。 3、影像学检查:主要为X线检查,包括胸椎X光片、腰椎X线片、骶髂关节X光片、CT等。特征表现为椎间小关节广泛而严重的骨化性骨桥表现,称为竹节样脊柱。
孙伟主任医师
时长01:28
强直性脊柱炎需要与哪些疾病鉴别
强直性脊柱炎主要和类风湿关节炎、致密性髂骨骨炎做鉴别。 1、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人群主要多见于女性,强直性脊柱炎的发病人群多见于16到30岁的青壮年男性。类风湿关节炎只侵犯颈椎,而强直性脊柱炎全脊柱自下而上的受累,从腰骶部开始逐渐向上受累。 2、致密性髂骨骨炎也需要与强直性脊柱炎鉴别,其也多见于青年女性,主要表现为慢性的腰骶部疼痛,也可出现晨僵。髂骨质密性骨炎无明显的久坐、久卧疼痛的特点,并且接受非甾体类抗炎药治疗效果比起强直性脊柱炎较差。
孙伟主任医师
时长01:26
医院医生
医院信息
中日友好医院(简称“中日医院”)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于1984年10月23日开院。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时任全国政协主席邓颖超同志分别题写院名。中日医院现编制床位1610张(含北区、西区),集医疗、教学、科研和预防保健等功能为一体,并承担中央保健医疗任务、国家紧急医学救援任务,附设中日友好临床医学研究所,同时是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国家远程医疗管理与培训中心、国家远程医疗与互联网医学中心、国家基层远程医疗发展指导中心、世界卫生组织戒烟与呼吸疾病预防合作中心。中日医院是中国在改革开放后首批国外无偿援助项目,是当时中国最富于国际色彩、设施最为先进的现代化医院。自诞生之日起,中日医院就站立在了时代的前列,承载了建设中国现代化医院的示范、中西医结合的基地、对外合作的平台的重托。中日医院在三十余载的发展历程中,努力践行科学和人道精神,不断追踪现代医学发展,着力传承中华医学瑰宝,在多个领域位居国内外前列。辛育龄、潘孝仁、焦树德、印会河、王国相、晁恩祥、许润三、王辰等医学前辈的大医风范和所取得的学术成就,在医院的发展史上树起座座丰碑。医院为国担当,2003年,成为集中收治SARS患者的专病医院;2005年,参与印尼海啸救援;2008年,作为北京奥运会主要医疗保障医院,为中国添彩。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逆行出征,驰援武汉,承担重症病区、方舱医院和临床科研攻关任务,为抗击疫情贡献智慧和力量。医院现有院士1人、国医大师2人、全国创新争先奖状获得者2人、教育部人才项目2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领军人才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0人、岐黄学者3人、首都国医名师6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1人、北京市科技新星9人以及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50人。副高级技术职称以上人员500余人,硕士研究生学历以上人员1200余人。学术方面,潘孝仁教授、李光伟教授等历时长达20余年进行的“大庆糖尿病预防研究”,被称为2型糖尿病一级预防的里程碑式研究,是国际医学研究的经典;杨文英教授团队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以科学的数据揭示了我国糖尿病防治的严峻形势;王国相教授等在神经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晁恩祥教授等参与研制的金花清感方被确证对新甲流有效,在我国新发呼吸道传染病防治工作中做出了突出贡献;许润三教授在中医妇科领域开创了中医药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的先河;王辰院士等在慢阻肺、哮喘、呼吸系感染、呼吸危重症、间质性肺疾病、肺血管病、戒烟等方面取得突出成就,肺栓塞半量溶栓疗法等多项重要创新进入国际诊疗指南。医院以呼吸医学、中西医结合医学、人体器官移植、肿瘤综合治疗为主线。内分泌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风湿免疫科、老年医学科、急诊医学科、胸外科、疼痛科、中医风湿病科、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中医肺病科、肛肠科、临床护理专业、肾脏病科、神经外科、泌尿外科、皮肤病与性病科、心脏科等17个科室及专业被评为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医院现有研究生导师近200人,是内科、外科等20个专业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同时还是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等6个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医院先后承担了400余项国家级、省部级科研课题,曾获多项国家级、省部级科技奖励。医院是北京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的临床医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清华大学医学院的教学医院,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国内知名学术机构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日本、美国、法国等国多所医疗机构和大学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医院是北京市A类定点医疗机构。国际部被外国人在京协会评为“外国人在京就医国有医院满意率第一单位”,是北京市外籍人才医疗服务示范基地。医院在党建及精神文明建设方面成绩突出,获得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全国卫生系统创先争优先进集体、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模范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直属机关文明单位、中国青年五四奖章集体、首都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展望未来,医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人民健康为中心,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为抓手,贯彻落实医院“十四五”发展规划,持续提升综合实力,推进医院高质量发展,为实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标而不懈努力奋斗。
本部 西区 北区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