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脾胃病科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脾胃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临床重点中西医结合脾胃病专科。脾胃病科集临床、科研及教学为一体,不断完善与丰富脾胃病临床与科研工作,形成了老中青三代良好完善的学科梯队。脾胃病科分为脾胃病门诊、内窥镜室及病房三部分。现有医师12名,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6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人,硕士学位者6人。学科带头人杨晋翔教授担任北京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脾胃急症主任委员、北京中医学会脾胃病委员会副主委等职务。科室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年富力强,专业理论扎实,技术力量雄厚。

脾胃病科重视日常临床工作和医疗服务质量,坚持每周1次由王再见主任全科查房并学习国内外最新专业文献,总结临床经验以进一步指导临床实践。脾胃病科门诊以高年资主治医师及高级职称医师坐诊为主,病房具有完整的三级医师查房体系,应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探讨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逐渐形成专科特色。优势病种包括慢性萎缩性胃炎、肝硬化、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肝硬化及并发症、消化性溃疡、上消化道出血、胰腺炎以及消化道肿瘤等疾病具有一定优势,对消化内科专业疑难疾病具有丰富的临床诊治经验。科室开放床位30张,力求为患者提供优质、人性化的医疗服务,给住院病人建立医患联系卡,以方便患者随诊。

内窥镜室拥有先进的电子鼻胃镜、电子胃镜、电子肠镜肠镜、十二指肠镜及胶囊内镜。检查项目包括胃镜及肠镜常规检查、经鼻胃镜检查、无痛胃肠镜检查、幽门螺杆菌尿素酶快速检测;内镜下治疗操作包括消化道出血急诊内镜下止血、消化道取异物、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下黏膜剥离术(ESD)、食管静脉曲张套扎、硬化、组织胶注射治疗、鼻肠管植入、晚期食管癌食管狭窄的支架置入等;能熟练进行ERCP等内镜下检查及治疗。

在确保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基础上,脾胃病科在科研和教学方面也取得了突出的成绩。近年来获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5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2次,先后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其中SCI收录10余篇。脾胃病科重视教学,承担北京中医药大学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及进修生的临床教学任务,已培养博士后1人,博士4名,硕士10余名。

脾胃病科充满朝气,团结协作,努力以优质的服务,全力打造中西医结合治疗消化疾病的特色科室,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患者。

科室医生
医院信息
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原北京冶金医院),始建于1964年,2006年7月划转至北京中医药大学,2007年7月成为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是北京市医保定点医院,第三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单位,现为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现有床位431张。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中西医结合脑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肿瘤科、心血管科、脾胃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建设项目。中医全科医学、中医骨伤科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护理学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二五”重点专科培育项目。作为国家教育部直属医院,在教育部、北京中医药大学领导的亲切关怀支持下,医院领导班子勇攀高峰、追求卓越、依托北京中医药大学雄厚的教学、科研实力,坚持“走中西医结合可持续发展之路”加大医院各项基础建设,从规模、层次、功能、技术服务、环境已提升到三级中西医结合的水平,成为一所以中西医特色为主,以骨伤科、脑病科、中医全科医学等疑难危重症诊治为重点的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医疗资源充分整合 为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医院占地面积2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41504平方米,2010年初医院第一批实行了医保持卡实时结算。2010年6月26日,医院顺利通过北京市中医管理局三级医院评审验收,成为北京市京北地区唯一一家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2010年6月第三附属医院制剂中心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正式挂牌成立。现有院内制剂32种。 医院始终致力于不断提高医疗质量,拓展新技术、新业务,突出中西医结合优势,提升参与重大抢救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能力,注重中医优势技术推广、健康教育宣传的辐射,认真完成对口支援等社会公益活动,以求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百姓。以重点专科为龙头 中西医结合诊疗优势凸显 中西医结合脑病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尤其是中风病、头痛、痴呆、抑郁症、焦虑症等疾病的诊治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学科带头人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北京市名中医、国内知名神经内科专家、博士生导师唐启盛教授。脑病科还被中华中医药学会评为“全国中医特色护理优秀科室”。中西医结合骨伤科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在各种创伤、骨折的治疗、颈椎病、骨质疏松症、腰椎骨关节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膝髋骨关节炎、微创手术、足拇外翻等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面,在国内外享有声誉。学科带头人是王庆甫教授。其中骨质疏松症门诊是卫生部医疗质量万里行骨质疏松症诊疗技术协作基地。医院设有23个临床科室,8个临床辅助科室,3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个名老中医工作室,开设多个中西医结合特色专病专科。在中西医结合治疗脑病、骨伤疾病、肿瘤、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系统疾病、慢性老年性疾病、男科疾病、皮肤疾病、妇科病等领域具有较高的诊治水平,多个优势病种的疗效已达到国内的先进水平,打造了一支业务精湛、团结创新、乐于奉献的团队。医院实行全年无假日门诊,每周六、日均有中西医专家出诊。多层次引进培养中医人才 打造中西医结合平台全院在岗职工639人,其中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67人,硕、博士146人,副高以上职称83人,拥有一支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的专业技术骨干队伍。拥有2位国家级项目学科带头人,有入选"全国中青年名中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等国家级人才培养项目。成为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临床教育研究会的常务副理事单位,具备教师资格教师128名,博士研究生导师8名,硕士研究生导师37名,在职教师中正高职称占16%,副高职称占41%,已初步形成了以博导、硕导为学科带头人的教师队伍。院长唐启盛教授研究的成果《抑郁症中医症候规律的研究》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国家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承担着大学针灸学院、国际学院、临床教学任务。接收了国际、国内研究生、大学学生的见习任务。已成为集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为一体的临床教学医院。教学科研比翼双齐飞 科研屡结硕果再攀新高 中医全科医学和中医骨伤科学被批准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目前正在以中医骨伤科学为龙头,建设包括中医外科、乳腺科、肛肠科、妇科等中医特色外科学科群,以全科医学为龙头,建设中医、中西医结合内科、外科、肿瘤、社区医学等特色学科群,真正形成优势学科。目前,承担开展了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项目、科技部“十一五”支撑奖项目、首都医学发展基金项目、首都医学发展科研基金、获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教学管理不断加强,教学设施进一步完善。建立了临床技能训练中心。开展了博士、硕士研究生和本科生、师承教学工作。完成了本科生及研究生的临床实习和见习教学及中医护理基础理论教学任务。国际交流日益增加 中医文化共谱辉煌 医院的对外交流进一步发展,先后接待 了10多个国家和地区学术访问。在医院文化建设上,用中医文化的“仁、和、精、诚”的价值观理念办院,以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来提升职工的整体素质。加强教职工培训与继续教育学习,严格执行医院制度,以医院文化建设统一医院的发展目标,为医院科学发展提供巨大的动力。
五棵松门诊部 本部
推荐阅读
如何放松肌肉缓解酸痛
2025-07-03 15:08:08
如何放松肌肉缓解酸痛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2025-07-01 19:06:20
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是什么​
中耳炎会引起外耳道肿吗
2025-06-30 15:01:20
中耳炎会引起外耳道肿吗
如何判断宝宝发烧是什么引起的
2025-07-04 12:51:37
如何判断宝宝发烧是什么引起的
免责声明
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医院、医生等信息来源于网络,仅供参考,可能存在更新不及时,信息有误等情况,请以医院官网为准,本站不承担因使用该网站所产生的任何后果。纠错或者补充信息,请发送邮件至kefu@bugu120.com进行修改。
关于布谷 联系我们

网站备案号:冀ICP备2021015840号-3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冀B2-2021078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验许可证:(冀)字 第90045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冀)-经营性-2021-0017

特别声明:本站内容仅供参考,不作为诊断及医疗依据。